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8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12918.3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湖北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三羟材料及其有色杂质去除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提纯除杂领域,所述杂质去除方法包括:将重组分与溶剂进入配制槽搅拌后加入母液以及去离子水进行配置,均匀搅拌并升温至80‑85℃,并静置30min,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送入分离机中分离水相及油相,并对油相进行水洗,得到萃取后的水相产物;对萃取后的水相产物进行加热浓缩,浓缩掉水相产物40%的水分;浓缩后的水相产物进入活性炭配制槽脱色,在60℃下搅拌30分钟并加入磷酸进行水解,同时调整PH值至3.0‑3.5;将水解脱色后的浓缩液过滤、冷却结晶,制备得到双三羟材料。本发明的有色杂质去除方法流程简单、在装置上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54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499157.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3]芳烃大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杂[3]芳烃大环化合物是通过将乙氧基联苯和甲氧基苯酚整合在一个环骨架上,并且结构中引入了羟基官能团,从而具有了对碘单质进行有效捕获的性能,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碘的饱和吸附,也可以在100min内、70~100℃的温度条件下完全释放捕获的碘,并具有循环使用10次后效能基本不变的循环效果;另外,从反应物、温度、时间和反应溶剂来看,本公开的杂[3]芳烃大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充分满足了碘单质吸附的工业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13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4157.6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艾米泰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Inventor: 丛朋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原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乙二醇苯醚的制备方法,该二乙二醇苯醚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粗品制备,S2:粗品纯化。无味也通常意味着对皮肤更加温和,减少可能引起的皮肤不适或刺激的风险。对于品牌来说,无味意味着减少了化学成分的使用,尤其是香精和色素等可能对皮肤有害的成分,这使得消费者认为产品更安全。本方案制备的二乙二醇苯醚水溶性好、兼溶性好,几乎和日化原料所有成分都可以兼溶,且稳定性非常好,有溶解性检测报告分别溶于水、甘油和二乙二醇苯醚,结论与水、甘油相比,二乙二醇苯醚的溶解性更强。稳定且有抑菌效果:搭配使用稳定性好,且抑菌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2888.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济南久安酯类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气中二甲醚液化回收方法,方法包括:含气态二甲醚3%‑9%的原料气送入洗涤塔,将原料气中的二甲醚含量洗涤到1%以下,洗涤用二甲醚液体进行冷却使其循环温度保持在40度以下,经洗涤处理后的原料气送入由二塔或多塔组成的第一级变温吸附塔组,最终得到二甲醚、乙酸甲酯和甲醇的合计含量在100ppm以下的产品气,对吸附塔,采用升温到140‑160度的原料气作为再生气进行等压反吹操作,达到回收二甲醚的目的,同时吸附剂得到再生,吸附塔再生结束后,降温冷却进入下个循环。本发明能够做到二甲醚的高效回收,达到经济、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5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821147.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IPC: C07H1/08 , C07H19/167 , C07D307/12 , C07H15/26 , C07C41/36 , C07C43/23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34 , G01N30/72 , G01N3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川木通标准汤剂的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川木通标准汤剂的提取物;将提取物减压浓缩,然后进行第一次反相层析,第一次分段收集流分,制备Fr.1~Fr.4;将Fr.1进行第二次反相层析,第二次分段收集流分,制备Fr.1a~Fr.1f;将Fr.4进行第三次反相层析,第三次分段收集流分,制备Fr.4a~Fr.4f;将Fr.1a进行第一次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化合物1;将Fr.1b进行第二次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化合物2;将Fr.1c进行第三次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化合物3;将Fr.4d进行第四次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化合物4与化合物5。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2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6608.7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煤制乙醇驰放气回收提纯二甲醚的方法,属于二甲醚回收提纯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乙醇驰放气回收制备的二甲醚的生产成本高,回收二甲醚的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乙醇驰放气经过滤器过滤,去除机械杂质,得到预处理驰放气,将预处理驰放气从甲醇喷淋塔的底部输送到喷淋塔中,经过甲醇吸附后,以复合改性金属粉末、改性锆金属粉末、改性硅藻土和硅酸盐溶液作为浸染液对聚氨酯泡沫微球进行浸染后,制备得到高比表面积的吸附填料,并通过优化精馏工艺,促进杂质与二甲醚分离,制备得到高纯度的二甲醚产品,降低了生产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49606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63357.3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四川一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相中二甲醚连续液化分离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富含二甲醚的混合气体通过吸附剂吸附浓缩,使二甲醚分压提高到液化条件并液化,将混合气体中二甲醚含量降低到0.5%以下;所述富含二甲醚的混合气体中二甲醚的含量为1~9%;液化的过程中包括通过换热装置将液化产生的热量移除。本申请的方法是连续操作,可大幅度减少了传统回收尾气工艺采用的变温吸附、变压吸附过程中的有效气体损失,并且可将尾气中二甲醚含量降低到0.5%以下,保证后工段的运行,与以往工艺相比节约了大量有效氢气、一氧化碳的发散放空,是回收二甲醚并减少燃烧碳排放的工艺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53577.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藻中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单宁酶‑超声辅助法对铜藻进行处理,得到铜藻多酚粗提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后对剩余含水部分进行分级萃取,所述分级萃取使用的萃取剂依次为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得到四个萃取层;S2、将乙酸乙酯层提取物进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以甲醇进行洗脱,收集,根据流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收集到的流出液合并为3个组分,Fr1、Fr2和Fr3;S3、用二氯甲烷对合并组分进行二次萃取,得到铜藻多酚类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建立单宁酶耦合超声辅助的方法得到铜藻多酚粗提液,以最大限度破坏细胞壁,达到有效提高铜藻多酚提取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76945.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沈阳药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云南石仙桃中二氢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以云南石仙桃全草为原料,制备、鉴定11个新化合物的方法,并且系统评价了其抗神经炎症方面的活性,阐明了其在开发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采用LPS诱导的异常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以NO释放量为指标,初步评价了化合物1‑11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的作用。结果显示,新化合物1‑11能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NO释放。因此,本发明中制备的化合物可在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方面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15614.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程冬冬
Inventor: 程冬冬
IPC: C07C41/26 , C07C41/40 , C07C41/36 , C07C41/34 , C07C43/295 , C07C41/16 , C07C43/26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成本的对苯氧基苯酚的制备工艺。包括:向四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氯苯和DMF,待氯苯溶解后加入无水碳酸钾,搅拌均匀后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催化剂,缓慢滴加对甲氧基苯酚,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至反应结束;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滤液中加入适量水洗涤,洗涤后的半成品中加入适量乙醇重结晶得4‑甲氧基二苯醚。4‑甲氧基二苯醚溶于适量的90%乙醇中,常温下搅拌,加入适量乙硫醇,并控制反应温度;反应4小时后加入适量水洗涤2次,加入乙醇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对苯氧基苯酚;本工艺采用的原料均为普通化工原料,原料易得、价格便宜,采用四丁基溴化铵和乙硫醇催化剂代替原来的三氯化磷或三氯化铯,可降低副产物的生成、大幅提高产品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