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5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19311.9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晓鹏 , 周俊龙 , 刘晓敏 , 黄克起 , 刘超 , 黄娜 , 任泽天 , 赵云 , 许云龙 , 李晓磊 , 卢俊 , 朱超 , 刘深 , 白万帅 , 谢朋林 , 蔡送宝 , 耿文宾 , 路景皓 , 刘芃汐
IPC: E01D21/00 , B33Y30/00 , B33Y80/0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悬空打印钢筋混凝土桥梁及施工装置、打印方法,桥梁包括桥墩、变截面梁、桥面板和纵横向钢筋。桥梁先打印桥墩,后打印变截面梁和桥面板。变截面梁由下而上分层打印,上层比下层逐层悬空增长,层间铺设纵横向钢筋。施工装置包括轨道系统、框架系统、模板系统和打印系统,框架系统为模板系统和打印系统提供作业平台,模板系统采用吊模为变截面梁的悬空打印提供支撑,打印系统采用机械手安装钢筋,采用挤出头挤出并堆叠打印混凝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直接分层打印的变截面梁式桥,且采用吊模系统实现了钢筋混凝土悬空打印,工序简单,适合现场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43866.8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疲劳损伤的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寿命分析方法,包括: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气力输送模型,对待分析管道进行气固作用力求解,获得固相求解结果;根据固相求解结果,通过磨损模型计算获得待分析管道的磨损深度;根据固相求解结果,通过相对磨损模型计算获得物料颗粒与待分析管道间的累积接触能;根据累积接触能,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计算获得待分析管道的疲劳损伤变量;根据磨损深度及疲劳损伤变量对待分析管道进行磨损寿命分析,获得分析结果。本发明考虑了疲劳损伤的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寿命预测分析,提升了管道寿命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4655.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18/10 , C04B14/48 , B28B1/52 , C04B111/28 , C04B111/20 , C04B111/34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绿色智能防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400‑450份、稻壳灰50‑100份、火灾预警气凝胶粉体50‑100份、废弃轮胎钢纤维6‑10份、导电陶瓷1400‑1450份、水250份、银纳米线悬浮液60‑80份、补偿剂20‑24份、增稠剂1‑3份、偶联剂1‑2份、消泡剂2份、防水剂10‑14份。本发明具有极早火灾预警功能及超高阻燃性能,且耐火性能良好,高温度条件下的防火效果理想,能够对火灾或高温进行快速响应且无需依靠外界预警系统实现火灾报警,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8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26109.3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34 , C04B111/20 , C04B111/27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的抗裂耐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抗裂耐腐蚀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00‑310份、粉煤灰30‑40份、矿粉20‑30份、微硅粉10‑15份、细骨料770‑790份、粗骨料900‑950份、减水剂8‑10份、拌合水130‑135份、重质碳酸钙15‑18份、复合抗裂剂12‑17份、聚丙烯纤维0.6‑0.8份。本发明通过优化搭配多种活性化学物质形成复合抗裂剂,可长久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与矿物掺和料和聚丙烯纤维的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性能,同时赋予混凝土裂缝自修复能力,有效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26108.9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含偏高岭土的高耐久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工程需求确定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扩展度值;确定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所需的粉体胶凝材料总量;确定偏高岭土替换水泥的比率、水泥用量和偏高岭土用量;确定自密实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确定减水剂剂量;确定粗骨料用量和细骨料用量;计算自密实混凝土的各组分用量并配置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测试。本发明通过引入偏高岭土的效率系数,提出了含有偏高岭土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解决了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根据工程需求设计出含偏高岭土的自密实混凝土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5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62159.5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深地下连续墙的改性膨润土泥浆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钠质膨润土5.86%‑6.46%,淀粉0.1‑0.16%,碳酸钠0.034%‑0.04%,羧甲基纤维素0.02‑0.026%,聚丙烯酰胺0.024%‑0.032%,重晶石粉0.6%‑0.8%,余量为拌合水。本发明通过硅烷处理来改善膨润土的微观结构,增强膨润土在泥浆中的分散能力,通过使用均质机对钠质膨润土进行了纳米改性,发挥纳米改性膨润土与其他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制备的护壁泥浆流变特性更稳定,表现出一定的剪切稀化性能,加强了泥浆悬浮土渣和将土渣携带出地面的功能,同时可有效避免连续墙施工成槽过程中发生缩颈或塌孔等一系列问题,具有良好的泥浆护壁效果,适用于各类不同土质条件的地下连续墙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1774.6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04 , E01D19/12 , E01D22/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有横向预应力的桥梁拼宽结构形式,包括原桥箱梁、新桥箱梁,所述新桥箱梁腹板顶部与所述原桥箱梁翼缘板搭接在一起,并通过所述新桥箱梁的竖向预应力钢筋固定连接,使二者成为一个共同受力的整体;所述原桥箱梁与所述新桥箱梁桥面搭接接缝处上方通过浇筑高延性混凝土固定,其余位置浇筑普通混凝土铺装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新桥的竖向预应力钢筋作为锚固连接件,将原桥翼缘板悬臂端部与新桥箱梁连接在一起,使得新旧桥梁整体共同受力,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12536.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钢狭缝金属阻尼器,包括内箱体,内箱体顶部安装有封盖板,内箱体外侧套设有外箱体,内箱体底部安装有下部限位板,下部限位板底部连接有下螺旋压缩弹簧,下螺旋压缩弹簧位于外箱体内部,内箱体底部内侧安装有中部限位板,中部限位板顶部连接有上螺旋压缩弹簧,上螺旋压缩弹簧顶部连接有上部限位板,内箱体内部安装有作动杆,作动杆上端穿设至上部限位板上方,作动杆下端穿设至外箱体底部外侧。本发明具有稳定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良好的自复位功能,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增加了阻尼器的耐久性;可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当中,且耗能稳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650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4426.8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粉煤灰‑矿渣粉基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地聚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度值;(2)确定碱性激发剂的总用量;(3)确定碱性激发剂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硅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比例;(4)确定硅铝原料中矿渣粉和粉煤灰的比例;(5)确定碱性激发剂用量与硅铝原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即碱胶比;(6)确定粗细骨料之间的比例;(7)确定粉煤灰和矿渣粉两种硅铝原料的用量;(8)确定碱性激发剂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硅酸钠溶液的用量;(9)确定减水剂剂量;(10)确定粗细骨料的用量;(11)计算地聚物混凝土的各组分用量。本发明满足众多工程对材料的强度要求,有利于推广地聚物混凝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1891.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绿色高耐久海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按质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310‑330份、矿渣粉110‑130份、拌合水183‑187份、粗骨料1050‑1080份、细骨料810‑830份、改性纤维14.3‑14.4份、绿色缓蚀剂10‑12份、减水剂4‑6份、消泡剂0.16‑0.24份、疏水复合材料34‑36份。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可显著提升海工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