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基因组差异甲基化区域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75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561956.3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植物基因组差异甲基化区域的检测方法,属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通过植物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分别获得处理组和对照组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数据;分别读取处理组和对照组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信息,分区段储存;采用以200bp为一个窗口,以50bp为步长滑动窗口扫描存储的全基因组每一区段的甲基化信息,将扫描得到的甲基化信息分区段储存到python字典中;对存储在python字典中的全基因组每一区段的甲基化信息进行筛选,根据得到的有效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信息统计每个窗口中各区段的甲基化信息。本发明利用python字典把整个染色体以50bp为区段储存,方便后续的运算,节省了大量时间。

    小立碗藓原丝体快速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909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772610.2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立碗藓原丝体快速繁殖方法,将生长5天的小立碗藓原丝体材料经过机械打磨粉碎继代,设置以BCD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的不同钙离子浓度的测试平板,经过打磨继代后接种于各种不同浓度的CaCl2的BCD培养基平板上,进行生长状态观测,最终确定原丝体生长及分化状态最佳的钙离子浓度。本发明针对小立碗藓的原丝体培养进行了培养及配方的改进实验表明,在控制培养箱温度为23℃,80μmol photons m‑2s‑1光强,16小时长日照下,5mM钙离子浓度可获得生长最旺盛、材料最多的植物原丝体,为后期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重组实验提供了技术基础。

    一种皱叶青藓的快速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648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772729.X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皱叶青藓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野外采集皱叶青藓茎叶配子体和孢子囊,无菌水浸泡5小时;配子体冲洗干净后剪成1厘米小段,在直径5厘米的无菌小培养皿中次氯酸钠消毒1分钟,无菌水清洗5遍后打磨粉碎接种于BCD培养基,同时孢子囊置于1.5ml离心管消毒5分钟,用镊子碾碎后接种于BCD培养基;在温度为23℃,80μmol photons m‑2s‑1光强,16小时长日照下的培养箱中生长2周;配子体和孢子长出新原丝体后,经机械打磨粉碎后接种于BCD培养基,一周即可得到大量繁殖的原丝体,一个月得到成熟配子体。为后期皱叶青藓的工程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野外活体植物挥发物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08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19400.6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活体植物挥发物收集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高纯空气和收集植物挥发气体的气体收集袋(1),用于盛装活体植物的样品袋(2),第一单向开关(3),以及第二单向开关(4)。本发明提供的收集装置利用气体收集袋、样品袋以及单向阀实现了植物挥发物的定量精确收集,该装置方便携带,实现了在野外及时对收集到的植物挥发物进行有效地处理,保证收集到的植物挥发物长时间保存不发生改变。解决了因取样部位离开活体植株挥发物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以及野外运输不便,植物材料带回实验室已经失去活性,不能准确定性定量分析,很难真实反映活体植株的生理情况。

    一种植物基因组差异甲基化区域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758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61956.3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植物基因组差异甲基化区域的检测方法,属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通过植物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分别获得处理组和对照组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数据;分别读取处理组和对照组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信息,分区段储存;采用以200bp为一个窗口,以50bp为步长滑动窗口扫描存储的全基因组每一区段的甲基化信息,将扫描得到的甲基化信息分区段储存到python字典中;对存储在python字典中的全基因组每一区段的甲基化信息进行筛选,根据得到的有效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信息统计每个窗口中各区段的甲基化信息。本发明利用python字典把整个染色体以50bp为区段储存,方便后续的运算,节省了大量时间。

    一种苔藓石质墙体绿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889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81390.2

    申请日:2017-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01H4/001 A01H4/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苔藓石质墙体绿化方法,将生长20天左右的苔藓配子体材料经过机械打磨粉碎至50-100目,设置以BCD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的不同添加物条件进行墙体绿化实验,并设置3个加湿梯度,从苔藓附着、复绿、萌发生长等方面定期观测绿化状态,最终确定配子体在墙体最佳的培养条件。本发明针对苔藓墙体绿化方法的探索实验表明,在控制湿度为80%,16小时长日照下,添加2%香蕉的条件下可获得覆盖度最佳、繁殖效率最高的墙体绿植,在一个半月内绿化覆盖度100%,苔藓生物量增长5倍,为开发苔藓山体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为其用作山体绿化材料提供了基础。

    一种对齿藓用于生态修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9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81072.6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齿藓用于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对齿藓茎叶配子体和孢子朔,空气干燥5天;打磨粉碎至50‑100目以1G:20L的比例接种于泥炭藓和椰糠的混合基质;在温度为23℃,80μmol photons m‑2s‑1光强,16小时长日照下的培养箱中生长2周,以增加生物量,期间用体式显微镜和倒置显微境观察计算生长效率;试验点先制备一层改良的BCD培养基涂层,然后将生长2周的对齿藓与基质混合物粉碎后均匀撒播在涂层上,覆盖蓝色尼龙网,每天喷雾3次保湿,每次10分钟,一个月后绿化盖度完整。本发明利用生长速度快,耐脱水性极强的对齿藓为绿化材料,为后期对齿藓运用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