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677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151790.6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苔藓PpHsp70基因和PpHsp70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及其ATPase酶突变体PpHsp70m在提高植物耐高温、耐旱、耐盐胁迫等综合抗逆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PpHsp70基因及其酶活突变体PpHsp70m在苔藓和水稻中的过表达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鉴定和胁迫试验,检测PpHsp70和PpHsp70m基因表达量变化及抗性改变等,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PpHsp70和PpHsp70m基因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分别对高温、干旱和盐胁迫更耐受。这说明PpHsp7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及其酶活突变体是影响植物综合抗逆性的关键因子,能够应用于植物抗逆品质改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977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0953647.4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PMB1基因或pPMB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提高植物耐脱水性中的应用,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pPMB1基因敲除的突变体和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鉴定和胁迫实验,检测pPMB1基因表达量变化及抗性改变等,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pPMB1基因敲除的突变体对脱水敏感,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对脱水更耐受,复水更快。这说明基因pPMB1基因或pPMB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控制细胞脱水复水相关基因,能够用于植物耐脱水性品种改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375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561956.3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植物基因组差异甲基化区域的检测方法,属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通过植物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分别获得处理组和对照组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数据;分别读取处理组和对照组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信息,分区段储存;采用以200bp为一个窗口,以50bp为步长滑动窗口扫描存储的全基因组每一区段的甲基化信息,将扫描得到的甲基化信息分区段储存到python字典中;对存储在python字典中的全基因组每一区段的甲基化信息进行筛选,根据得到的有效全基因组上单位点甲基化信息统计每个窗口中各区段的甲基化信息。本发明利用python字典把整个染色体以50bp为区段储存,方便后续的运算,节省了大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7915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85287.1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立碗藓βCAs基因家族在植株生物量和耐渗透压胁迫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研究重点主要关注小立碗藓βCA在脱水等环境适应及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在植物进化上的意义。本发明通过对比所述βCA基因家族在小立碗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对βCA基因缺失突变体进行分子鉴定,检测其基因表达量变化及耐渗透压性状等,发现PpβCA1、PpβCA2和PpβCA5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在正常培养条件生长较慢,耐渗透压胁迫能力下降;PpβCA3、PpβCA4和PpβCA6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在正常培养条件生长较快,耐渗透压胁迫能力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1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62387.4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质子浓度发生响应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涉及荧光探针的改造与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荧光探针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荧光探针具有在体外和体内亚细胞器间隔区对酸碱度同样灵敏的特性;且可成功转运至苔藓类囊体中,从而指示光合作用时类囊体内质子浓度的变化,还可用于植物发生抗逆反应组织器官间质子变化检测,细胞分裂过程中酸碱度变化,根细胞吸收传输营养物质时的PH动态变化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35909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772610.2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立碗藓原丝体快速繁殖方法,将生长5天的小立碗藓原丝体材料经过机械打磨粉碎继代,设置以BCD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的不同钙离子浓度的测试平板,经过打磨继代后接种于各种不同浓度的CaCl2的BCD培养基平板上,进行生长状态观测,最终确定原丝体生长及分化状态最佳的钙离子浓度。本发明针对小立碗藓的原丝体培养进行了培养及配方的改进实验表明,在控制培养箱温度为23℃,80μmol photons m‑2s‑1光强,16小时长日照下,5mM钙离子浓度可获得生长最旺盛、材料最多的植物原丝体,为后期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重组实验提供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38648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772729.X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皱叶青藓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野外采集皱叶青藓茎叶配子体和孢子囊,无菌水浸泡5小时;配子体冲洗干净后剪成1厘米小段,在直径5厘米的无菌小培养皿中次氯酸钠消毒1分钟,无菌水清洗5遍后打磨粉碎接种于BCD培养基,同时孢子囊置于1.5ml离心管消毒5分钟,用镊子碾碎后接种于BCD培养基;在温度为23℃,80μmol photons m‑2s‑1光强,16小时长日照下的培养箱中生长2周;配子体和孢子长出新原丝体后,经机械打磨粉碎后接种于BCD培养基,一周即可得到大量繁殖的原丝体,一个月得到成熟配子体。为后期皱叶青藓的工程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11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1562387.4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质子浓度发生响应的荧光探针及其应用,涉及荧光探针的改造与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荧光探针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荧光探针具有在体外和体内亚细胞器间隔区对酸碱度同样灵敏的特性;且可成功转运至苔藓类囊体中,从而指示光合作用时类囊体内质子浓度的变化,还可用于植物发生抗逆反应组织器官间质子变化检测,细胞分裂过程中酸碱度变化,根细胞吸收传输营养物质时的PH动态变化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27889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0481390.2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苔藓石质墙体绿化方法,将生长20天左右的苔藓配子体材料经过机械打磨粉碎至50‑100目,设置以BCD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的不同添加物条件进行墙体绿化实验,并设置3个加湿梯度,从苔藓附着、复绿、萌发生长等方面定期观测绿化状态,最终确定配子体在墙体最佳的培养条件。本发明针对苔藓墙体绿化方法的探索实验表明,在控制湿度为80%,16小时长日照下,添加2%香蕉的条件下可获得覆盖度最佳、繁殖效率最高的墙体绿植,在一个半月内绿化覆盖度100%,苔藓生物量增长5倍,为开发苔藓山体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为其用作山体绿化材料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97741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0934991.9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胡萝卜素酮化酶的人工合成突变体及其编码序列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胡萝卜素酮化酶的人工合成突变体,所述人工合成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人工合成突变体的编码序列,所述编码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上述编码序列转化苔藓,可显著提高被转化苔藓的色素合成能力以及抗逆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