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9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348237.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放线菌11791在制备防治农牧业鳞翅目害虫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深海放线菌Streptomyces niveus SCSIO 11791的发酵产物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杀灭效果,因此可以用于该类害虫引起的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产品与部分商品化学农药的效果相当或者略好,如环氧虫啶。本发明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是开发新型天然药物的理想资源。本发明生产周期短,发酵制备较容易,易于扩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18694.2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海洋链霉菌及其环八肽化合物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环八肽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ngiicola SCSIO S0305,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313。本发明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ongiicola SCSIO S0305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的环八肽化合物,该化合物对测试细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抑菌药物,用于治疗多耐药细菌感染,因此本发明为开发新的抗耐药菌药物提供了备选化合物,对开发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6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322195.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7H17/02 , A61K31/7052 , A61P35/0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5/02 , C12N15/76 , C12N15/54 , C12N1/21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4’‑N‑demethyl‑vicenistati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天然产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从S.parvus SCSIO Mla‑L010的N‑甲基转移酶失活突变株SCSIO Mla‑L010/ΔvicG分离得到N‑脱甲基vicenistatin衍生物4’‑N‑demethyl‑vicenistatin,试验结果表明,4’‑N‑demethyl‑vicenistatin对多种真菌和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显示出其在抗感染药物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其中4’‑N‑demethyl‑vicenistatin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比vicenistatin强2‑4倍,显示出该结构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成药潜力。此外,4’‑N‑demethyl‑vicenistatin还对多种癌细胞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09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48237.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放线菌11791在制备防治农牧业鳞翅目害虫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深海放线菌Streptomyces niveus SCSIO 11791的发酵产物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杀灭效果,因此可以用于该类害虫引起的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产品与部分商品化学农药的效果相当或者略好,如环氧虫啶。本发明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是开发新型天然药物的理想资源。本发明生产周期短,发酵制备较容易,易于扩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6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22195.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C07H17/02 , A61K31/7052 , A61P35/0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5/02 , C12N15/76 , C12N15/54 , C12N1/21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4’‑N‑demethyl‑vicenistati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天然产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从S.parvus SCSIO Mla‑L010的N‑甲基转移酶失活突变株SCSIO Mla‑L010/ΔvicG分离得到N‑脱甲基vicenistatin衍生物4’‑N‑demethyl‑vicenistatin,试验结果表明,4’‑N‑demethyl‑vicenistatin对多种真菌和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显示出其在抗感染药物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其中4’‑N‑demethyl‑vicenistatin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比vicenistatin强2‑4倍,显示出该结构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成药潜力。此外,4’‑N‑demethyl‑vicenistatin还对多种癌细胞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58060.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 C07C43/295 , C07C41/36 , C07D311/76 , C12P7/22 , C12P17/06 , A61P31/04 , A61K31/09 , A61K31/366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个二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抑菌药物中的应用。二苯醚化合物结构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二苯醚化合物‑化合物1和化合物2是新的化合物,对测试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抑菌药物或作为抑菌药物的前体,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因此本发明为开发抑菌药物提供了新的备选化合物,对开发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04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099287.0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肽类化合物atratumycin(1)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环肽类化合物atratumycin(1),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从海洋放线菌突变株Streptomyces atratus SCSIO ZH16NS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环肽类化合物atratumycin(1),该环肽类化合物atratumycin(1)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结核药物,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因此本发明为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提供了备选化合物,对开发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637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272953.2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深海链霉菌SCSIO 5604制备抗生素dihydrotetrodecamycin的方法。所述的抗生素dihydrotetrodecamycin是从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5604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本发明的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 5604能够产生对耐药细菌MRSA和水产病原菌具有抑制潜力的抗生素dihydrotetrodecamycin,这是首次从深海放线菌中发酵提取分离得到dihydrotetrodecamycin,为先导化合物提供了更多的制备源泉。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86615.8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ilamycin C及其同系物在制备治疗三阴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化合物ilamycin C影响三阴乳腺癌MDA‑MB‑231,BT‑549细胞的实验发现,化合物ilamycin C具有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的激活从而显著抑制三阴乳腺癌增殖、侵袭转移,促进凋亡的能力,因此,化合物ilamycin C能应用于制备三阴乳腺癌IL‑6/STAT3通路抑制剂的药物中。本发明为研究与开发新的抗三阴乳腺癌药物提供了候选药物,为开发利用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48602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26214.6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氨基转移酶和异构酶在催化形成L-allo-Ile中的应用。所述的氨基转移酶为氨基转移酶DsaD或氨基转移酶MfnO,所述的异构酶为异构酶DsaE或异构酶MfnH,所述的氨基转移酶DsaD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的异构酶DsaE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的氨基转移酶MfnO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的异构酶Mfn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由氨基转移酶和异构酶组成的酶对在催化形成L-别异亮氨酸或L-异亮氨酸中的应用。从而在酶学水平上解释L-allo-Ile的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L-allo-Ile生物合成酶学机制的解释,将为利用绿色的酶学方法制备L-allo-Ile,以及对枫糖尿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