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5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85725.X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直升机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尾推离合装置及一种飞行器。尾推轴前段通过前轴承安装在前轴承支座上,前离合盘通过螺栓与尾推轴前段固定;后轴承安装支座内壁沿轴向设有滑槽,轴承衬套外壁沿轴向设有配合的滑块,轴承衬套设置在后轴承安装支座内并可沿轴向滑动;后轴承外圈过盈配合安装在轴承衬套内,尾推轴后段过盈配合与后轴承内圈连接;尾推轴后段从后向前依次套设有挡块、弹簧、后离合盘;挡块与尾推轴后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弹簧一端与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离合盘固定连接,尾推轴后段外表面设有第一齿槽,后离合盘内壁设有与第一齿槽配合的第二齿槽;尾推轴前段内壁设有与第一齿槽相配合的第三齿槽。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4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438500.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次拓扑优化的框结构加筋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气动外形确定框结构的初始模型,再确定设计区域和非设计区域,根据危险工况定义拓扑优化的载荷工况,进行初次拓扑优化;优化结果进行重构,将拓扑优化的结构重构为可机加的结构形式;再次确定设计区域和非设计区域,然后将步骤四的重构结果进行第二次拓扑优化;对第二次拓扑优化结果进行重构,得到可机加的结构形式,最终确定框结构的形式。本发明相较于传统通过逆向设计得到的框结构,对设计人员要求所需经验更低,可大幅提高设计效率。通过二次拓扑优化得到的模型在机加制造上有更高的可行性,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2536.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贝叶斯融合算法的复合夹层结构材料损伤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连续小波变换提取散射波信号的飞行时间;其中,所述飞行时间是指激励传感器产生的散射波信号传输到接收传感器的时间;基于所述飞行时间和椭圆定位法得到似然函数;基于损伤和基准信号,确定相关性系数;在RAPID方法中,将相关性系数作为损伤灵敏度特征,确定损伤位置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基于所述似然函数和先验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贝叶斯估计,损伤位置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基于所述损伤位置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使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MCMC)拟合处损伤定位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39995.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7/8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升机平尾无级调角度倾转机构,包括:转轴组件,设置在机身前主框上,所述转轴组件与平尾前接头连接;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机身后主框上,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平尾后接头连接;其中,所述平尾可绕着所述转轴组件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进行平尾角度无级调节;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筒形螺母,设置在所述机身前主框内;过渡件,设置在所述机身前主框上;其中,所述过渡件的一面为圆弧面,另一面为平面;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平尾前接头、过渡件和机身前主框,并与所述筒形螺母连接;本申请能够实现平尾角度无级调整,充分利用机体结构内部空间,实现直升机平尾任意安装角度调整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9056584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090238.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D4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自由度直升机撑杆,包括:固定撑杆,所述固定撑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左旋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撑杆的一端;右旋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撑杆的另一端;其中,在转动所述固定撑杆时,所述左旋接头和所述右旋接头能够沿着所述固定撑杆的长度方向进行伸长或者缩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简单合理能够实现长度、角度和方位调整的撑杆机构,同时具备装配互换性,方便维护和更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