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氢氧化钠溶液的连续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0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5106.3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氢氧化钠溶液的连续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通过清洁和粗化玄武岩纤维表面,利用氢氧化钠处理来优化玄武岩纤维的表面特性。并且系统性地分析了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玄武岩纤维直径、密度、质量保持率和强度的影响。经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玄武岩纤维直径在14.16‑15.93μm之间,密度在2.22‑2.63 g/cm3之间,单根纤维强度最高可达1556 MPa。这种表面处理方法增加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纤维的浸润性,使得玄武岩纤维与基体材料有更好的界面结合力,使之能够满足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在新能源、汽车、建筑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种零电极距离填充床电絮凝油水分离装置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91914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14018.0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零电极距离填充床电絮凝油水分离装置及用途,该装置是由太阳能板、蓄电池、直流电源、磁力搅拌器、反应器、铁架台、废旧铝制易拉罐、导电金属网、绝缘材料内衬和鳄鱼夹组成;通过构建具有特殊构型的阴极及其连接方式,使得电絮凝的阴极和阳极距离无限缩小,达到零距离,以减小电絮凝所需的电压及电絮凝时间,从而实现能耗的有效降低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有效去除;除此之外,极微的电极距离有助于传输电荷和降低电絮凝体系的欧姆降,提高电絮凝的反应速率;该装置可引入电絮凝法废水处理过程,以提高废水资源的利用率。可有效提升电絮凝反应的效果,为电絮凝工艺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高导高强轻质Cu/玄武岩纤维复合导线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991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02733.9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高强轻质Cu/玄武岩纤维复合导线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首先使用氯化亚锡盐酸溶液对原始玄武岩纤维基材进行敏化处理,再使用硝酸银水溶液对玄武岩纤维表面进行激活处理,然后采用化学镀技术将金属铜沉积于玄武岩纤维表面,从而获得具有高导电能力的Cu/玄武岩纤维复合导线。该方法获得的Cu/玄武岩纤维复合导线具有最高3.13×108 S/m的电导率,远高于传统纯铜线的5.89×107 S/m;同时其最大密度为3.48 g/cm3,远低于传统纯铜线8.96 g/cm³的密度;并具有最高可达1561 MPa的机械强度以及能够在1,000,000‑5,000,000 Hz频率范围内仍保持优良的电导率。在电力传输、电信、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小型化和轻质化等领域均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镀金属玄武岩纤维织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6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40543.0

    申请日:2024-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金属玄武岩纤维织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使用含氯化亚锡的盐酸溶液对原始玄武岩纤维织物基材进行敏化处理,再使用硝酸银水溶液对玄武岩纤维织物表面进行激活处理,然后采用无电沉积技术将金属铜沉积于玄武岩纤维织物表面,从而获得高性能的镀金属玄武岩纤维织物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使用的原始玄武岩纤维织物基材无需经强酸或强碱预处理,且硝酸银活化液替代传统、稀有、昂贵的氯化钯激活剂,从而降低了活化处理成本。具备工艺简便、成本低、环境友好、便于规模化生产等显著优势。该方法制备的玄武岩纤维织物基复合材料的铜镀层厚度均匀,具有优异的电导率、纵向断裂应力、电磁干扰屏蔽效果和耐腐蚀性,且密度远低于纯铜金属材料。在电磁屏蔽防护、功能化织物、微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基电絮凝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98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5301.0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基电絮凝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玄武岩纤维织物基电絮凝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玄武岩纤维织物浸入碳纳米管分散液中,随后在自制的银纳米线溶液中进行涂覆,最后得到银纳米线‑碳纳米管‑玄武岩纤维织物复合阴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简便、高效、绿色环保、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适宜大规模应用生产。所得的复合阴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强度、并在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比表面积和柔性等方面优于并可替代铝(Al)板,铁(Fe)板,镁(Mg),钛(Ti)锌(Zn)板等传统的电絮凝金属阴极材料。同时,该材料提高了电絮凝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效率,油水分离效果达到90%以上,并扩展了玄武岩纤维织物基复合材料在环境电化学、能源电子、污水处理和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的应用。

    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增强Cu基电还原CO2合成乙醇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32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5169.9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增强Cu基电还原CO2合成乙醇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是由敏化、活化和无电镀铜三个步骤完成,所得的玄武岩纤维织物‑Cu基复合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最高导电率达到4.81×105 S/m。该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电催化还原能力,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三电极体系组成的电化学还原CO2过程中的最大电流密度为25.09 mA/cm2,生产乙醇的法拉第效率为97%。除此之外,经测试其最大破断力为3343 N,表明其机械性能得到增强。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卓越的催化效率、强度高、质轻等优势,非常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制备乙醇领域,对可持续能源和高值化学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环保,适合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