-
公开(公告)号:CN119145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19311.9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晓鹏 , 周俊龙 , 刘晓敏 , 黄克起 , 刘超 , 黄娜 , 任泽天 , 赵云 , 许云龙 , 李晓磊 , 卢俊 , 朱超 , 刘深 , 白万帅 , 谢朋林 , 蔡送宝 , 耿文宾 , 路景皓 , 刘芃汐
IPC: E01D21/00 , B33Y30/00 , B33Y80/0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悬空打印钢筋混凝土桥梁及施工装置、打印方法,桥梁包括桥墩、变截面梁、桥面板和纵横向钢筋。桥梁先打印桥墩,后打印变截面梁和桥面板。变截面梁由下而上分层打印,上层比下层逐层悬空增长,层间铺设纵横向钢筋。施工装置包括轨道系统、框架系统、模板系统和打印系统,框架系统为模板系统和打印系统提供作业平台,模板系统采用吊模为变截面梁的悬空打印提供支撑,打印系统采用机械手安装钢筋,采用挤出头挤出并堆叠打印混凝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分层打印的变截面梁式桥,且采用吊模系统实现了钢筋混凝土悬空打印,工序简单,适合现场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43866.8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疲劳损伤的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寿命分析方法,包括: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气力输送模型,对待分析管道进行气固作用力求解,获得固相求解结果;根据固相求解结果,通过磨损模型计算获得待分析管道的磨损深度;根据固相求解结果,通过相对磨损模型计算获得物料颗粒与待分析管道间的累积接触能;根据累积接触能,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计算获得待分析管道的疲劳损伤变量;根据磨损深度及疲劳损伤变量对待分析管道进行磨损寿命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本发明考虑了疲劳损伤的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寿命预测分析,提升了管道寿命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989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52043.2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绿色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绿色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水泥400份,改性介孔硅4~6份,改性不锈钢纤维60~75份,硝酸盐还原菌悬浮液30份,微生物营养液20份,细骨料700份,粗骨料1400~1500份,水200份,减水剂4份,增稠剂1份。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孔隙间物质传输效率较高,内部深度裂缝修复效果良好,且可维持长期自修复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6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95749.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SMA环形弹簧阻尼器,包括外腔壳,外腔壳两端设有封闭端板,两个封闭端板之间固定有滑杆,封闭端板内侧面上固定有外滑筒,滑杆上套装有内滑筒,内滑筒的外壁直径不大于外滑筒的内壁直径,内滑筒外壁上固定有两个卡盘,封闭端板内侧面与对应的卡盘之间固定有环形弹簧,内滑筒外壁上在两个卡盘中间固定有内端板,内端板两侧与卡盘之间均设有SMA环形弹簧组,内端板一侧固设有内腔壳,内腔壳一端面穿出封闭端板外并连有外端板。本发明有效减小了阻尼器小位移变形时对形状记忆合金的损耗,在阻尼器大位移变形时充分发挥形状记忆合金的滞回耗能的能力和受压能力,具有自复位的能力,装置稳定可靠,位移过大时能充分发挥自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4620.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6 , C04B7/02 , C04B24/36 , C04B24/28 , C04B18/12 , C04B18/167 , C04B24/42 , C04B24/04 , C04B24/00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绿色沥青路面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绿色沥青路面修补材料的具体配方,按质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改性铣刨料90~110份;乳化沥青5~6份;改性腰果酚基环氧树脂0.6~1.2份;水泥10~12份;矿粉2~3份;水3.8~4.6份;改性硅烷偶联剂0.15~0.18份。本发明提高了铣刨料与沥青结合能力,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和水稳定性显著提高,有效地阻止了荷载和动水冲刷造成的界面破坏,而且选用生物基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经济节约和可循环的优点,具备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8547.8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动态控温的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表层温控混凝土模板、模板温度控制系统、内部温控水管、内部温度控制系统和温度监测系统,表层温控混凝土模板包括模板和温控内板,内部温控水管为单层或多层回路的冷凝管,模板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控器I、模板信号传输系统和模板水循环系统,模板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温水箱I、模板水泵和与模板连接的闭合水管,内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控器II、内部信号传输系统和内部水循环系统。本发明通过自动控温系统对混凝土模板和内部冷凝管的水温独立控制,保证了混凝土内部逐步精准降温,表层根据环境选择合理控制方式,摆脱了季节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90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9280.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景皓 , 周俊龙 , 刘晓敏 , 黄克起 , 李晓磊 , 赵云 , 李晓鹏 , 耿文宾 , 谢朋林 , 蔡送宝 , 李飞 , 邑强 , 赵旭 , 白万帅 , 薛嵩 , 孙承林 , 靳贺欣 , 刘芃汐
IPC: B28B23/00 , E01D19/00 , B28B7/00 , B28B17/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是变截面高度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预制浇筑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通过纵向上桁架梁和纵向下桁架梁连接的若干移动吊装组件;每个移动吊装组件均包括一个横向上桁架梁以及两个竖向支撑桁架柱,横向上桁架梁上设有移动轨道、拉杆升降装置,每个拉杆升降装置上设有两个拉杆,竖向支撑桁架柱底部设有移动装置和液压顶升装置,两个竖向支撑桁架柱之间在横向上桁架梁下方依次设有横向中支撑梁和横向下支撑梁,拉杆通过拉杆锚栓装置与混凝土顶板钢模板的底模、横向中支撑梁、横向下支撑梁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的变线形底板预制浇筑和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整体预制,能够适用于不同截面、不同节段长度的组合梁预制,提高了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27012.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回收建筑垃圾的生态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生态透水砖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废弃玻璃骨料450‑500份、脱水市政污泥200‑250份、铁尾矿粉75‑125份、水75份、造孔剂26份、纳米碳酸钙1‑3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本发明将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工制成生态透水砖,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在光照下产生自清洁作用,能把空气中的有毒污染物氧化为CO2、H2O等无机物,具有分解速度快、除净度高等优点,有一定的环保优势;采用废弃玻璃作为骨料消纳固体废弃物的同时,增加了透水砖的光吸收度,在同等作用效果条件下降低了纳米二氧化钛的使用量,具有一定经济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0109.5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带有自动爬升声呐的水下静力触探装置,包括贯入式静力触探装置,贯入式静力触探装置的支架顶部两侧对应设有吊装板,吊装板上连接有吊绳,贯入式静力触探装置的支架顶部中心设有缆绳,吊绳和缆绳分别与施工船上的吊装设备连接;缆绳上套设有自动爬升声呐装置,自动爬升声呐装置包括漂浮升降装置、声呐装置、驱动声呐装置爬升的动力装置以及对声呐装置进行固定的锁口固定装置。本发明探测范围便于指定,避免产生大部分噪声数据,且可降低探测时海洋中洋流、海洋生物等未知因素的影响,探测结果精度高;同时,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同时进行海底土层勘测和地形测绘。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6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59976.8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无水泥可预拌的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由固体预拌料和液体添加料组成;固体预拌料按质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矿渣粉780‑810份、氧化钙39‑43份、甲酸钙25‑30份、硅粉310‑340份、改性二氧化硅颗粒90‑100份、石英砂610‑620份、石英粉180‑190份、纤维75‑82份;液体添加料按质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拌合水148‑152份、减水剂50‑53份、石墨烯纳米片溶液1.8‑2.2份。本发明提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是一种低碳绿色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且能通过预制的方式用于商品混凝土行业中,对地聚物混凝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