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1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80178.7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耦合高程和墨卡托投影的长度变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纬度分布,估算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一变化率;根据工程测量区域的高差分布,估算高差引起的投影长度变形的第二变化率;将令第一变化率的绝对值和第二变化率的绝对值相同的纬线,确定为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的标准纬线;基于标准纬线的纬度,在工程测量区域进行墨卡托投影。基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大高差工程的投影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0179.1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轴线控制工程投影变形的墨卡托投影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工程测量区域的纬度范围和工程预设轴线的测量点,测量点包括纬度范围的南端点和北端点;基于工程预设轴线的各个测量点的纬度,估算工程预设轴线各个测量点的墨卡托投影长度变形;确定纬度范围内工程预设轴线的墨卡托投影总长度变形最小的目标纬线为标准纬线;基于标准纬线的纬度,在工程测量区域内对工程预设轴线进行墨卡托投影。基于该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得到满足工程投影变形限差要求的投影参数进行投影。
-
公开(公告)号:CN1155760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197678.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坝漫顶风险识别和量化领域,公开了一种顾及微地形和水系拓扑关系的大坝上游汇水量估计方法,包括:基于北斗数据反演对流层关键参量辅助WRF进行栅格单元降雨估计;栅格单元产水量估计;基于产水量模型计算汇水损失率γ和汇流贡献量η;基于微地形和水系拓扑关系的构建进行流域汇水分析;大坝上游汇水量预报。本发明通过微地形和水系拓扑关系记录并建立栅格单元汇水区域和大坝上游的汇水网络,在量化正常天气大坝上游汇水量的基础上,使用高精度的精细栅格单元降雨估计得到的产水量联合基于历史数据确定的汇水损失和汇流贡献情况,实现大坝上游汇水量的估计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33087.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祖锋 , 赵文君 , 李炎隆 , 尚海兴 , 张钊 , 易广军 , 陈展昭 , 狄圣杰 , 柯生学 , 王有林 , 邢瑞蛟 , 缪志选 , 赵庆志 , 杨树文 , 王元超 , 张泽宇 , 弓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为了在同一归算基准下有效抑制大高差工程中的综合投影变形,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关键区域已知坐标,计算工程关键区域由于高差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与由于远离中央子午线引起的每公里长度变形函数在第一方向上的变化率,并求解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基于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求解抵偿投影面高程;根据抵偿投影面高程和工程关键区域中心所处经线与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进行综合投影变形抵偿,以实现工程投影变形控制。本发明能够减小投影变形系统误差,提高工程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646139.6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4U10/14 , B64U20/87 , B64D47/08 , G01C11/34 , G01S19/41 , G01S19/43 , G06T7/80 , G06T17/00 , B64U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免像控点三维建模与测图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多旋翼飞行平台、电源模块、三轴摄影云台、航摄相机、机载GNSS差分模块、通信模块、自驾仪模块和控制模块的有机设置,并经相机参数精准测定、三维航线设计、架设基站、自动飞行与拍摄、落地检查和数据整理、曝光点外方位线元素精准求定和免像控点空中三角测量计算七个步骤,无需进行地面像控点测量工作,即能完成精度达国家大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的空中三角测量,航测内业产品加工直接进行。本发明作业流程去除了外业地面像控点测量工序,实现作业模式从航摄到内业计算的直接衔接,减少了外业像控点测量的时间和开支,有效规避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049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301876.2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尚海兴
IPC: H04M1/02 , H04M1/04 , H04M1/72409 , G01S19/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GNS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差分定位导航工程勘测手机。本发明通过主板和机身侧面分别开有接口的手机本体、连接在手机本体内的内置网络RTK差分定位模块、通过手机本体机身侧面接口与手机本体主板上的接口连接的外置GNSS扼流圈天线和与外置GNSS扼流圈天线连接的精密对中支架有机设置,使本发明便携、轻巧。本发明实现了工程平面坐标下的精密测绘。本发明的操作人员,无需测绘专业背景即可快速、简便地实现工程勘测多项基本测绘定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2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56013.2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上风电场无人机远程微观选址测图装置与方法,该装置设置有多旋翼飞行平台、地面定位模块、数图传遥控器,多旋翼飞行平台上连接有摄影云台、标记喷涂管、高速测距激光雷达、实时图传航摄仪、自驾仪模块、飞机通信电台、机载RTK差分定位模块、机载数图传收发天线,本发明通过已知点架设地面定位模块、远程风机位置确定、风机安装场测绘航空摄影、循环执行直至所有预设机位执行完毕、安装场无控制点测图五个步骤实现多专业的远程微观选址和非接触式地形测绘,可减少微观选址户外作业的劳动强度、时间和成本,有效规避人员安全风险,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9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01843.8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崖立面精细倾斜航摄装置与摄影方法,包括多旋翼飞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旋翼飞行平台上表面连接有上置调角相机支架云台,上置调角相机支架云台上端还连接有上置调角拍摄装置,多旋翼飞行平台下表面连接有下置摇摆相机吊架云台,下置摇摆相机吊架云台下端还连接有下置摇摆拍摄装置,所述多旋翼飞行平台上还连接有GNSS差分模块、自驾仪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GNSS差分模块、自驾仪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相连,自驾仪模块还与GNSS差分模块、通信模块、上置调角相机支架云台和下置摇摆相机吊架云台相连。通过上相机可以方便的对物体下侧进行拍照,并利用下相机摇摆拍摄模拟了多镜头拍摄,减少了整体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720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582090.5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15/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航测外业数字化刺点方法,其特征是:航测外业数字化刺点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内业选点模块:布设覆盖测区足够数量备选像控点,并将数字航空影像和备选像控点概略坐标导入野外数字化刺点设备;步骤102:外业选点模块:借助野外数字化刺点设备,在步骤101选定的所有备选像控点相应现场,在数字航空影像上标定最终像控点信息,并架设仪器测定其地面坐标Po(X,Y,H)。这种航测外业数字化刺点方法,它可提高刺点作业效率和精度,增强作业普及性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13493.5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协同的地形勘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涉及工程测量与复杂地形测绘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结合待勘测区域的地面高程数据确定无人机的第一勘测飞行路线,并控制无人机采集初始区域地形数据,对其进行识别分类,确定弱纹理假地形区域;然后根据弱纹理假地形区域重新规划无人机的第二勘测飞行路线,开启毫米波雷达并以不同角度扫描采集补充地形勘测数据;融合不同角度的补充地形勘测数据,得到局部地形勘测数据;将初始区域地形数据和局部地形勘测数据进行拼接融合,得到真实地形勘测数据。本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复杂地形区域的地形勘测数据的测量精度和勘测效率,提高真实地形勘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