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53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284565.7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2S50/10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卫星的太阳电池阵的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包括将卫星电源系统被配置为不调节母线结构;由卫星电源系统输出遥测数据;由综合电子单机采集遥测数据,并且将遥测数据存储在存储终端中;由存储终端通过对地下行将遥测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以及由地面系统根据遥测数据进行解析计算,以获取太阳电池阵的伏安特性。本发明方法不需要单独设计测量系统,降低了卫星的重量和控制复杂度;可以同步测量各太阳阵的伏安特性;测量过程中不影响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以及不需要频繁操作测量系统,极大降低了卫星运控管理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725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848978.3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17/10 , H04B17/309 , G01R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测试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卫星数传系统无线信号高可靠测试方法,其中通过构建移动吸波暗室包围数传天线进行数传系统无线信号测试。本发明针对移动场景下高功率宽带无线数传信号的无线测试,设计了可移动、简易性的屏蔽暗室,用来满足卫星系统各个测试环节的无线信号测试,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避免了多径效应,同时实现了无线信号的可靠传输。并且本发明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卫星型号的高功率信号测试中,能实现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动性,方便外场和近场测试,有助于隔离电磁辐射,极大节省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07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519795.7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轨道周期特性的星敏感器精度修正方法,包括由航天器根据轨道周期特性修正星敏感器测量中的光行差以及由航天器根据轨道周期特性修正星敏感器安装矩阵的热弹变形误差。通过航天器自主计算航天器速度简化了星敏感器接口协议;直接对星敏感器输出的四元数进行光行差修正,技术简单易实现;并且利用航天器轨道运动和在轨数据拟合实时计算得到受温度影响的安装矩阵,可以实时消除热弹变形导致的姿态确定误差,提高了航天器姿态确定系统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59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51404.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瞬时大过载的空间飞行器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其包括:多个承力柱,其外表面围成回旋体,且被配置为承受过载冲击力;以及多个支架梁,其设置在相邻两个承力柱之间,且被配置为给飞行器单机提供安装点;以及多个端部连接结构,其位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两端,且具有第一螺纹。空间飞行器结构采用回旋体构型,有效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回旋体结构增加了结构的横向刚度,有效提升飞行器的指向精度,增大结构的临界屈服载荷系数,解决结构在受到大过载冲击时因构型失稳产生破坏的问题,并确保结构在承受瞬时过载时的均匀受力,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510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12621.3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能源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通用航天器供配电系统模型;S2、使用先验的在轨数据,输入循环神经网络RNN进行数据泛化,实现先验经验数据的精细化挖掘;S3、构建实际航天器供配电系统模型;S4、地面设计阶段,根据航天器任务序列对能源平衡进行归类和建立子样本,生成地面测试用例;S5、根据航天器地面实际测试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实际航天器供配电系统模型可建模状态进行校正、无法建模状态进行数据拟合;S6、在轨运行阶段,根据在轨实测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实际航天器供配电系统模型进行在轨高精度校正。有益效果是根据运行环境、任务序列、各单机工作状态及以往在轨数据设计航天器能源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90533.9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金属蜂窝结构的环形减振器,其包括缓冲模块以及金属板,其中缓冲模块为环形,且包括蜂窝结构,该蜂窝结构沿环形减振器的中心轴方向设置,且其密度根据环形减振器所需的低通滤波阈值及压溃空间确定,金属板设置于缓冲模块的两端,且覆盖蜂窝结构的端面。环形结构可减小局部应力,优化系统的受力均匀度,而蜂窝结构,一方面可以降低减振器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其仅在指定冲击能量阈值以上才会发生压溃变形产生作用,极大地保留了初始动能,进而可提高整体系统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64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51411.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二级减振的抗大冲击飞行器结构,包括:飞行器结构本体,其内部设置有多个星内单机;多个第一级减振器,其套设在所述飞行器结构本体上,且被配置为通过自身压缩形变来削减所述飞行器结构本体受到的冲击过载力;多个第二级减振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星内单机与所述飞行器结构本体之间,进一步削减所述星内单机受到的冲击过载力;以及驱动部件,其与所述第一级减振器紧密接触,且被配置为承受冲击过载力,并将冲击过载力传递给所述第一级减振器。本发明的抗大冲击飞行器结构中设置有第一级减振器和第二级减振器,通过二级复合减振可实现时域近万g级冲击的大衰减比减振,保护飞行器单机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23099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004545.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碎片观测系统,包括:低轨观测卫星,被配置为在近地轨道对0度纬度的地球同步带进行观测,以协同配合对第一经度范围的地球同步带进行观测;倾斜地球同步轨道观测卫星,被配置为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对0度纬度第二经度范围的地球同步带进行观测;其中,第一经度范围的中心点与逆光盲区相背,第二经度范围包括逆光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116709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08864.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测试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卫星数传系统无线信号高可靠测试系统,其中通过构建移动吸波暗室包围数传天线进行数传系统无线信号测试。本发明针对移动场景下高功率宽带无线数传信号的无线测试,设计了可移动、简易性的屏蔽暗室,用来满足卫星系统各个测试环节的无线信号测试,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避免了多径效应,同时实现了无线信号的可靠传输。并且本发明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卫星型号的高功率信号测试中,能实现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动性,方便外场和近场测试,有助于隔离电磁辐射,极大节省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15997.4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数传链路传输系统,包括:天线三维模型及主要功能指标数据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现有卫星天线构建并存储天线三维模型,以及获取并存储天线三维模型的主要功能指标;天线链路计算功能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数传系统配置和天线三维模型的主要功能指标,计算系统星地链路的误码率;数据评估功能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系统星地链路的误码率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出卫星数传链路故障评估结果,包括链路有效时间计算功能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星地距离、通信距离、链路时间和数据有效传输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