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69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30743.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江汉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06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香菇品种的MNP标记法的开发及应用。本发明基于香菇187个菌株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筛选得到501个广泛MNP标记位点;通过相关引物设计和对78份香菇商业品种的多重扩增、MNP‑Seq测序,构建了香菇的MNP标记位点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187个具有100%检测率的MNP标记位点作为核心MNP标记位点,利用240个菌株的核心位点序列构建系统发育图谱,计算不同谱系间和品种间遗传相似度,据此判断两个品种为不同品种还是相同品种,为不同谱系还是相同谱系。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36593.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脂减肥功能的食用菌代餐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食用菌代餐产品由茯苓、薏仁、亚麻籽、枸杞、燕麦、魔芋粉、进口全脂奶粉、零卡糖和调味果粉组成;茯苓、薏仁、亚麻籽、枸杞、燕麦、魔芋粉、进口全脂奶粉、零卡糖和调味果粉的质量比为21:15:5:5:20:3:16:8:7。本发明的发明人应用药食同源的茯苓,辅以薏仁、枸杞等传统食材,经过特定的配方比例和加工工艺,制成具有低热量、高膳食纤维、富含人体所需各种必须氨基酸等特点的代餐产品,经动物评价实验证明,具有显著的降脂和减肥效果。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568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778065.2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食用价值的蘑菇属真菌新种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蘑菇属真菌新种为中国四孢蘑菇(Agaricus sinotetrasporus)ZRL20161020,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53。中国四孢蘑菇(Agaricus sinotetrasporus)ZRL20161020在制备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蘑菇的研究与开发,及保护我国野生种质资源和食用菌遗传育种都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220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366948.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新食用菌的分离及其人工驯化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卵孢侧耳(Pleurotus placentodes)的菌株(保藏号CGMCC NO.13698)。还提供了上述卵孢侧耳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了,本实验对野外采集侧耳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的生物学分析鉴定该菌为卵孢侧耳,在对卵孢侧耳的驯化栽培中,发现卵孢侧耳菌丝生长速度快,菇体口感好,且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比平菇高,是一个具有潜在食用开发价值的可食用菌,对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00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680985.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射脉卧孔菌菌株及其在制备香味物质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射脉卧孔菌菌株,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071。培养本发明的射脉卧孔菌菌株,可以得到苯甲醛、芳樟醇和苯甲醇等香味物质,这些物质可作为制备香精香料的原料。本发明的射脉卧孔菌是一个具有潜在商业应用价值的香味菌,同时对大型真菌香味资源开挖掘及天然香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3944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003980.3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蘑菇交配型分子标记及其在鉴定蘑菇交配型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蘑菇交配型分子标记,为A1)或A2):A1)蘑菇基因组DNA中对应于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220位的核苷酸;A2)含有A1)的DNA片段。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的蘑菇交配型分子标记可以成功鉴定蘑菇的交配型,且准确性高,进一步,将不同的同核体进行性亲和配对,可进行杂交育种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948719.2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C12Q1/6858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待测金针菇为同核体还是异核体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分子标记。所述方法为检测待测金针菇的基因组中是否含有SEQIDNO:1所示的DNA片段1和/或SEQIDNO:2所示的DNA片段2,进行如下评判:如果待测金针菇的基因组中含有DNA片段1且不含有DNA片段2或者含有DNA片段2且不含有DNA片段1,则待测金针菇为同核体;如果待测金针菇的基因组中含有DNA片段1且含有DNA片段2,则待测金针菇为异核体。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鉴定金针菇为同核体还是异核体,确切的说可以鉴定金针菇交配型,且鉴定单核菌株的准确性高。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22051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366948.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新食用菌的分离及其人工驯化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卵孢侧耳(Pleurotus placentodes)的菌株(保藏号CGMCC NO.13698)。还提供了上述卵孢侧耳在制备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了,本实验对野外采集侧耳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的生物学分析鉴定该菌为卵孢侧耳,在对卵孢侧耳的驯化栽培中,发现卵孢侧耳菌丝生长速度快,菇体口感好,且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比平菇高,是一个具有潜在食用开发价值的可食用菌,对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3009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80985.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射脉卧孔菌菌株及其在制备香味物质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射脉卧孔菌菌株,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071。培养本发明的射脉卧孔菌菌株,可以得到苯甲醛、芳樟醇和苯甲醇等香味物质,这些物质可作为制备香精香料的原料。本发明的射脉卧孔菌是一个具有潜在商业应用价值的香味菌,同时对大型真菌香味资源开挖掘及天然香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5689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778065.2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食用价值的蘑菇属真菌新种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蘑菇属真菌新种为中国四孢蘑菇(Agaricus sinotetrasporus)ZRL20161020,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353。中国四孢蘑菇(Agaricus sinotetrasporus)ZRL20161020在制备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蘑菇的研究与开发,及保护我国野生种质资源和食用菌遗传育种都有着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