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71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04431.1
申请日:2024-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科瑞丽分离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氢气为主要燃料的玄武岩池窑系统及熔融方法,该系统是由:窑体、控制系统、烟道口、投料装置、玄武岩矿石和熔体、辅助电熔组件、燃烧装置、传感器、出料口、挡砖、收集盒、熔化区、澄清沉淀均化区和冷却调温区组成,其中燃烧装置包括燃料输送系统、燃烧系统、玄武岩纤维池窑及控制系统,燃料输送系统包括氢气、天然气输气管道,二者的出气端与混气管道相连。经过混合后,混气管道与氧气管道的出气端与燃烧系统相连接,所有输气管道均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通气流量,通过本发明所述系统及熔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玄武岩类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可以将玄武岩熔体中的铁等物质还原沉淀,提高玄武岩熔体的可成形性并降低其对后续工艺设备的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8772.9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科瑞丽分离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IPC: C07C231/02 , C07C231/24 , C07C233/25 , C09K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甲氧基苯酰胺的小分子量有机胶凝剂,该胶凝剂将硬脂酸、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混合,用二氯甲烷在不断搅拌下溶解,再慢慢加入对茴香胺,搅拌,减压去除溶剂,得到的白色固体;再将白色固体在无水乙醇中重结晶两次以纯化,即得甲氧基苯酰胺的小分子量有机胶凝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601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9386.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科瑞丽分离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芯体超硬切割线的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方法首先将单根或单束纤维浸润含有超硬纳米填料的浸润剂,随后将多股纤维加捻,浸润含有超硬纳米填料的树脂黏合剂、固化。本方法使用纳米金刚石、纳米六方氮化硼、纳米刚玉、纳米碳化硼、纳米碳化硅或纳米氧化锆作为磨料,与传统的微米金刚石相比,在添加相同质量分数的情况下使超硬纳米填料在纤维表面附着更多、更均匀,增强切割线的耐磨性能,确保切割线外部(纤维表面)以及内部(纤维与纤维之间)超硬纳米填料的均匀分布,提升纤维基超硬切割线的切割效率和使用寿命。该纤维基超硬切割线可用于切割单晶硅片、多晶硅片、陶瓷、玻璃、光电材料超硬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实现纤维基超硬切割线的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0860.8
申请日:2023-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科瑞丽分离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IPC: C08G18/66 ,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40 , B01D17/00 , C08G18/42 , C08G18/32 , C08K9/00 , C08K7/10 , C08K3/04 , C08K7/24 , C08K9/02 , C08K9/06 , C08J9/08 , C08J9/12 , C08J9/00 , C08L75/0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油耐溶剂型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领域,具体来讲涉及聚氨酯发泡工艺和配方。这种材料的特点在于基础原料配方设计、引入多种形态的改性增强填料以及采用预聚体复合发泡工艺三个方面协同提高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耐溶剂性能,可将其用于海面溢油应急吸附、含油乳液废水破乳分离、有机试剂脱水纯化等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耐油耐溶剂型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在100次循环压缩吸附试验后吸附倍率依旧高达10‑40g/g,材料耐油耐溶剂性能与普通市售聚氨酯发泡材料相比提升明显,使用寿命提高2‑5倍不等,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以及更宽广的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09239.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阿卜杜克热木·喀迪尔 , 何溁林 , 陈卓 , 马鹏程 , 迪力比努尔·尼亚孜买买提 , 热依旦·阿不都艾尼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辅助电絮凝耦合太阳能界面蒸发的高盐含油废水处理体系及方法,该体系由光伏发电组件、电絮凝组件及太阳能界面蒸发组件组成;光伏发电组件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电絮凝组件利用储存的电能,通过电絮凝过程对高盐含油废水进行絮凝和气浮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部分盐分;太阳能界面蒸发器利用太阳能将废水中的水分蒸发,同时大幅度降低废水中的盐分,并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所述方法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清洁能源,结合电絮凝和界面蒸发技术,实现了对高盐含油废水的有效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对于处理高盐含油废水等难处理废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3384.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阿卜杜克热木·喀迪尔 , 何溁林 , 陈卓 , 马鹏程 , 周春红
