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7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9919.3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T17/0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自适应变径识别算法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快速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分布式光纤传感阵列、地基应变特征提取部分、地基动态耦合计算部分和承载力计算部分;所述分布式传感阵列包括设置于地基的多个按照阵列排列的光纤传感器,构建三维应变场分布;所述地基应变特征提取部分,用于基于三维应变场分布,构建地基动态刚度矩阵;提取变径特征;所述地基动态耦合计算部分,用于根据三维应变场分布,构建非线性本构关系;计算极限承载力;所述承载力计算部分,用于根据极限承载力,计算当前承载力。本发明能够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增强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显著提升地基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20014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7877.6
申请日:2025-04-18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可视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基智能建造三维可视化作业控制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多源路基数据,利用改进的SLAM算法对多源路基数据进行位置校正;对位置校正后的多源路基数据进行多源融合,得到路基融合数据;基于路基融合数据构建路基建造三维模型;采用二次误差测度网格简化算法对路基建造三维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及动态作业渲染。本发明通过计算不同路基区域的多维特征熵,筛选地形复杂的路基区域进行多次重采样,提高复杂路基区域的三维建模准确性,基于路基建造三维模型中三角面顶点的误差矩阵进行三角面顶点合并,实现路基建造三维模型的轻量化处理,对路基建造作业过程进行实时三维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79040.4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与参数化数据库集成的预制梁场布局优化系统,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BIM数据获取及处理单元,用于从BIM参数化数据库中提取预制梁的几何特征张量、材料特征张量和截面特征张量,构建预制梁的多尺度特征张量;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基于多尺度张量和场地参数,建立场地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计算动态承载力分布;计算动态可行性指数;布局优化单元,用于将优化问题转化为连续时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找到最优策略函数对应的起重机的指令矩阵,作为得到最终的执行方案,以完成预制梁场优化布局。本发明确保了布局方案在复杂施工环境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大化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4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279040.4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与参数化数据库集成的预制梁场布局优化系统,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BIM数据获取及处理单元,用于从BIM参数化数据库中提取预制梁的几何特征张量、材料特征张量和截面特征张量,构建预制梁的多尺度特征张量;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基于多尺度张量和场地参数,建立场地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计算动态承载力分布;计算动态可行性指数;布局优化单元,用于将优化问题转化为连续时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找到最优策略函数对应的起重机的指令矩阵,作为得到最终的执行方案,以完成预制梁场优化布局。本发明确保了布局方案在复杂施工环境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大化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9650.9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T17/20 , G06T7/136 , G06T7/11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从高精度激光雷达对目标边坡表面进行周期性扫描,得到点云数据;步骤2:根据每个岩体单元对应的坡面区域的地质数据和水文气象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的每个岩体单元对应的坡面区域在吸水过程中的膨胀势能;步骤3:将均值输出作为输入量输入到预训练的深度学习自编码器中,结合方差输出,输出潜在变量;计算潜在变量与均值输出的差值,将差值与预设的基本阈值进行比值预算,得到每个岩体单元对应的坡面区域的失稳概率。该方法能够动态响应环境变化,实时提供稳定性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实时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923785.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建山东投资有限公司 , 中建(济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启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孟凌霄 , 鹿伟 , 程钰 , 程金生 , 吴怡林 , 王颖 , 孔祥辉 , 李骏 , 逯振国 , 孟坤 , 王凯 , 原迎接 , 胡现虎 , 刘治 , 张小宁 , 田长进 , 窦松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玄武岩产物的绿色低碳道路修建技术体系及施工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路基开挖及材料准备;(2)素土摊铺,以及撒布水、水泥、玄武岩固体废弃物以及碱激发材料;(3)路基层拌合及养护;(4)铺设稀浆分层;(5)路面层材料铺设,玄武岩纤维筋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6)路面智能温控系统安装;(7)路面层养护。本发明的基于玄武岩产物的绿色低碳道路修建技术体系,采用玄武岩固体废弃物作改良土路基材料,节省水泥用量与成本,有效减少道路修建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2467.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重庆大学 ,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疏水路基性能测试的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疏水路基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试验系统包括:透明试验筒,所述透明试验筒内填充含有疏水材料的土壤用来模拟疏水路基;环境加载模块,包括加压装置和加温装置;进水模块,包括与水箱相连的布水板;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透明试验筒的底部设置透水石,根据透水石的颜色变化判断疏水路基中的疏水材料是否发生破坏,记录相关数据确定疏水路基的性能;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不同疏水路基性能的测试,通过设置的进水装置能够改变进水压力,进而测试不同的进水压力下疏水路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4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45178.X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重庆大学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7/16 , E02D17/20 , E01C3/04 ,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40 , B32B27/28 , B32B27/20 , B32B27/08 , B32B33/00 , B32B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路基边坡灾变全过程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土木工程用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路基边坡变形感知材料单元,所述路基边坡变形感知材料单元包括在保护壳内依次设置的土工加筋带层、柔性导电聚合物薄膜层和可拉伸柔性电路薄膜层;多个所述路基边坡变形感知材料单元编织成网,形成路基边坡变形智能感知土工格栅;本发明能够实现路基及边坡工程中滑塌灾变全过程的分布式变形监测,同时能够防止路面开裂和提高路基稳定性。本发明除了可以在路基及边坡工程中滑塌灾变监测领域发挥作用,还在路面开裂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及改扩建道路差异变形监测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03602.0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余热还原高含水含铁固废的钢渣热焖提铁及建材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铁尾矿矿浆或/和赤泥矿浆与碳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矿浆;S2:将熔融钢渣倒入焖渣池;S3:将混合矿浆喷洒在熔融钢渣表面;S4:当混合矿浆的水分蒸干后,将钢渣破碎、翻渣,形成钢渣混合料;S5:重复S2~S4,直至钢渣混合料达到闷渣池额定容量,盖上闷渣池盖;S6:向闷渣池注水,进行焖渣;S7:将焖渣后的钢渣混合料粉碎后,提取金属铁粒;S8:将剩余物料球磨后,提取铁精粉;S9:剩余尾渣用作建材原料。实现了多源固废的协同处置以及熔融钢渣余热与矿浆废水的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48719.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0 , E02D1/00 , E01C3/0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永久变形预测模型不能解决模拟真实交通载荷下循环加载实验的数据处理,提出了一种路基永久变形模拟装置、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应力主轴旋转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变形的作用和时间硬化概念对现有的永久变形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可以对多级循环加载下路基永久变形数据进行处理,准确预测多级循环加载下路基永久变形发展规律,为其他类似试验提供理论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