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2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2587.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F30/367 , G06F30/1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异构逆变器暂态交互特性的系统稳定运行域刻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计及交互特性的GFM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Pem;S2.计算计及交互特性的GFM逆变器极限切除角CCA;根据正常工况下Pem与GFM逆变器输入功率Pref达到平衡时的功角得到CCA;S3.计算GFM逆变器极限切除时间CCT;S4.定量刻画GFL逆变器输出电流可行域;本发明在电网电压跌落不同程度下,改变GFL逆变器输出电流幅值、相位提高GFM逆变器的暂态稳定性,从而提高并联系统运行的暂态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14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67659.4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2J3/38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序间耦合分量的致稳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不对称弱电网工况,包括:推导双馈风机的频域序导纳模型与电网的频域序阻抗模型,得到双馈风机系统的频域整体模型;将双馈风机的正序以外系统归算至正序系统,求得序间耦合分量的等效正序导纳,将双馈风机的负序以外系统归算至负序系统,求得序间耦合分量的等效负序导纳;分别推导计算序间耦合分量的等效导纳与正序系统导纳、负序系统导纳之比,以此作为序间耦合分量致稳性的评估依据。本发明揭示不对称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序间耦合交互机理,有效分析不同物理参数/控制参数对双馈风机序间耦合分量致稳性的影响规律,进而为该类工况下双馈风机控制参数设计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54747.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参数协同自适应的下垂逆变器暂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量计算极限切除角;定量计算极限切除时间;参数协同自适应控制;本发明首先探明参数对下垂逆变器稳定运行边界的影响规律,实现对不同参数及故障工况的下垂逆变器稳定运行边界的准确刻画;其次,根据标准规定的故障期间最短并网时间,确定不同工况下的下垂逆变器需要达到的极限切除时间;最后,结合控制参数对下垂逆变器稳定运行边界的影响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参数协同自适应控制策略,使其满足标准规定的稳定运行时长约束,可提升下垂逆变器的暂态稳定性能,提升其故障鲁棒性能,助力新能源可靠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44722.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暂态稳定边界优化的VSG电压偏差前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计及故障期间虚拟同步发电机电压指令偏差,对VSG有功功率指令值进行修正;其次,得到计及电压偏差前馈环节的VSG二阶状态方程;再次,考虑电压偏差前馈控制作用,计算VSG极限切除角CCA和极限切除时间CCT,实现对VSG暂态稳定边界的定量刻画;最后,参考并网标准规定的故障穿越时长要求,计算得到满足并网标准要求的电压偏差前馈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升VSG暂态稳定运行能力。本发明所述电压偏差前馈控制通过对有功功率指令值的改进修正,优化了VSG暂态稳定运行边界,提升了故障工况下VSG暂态稳定运行性能,助力新能源安全稳定并网。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02596.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双馈风机电磁振荡自适应抑制功能的改进锁相方法。该方法针对弱电网故障下双馈风机的电磁振荡问题,首先采用陷波器滤除定子q轴电压的负序二倍频分量,获取定子q轴正序电压,再利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的锁频环获取定子q轴正序电压的振荡频率,利用定子q轴正序电压的振荡频率调整比例谐振控制器,将振荡频率对应分量的参考值设置为0,通过比例谐振控制,获得优化后的定子q轴正序电压,最后,通过比例积分器与积分器获得锁相环输出相角,实现对锁相环输入电磁振荡的自适应抑制。通过本发明所述锁相方法通过对锁相环的改进设计,显著降低了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电磁振荡风险,提升了双馈风机的故障穿越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3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73667.9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24 , H02J3/01 , H02J3/48 , H02P21/05 , H02P21/06 , H02P21/00 , H02P9/00 , H02P9/10 , H02P101/15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自适应虚拟转子电感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弱电网交互作用作用引发的小干扰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端电压q轴扰动分量抑制的虚拟转子电感自适应调整控制方法,可实现虚拟转子电感数值根据定子端电压q轴扰动分量的变化而自适应调整,进而实现对定子端电压扰动分量的实时抑制,改善双馈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提升并网电能质量。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电网监测设备,工程上便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41157.7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抑制LCL型多逆变器系统谐振的双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包括电容电流有源阻尼控制与电网电流自适应有源阻尼控制。该方法充分计及了逆变器间、逆变器与电网间的交互影响,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建立系统的交互导纳矩阵,并引入互导纳表征系统交互作用;二是进行系统谐振分析,将造成谐振失稳因素归纳为两类,即逆变器自身因素与非逆变器自身因素,并作关键致稳因子分析;三是根据关键失稳因子分析,实施双有源阻尼控制,即:一方面在电容电流反馈环节加入有源阻尼以抑制逆变器自身谐振,另一方面对并网电流中特定谐波进行提取与反馈,通过自适应有源阻尼控制来抑制系统的交互谐振。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多逆变器复杂的交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并联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7660.7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H02J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稳定性提升功能的双馈风机频率补偿锁相方法,适用于提升弱电网不对称故障持续期间双馈风机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电网自动发电控制获得此时电网的参考频率,将锁相环输出频率与电网参考频率作比较;构造频率补偿内环控制,使锁相环输出频率精准跟随电网参考频率,增强锁相环输出相角的准确性,进而抑制锁相环的输出相角扰动。基于本发明方法,可增强弱电网不对称故障持续期间锁相环对电网频率的跟踪能力,消除锁相环输出相角扰动对双馈风机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升该类复杂工况下双馈风机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606427.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MMC高频谐振的无源阻尼器参数设计方法,属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所述无源阻尼器由并联谐振电路、滤波电感及电阻三部分串联组成,其并联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臂电感处以提供高频阻尼。通过设计使并联谐振电路在工频处谐振,可使阻尼器在工频附近呈现高阻抗,以减少工频电流的流入,降低损耗;而在高频时,高频阻尼电路可为系统提供正阻尼,消除系统高频谐振风险。与现有无源阻尼器相比,本发明能够在抑制高频谐振的同时,有效降低无源装置投入带来的额外功率损耗,从而提高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06223.4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计及安全运行约束与无功支撑约束的VSG暂态调控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VSG输出电压UoF;(2)采集电网电压UgF;(3)对电力系统状态进行判断,将其分为正常或故障工况;(4)故障工况下,依据UoF、UgF对VSG有功功率指令值Pref进行动态调控,保证功角稳定;(5)根据风电并网导则和VSG电流应力限制,计算并调整无功‑电压下垂系数kq,保证VSG故障电流满足应力约束且能为系统提供必要无功支撑。采用该控制方法,当电网发生短路等故障工况时,通过对有功、无功环参数的调整,保证VSG功角稳定,满足电流应力要求,保障VSG自身安全;通过调整无功‑电压下垂系数,保证输出足够的q轴电流分量,使得VSG能够为电网提供必要的无功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