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洞室可动块体自动搜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88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83073.1

    申请日:202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可动块体自动搜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地下洞室的爆破开挖面的影像数据,并根据地下洞室的影像数据得到地下洞室开挖面的初步实景三维模型,根据三维空间坐标数据集对初步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配准,得到地理坐标系下的配准实景三维模型,并在配准实景三维模型上绘制地质结构面,对地质结构面进行空间组合,并与配准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空间布尔运算,得到配准实景三维模型上所有的可动块体。本申请通过结合已绘制的地质结构面与配准实景三维模进行空间布尔运算,智能搜索出所有的可动块体,从而解决了人为判断存在数据盲区、误判漏判的风险,大幅提高搜索效率。

    一种施工硐室段实景模型的配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955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06986.1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硐室段实景模型的配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硐室段的二维设计图纸,并根据二维设计图纸建立硐室段的BIM建模参数,根据实景影像数据完成硐室段的实景三维模型重建,根据BIM建模参数和硐室段的桩号构建硐室段的BIM点云模型,根据实景三维模型和BIM点云模型确定模型配准所需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对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配准,得到配准后的实景三维模型。本申请不影响现场施工作业工序,现场只需要拍摄影像数据,模型重建与模型配准均可在室内完成;操作方便简单,一个硐室只需要进行一次BIM翻模过程,即可对整个硐室的多段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配准,配准效率高且精度有保障。

    地下洞室施工地质多维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918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8059.0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洞室施工地质多维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基于地下洞室的施工地质数据和桩号定位信息生成二维模型,二维模型包括施工地质工作进度图层、动态围岩类别图层和不良地质洞段图层,构建地下洞室的目标三维模型,根据桩号定位信息将目标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进行空间关联,基于施工地质工作阶段时序信息生成施工地质工作时间轴,将目标三维模型与施工地质工作时间轴中的各时间节点进行时间关联,基于空间关联信息、时间关联信息和目标三维模型构建四维时空管控模型,实现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地下洞室的多维地质信息和地质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管控,大幅提升地下洞室地质管控效率。

    地下洞室围岩智能预测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917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7238.2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洞室围岩智能预测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对地下洞室当前掌子面进行围岩类别划分,获取当前掌子面围岩类别,基于历史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数据对预报洞段进行不良地质体预测,获取不良地质体预报信息,根据不良地质体预报信息进行空间展布分析,获取地下洞室的挖掘空间延展信息,对当前掌子面围岩类别、不良地质体预报信息和挖掘空间延展信息进行特征量化,将特征量化结果输入至围岩类别预测模型进行围岩类别预测;由于本发明结合当前掌子面围岩类别、不良地质体预报信息和挖掘空间延展信息实现围岩类别的高精度预测有效地提升了地下洞室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从而有力保障施工安全。

    一种施工硐室段实景模型的配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95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6986.1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硐室段实景模型的配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硐室段的二维设计图纸,并根据二维设计图纸建立硐室段的BIM建模参数,根据实景影像数据完成硐室段的实景三维模型重建,根据BIM建模参数和硐室段的桩号构建硐室段的BIM点云模型,根据实景三维模型和BIM点云模型确定模型配准所需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对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配准,得到配准后的实景三维模型。本申请不影响现场施工作业工序,现场只需要拍摄影像数据,模型重建与模型配准均可在室内完成;操作方便简单,一个硐室只需要进行一次BIM翻模过程,即可对整个硐室的多段实景三维模型进行配准,配准效率高且精度有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