IPC: D06M11/74 , D06M11/38 , D06M15/13 , D06M13/463 , D06M11/155 ,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基碳点/炭黑太阳能界面蒸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制备碳点,然后利用水热反应将碳点与炭黑结合,再将所述碳点/炭黑复合材料通过浸渍涂覆的方法负载到织物上。本发明获得的碳点/炭黑复合材料不仅提高了玄武岩纤维织物的亲水性能,还提升了其光热性能,在一个太阳光强度下,玄武岩纤维织物对于纯水的蒸发速率达到2.05 kg m‑2 h‑1,对于模拟海水仍有1.88 kg m‑2 h‑1的蒸发速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不仅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而且在高浓度海水环境中仍能产生大量的淡水,为淡水资源短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32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5169.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阿卜杜克热木·喀迪尔 , 帕卡斯·阿南德 , 马鹏程 , 贺庆阳
IPC: C23C18/18 , C23C18/40 , C25B11/056 , C25B11/075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增强Cu基电还原CO2合成乙醇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是由敏化、活化和无电镀铜三个步骤完成,所得的玄武岩纤维织物‑Cu基复合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最高导电率达到4.81×105 S/m。该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电催化还原能力,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三电极体系组成的电化学还原CO2过程中的最大电流密度为25.09 mA/cm2,生产乙醇的法拉第效率为97%。除此之外,经测试其最大破断力为3343 N,表明其机械性能得到增强。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卓越的催化效率、强度高、质轻等优势,非常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制备乙醇领域,对可持续能源和高值化学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环保,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02904.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阿卜杜克热木·喀迪尔 , 马鹏程 , 帕卡斯·阿南德 , 迪力比努尔·尼亚孜买买提 , 陈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无电铜沉积制备超高导电Cu/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将氢氧化钾溶液对原始玄武岩纤维基材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和硝酸银水溶液对玄武岩纤维分别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最后采用无电铜沉积将金属铜沉积于玄武岩纤维表面,从而获得具有超高导电Cu/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该方法减少了贵金属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具备显著的环境友好特征,最大机械强度达到1676 MPa,表面的金属镀层厚度最薄仅有60 nm,且电导率高达2.62×108 S/m,远高于纯铜的5.89×107 S/m;其最大密度为3.59 g/cm3,远低于纯铜的8.96 g/cm³;同时具有耐久性,耐腐蚀性。在电气、电信、海洋工程、微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均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2783.7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阿卜杜克热木·喀迪尔 , 帕卡斯·阿南德 , 马鹏程 , 贺庆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导电玄武岩纤维‑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消除传统的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镀工艺中的表面预处理、敏化和活化等流程,提高了玄武岩纤维的电导率、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该简便镀铜过程产生了均匀、有光泽且附着力强的铜涂层,其电导率高达4.41×108 S/m,是商业纯铜材料的7.5倍。同时,镀铜之后的玄武岩纤维还表现出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参数,其抗拉强度为1459 MPa,密度为3.07 g/cm³,而商业铜抗拉强度在200‑500 MPa之间,密度为8.96 g/cm³。通过本方法制备镀铜玄武岩纤维材料具有环保、成本效益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与电信、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8899.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D04H1/728 , C08F220/46 , C08F222/02 , C08F220/44 , C08F214/18 , C08F212/10 , C08F220/48 , C08F220/58 , C08F220/06 , C08F220/24 , C08F210/14 , C08F220/20 , C08F220/56 , B01D71/42 , B01D67/00 , B01D69/02 , D04H1/43 , D01D5/00 , D06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基Janus薄膜的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方法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丙烯腈单体为主体原料,分别与亲水、疏水单体共聚,通过水中沉淀和真空干燥后得到亲水或疏水聚丙烯腈共聚物;将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制出一定浓度的纺丝原液,采用顺序纺丝(静电纺丝/气流纺丝)法制备复合薄膜,经热处理后得到双侧非对称润湿性Janus薄膜。该方法制备出的薄膜具有界面层牢固、润湿性可控、厚度可调、高效分离油水乳液等特点,且操作简单,在液体收集、液体单通道运输、及海水淡化等领域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