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艇用折叠桅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244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23830.8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艇用折叠桅杆,包括左底座、右底座、左液压缸、右液压缸和门形桅杆架;左底座和右底座对称固定安装在艇体上,门形桅杆架的底部前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铰连接;左液压缸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门形桅杆架的左部铰连接,右液压缸两端分别与右底座和门形桅杆架的右部铰连接;在两液压缸的缸杆处于缩回状态下,门形桅杆架的底面与左底座的上端面和右底座的上端面接触,使门形桅杆架处于升起位;在两液压缸的缸杆处于伸出状态下,门形桅杆架绕与两底座的铰接轴旋转一定角度,使门形桅杆架处于放倒位。本发明采用液压缸实现桅杆的放倒和升起,可远程遥控,无需人工干预,更加符合无人艇的功能需求。

    一种基于极坐标系的低慢小目标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071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0686117.8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极坐标系的低慢小目标跟踪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雷达第一次扫描到的量测点分别作为航迹头建立暂时航迹;步骤2、雷达第二次扫描到量测点之后,利用速度限制确定相关波门;步骤3、雷达第三次扫描到量测点之后,对于点迹数为2的暂时航迹,通过极坐标系卡尔曼滤波确定相关波门;步骤4、将暂时航迹集中点迹数为3的航迹移动到可靠航迹集中;步骤5、雷达扫描到新的量测点之后,先与可靠航迹集进行关联更新,若仍有未被关联的量测点,再与暂时航迹集进行关联更新;步骤6、遍历所有航迹,若某航迹超过一定时间未更新,则进行航迹消亡或者外推。本发明避免了解耦问题和转换误差,同时减少了计算量。

    一种无人艇探测声纳自动收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9178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84562.0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艇探测声纳自动收放装置,包括安装座组件、设置有可以直线运动的齿条并能够实现整体180°翻转的翻转组件、以及设置有可以伸缩运动的油缸并能够实现前臂90°转动的转动组件,翻转组件的一端与安装座组件连接,另一端与转动组件连接。本发明解决了无人艇探测声纳的自动布放与回收技术问题,实现了声纳在无人艇上的安装和探测作业。使用本收放装置能够提高探测声纳的适装性和自动收放的方便性,使用后可以提高探测效率,填补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空白。

    一种用于智能无人艇监控的数据采集与分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4489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318420.9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无人艇监控的数据采集与分发系统,包括6U形式的数据采集处理板卡、6U形式的数据分发处理板卡、加固计算机主板及网络交换板卡、图传电台、数传电台等。数据采集处理板卡采集智能无人艇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RS422总线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分发处理板卡;数据分发处理板卡通过RS422接收数传电台的数据信息或通过数传电台发送数据信息。本发明实现了实时采集与分发智能无人艇的设备或传感器工作状态,实现对智能无人艇的监控。该系统既可用在智能无人艇上,也可以用在远程操控智能无人艇的岸基监控台上。系统内部的板卡均为以6U CPCI形式的板卡,方便进行插拔及维修方便,对板卡进行加固,具有更高稳定性及可靠性。

    一种无人艇信息交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4058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088448.7

    申请日:2017-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艇信息交互系统,包括无人艇操控系统和岸基/母船操控系统,其技术特点是:无人艇操控系统包括舰艇信息采集模块、舰艇信息分发模块和航行控制模块,舰艇信息分发模块与舰艇信息采集模块、航行控制模块相连接;岸基/母船操控系统包括岸基/母船信息分发模块、航行监控系统、雷达终端、AIS终端和视频终端,所述岸基/母船信息分发模块与航行监控系统、雷达终端、AIS终端和视频终端相连接,无人艇操控系统和岸基/母船操控系统采用无线传输系统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时复显无人艇导航、环境、工况信息,为无人艇进行人工操控航行、自主航行、智能避碰提供信息支撑,有效地解决了航行过程中避碰等问题。

    一种基于极坐标系的低慢小目标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07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686117.8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极坐标系的低慢小目标跟踪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雷达第一次扫描到的量测点分别作为航迹头建立暂时航迹;步骤2、雷达第二次扫描到量测点之后,利用速度限制确定相关波门;步骤3、雷达第三次扫描到量测点之后,对于点迹数为2的暂时航迹,通过极坐标系卡尔曼滤波确定相关波门;步骤4、将暂时航迹集中点迹数为3的航迹移动到可靠航迹集中;步骤5、雷达扫描到新的量测点之后,先与可靠航迹集进行关联更新,若仍有未被关联的量测点,再与暂时航迹集进行关联更新;步骤6、遍历所有航迹,若某航迹超过一定时间未更新,则进行航迹消亡或者外推。本发明避免了解耦问题和转换误差,同时减少了计算量。

    一种无人艇动力推进装置装配公差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1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27809.3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艇动力推进装置装配公差分配方法,步骤为:1获取无人艇动力推进装置的三维装配模型以及装配精度要求;2提取无人艇动力推进装置的配合约束关系和初始公差信息;3对无人艇动力推进装置进行关键特性识别,确定装配偏差传递关系;4对关键特性依托的关键特征面进行特征点离散;5确定关键特性的公差分布类型;6依据偏差传递关系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装配偏差计算;7依据灵敏度分析对装配公差进行再分配;8获得符合装配精度的装配公差分配方案。本发明基于离散特征点并引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无人艇动力推进装置的装配公差进行分析计算,不仅能够为无人艇动力推进装置的实际装配提供参考,而且可提高其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

    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3872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50168.0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包括主电源P1、备用电源P2、两个保护及滤波单元、两个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主电源P1和备用电源P2的输出分别经保险管F1和保险管F2后与各自的保护及滤波单元输入端连接,主电源P1回路的保护及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主电源P1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连接,备用电源P2回路的保护及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备用电源P2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连接,两个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构成无缝切换的电能输出。本发明能够有效抵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和浪涌干扰,同时能够在主电源失电30nS内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使用,具有环保耐用、效率高、寿命长及安全性高的特点。

    一种新型无人艇控制模块安装用箱体

    公开(公告)号:CN21378377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2621531.6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无人艇控制模块安装用箱体,包括箱体主体和顶盖;箱体主体由底板和四个侧板拼焊构成;箱体主体的四面侧板均为三层复合结构,内外层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板,中间层为防水层,内层上设有挖槽;在箱体主体外部底面四角突出焊接有连接角板,连接角板上制有螺钉孔,用于穿装螺钉固定整个箱体;箱体主体前侧板上布置有多个航空插头,前侧板上位于多个航空插头的一侧还布置有两个状态指示灯孔位和一个接地螺栓孔;箱体主体内部的底面设有四个孔位,箱体内部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孔位,六个孔位通过安装螺钉稳固定位电路板架;箱体四个侧边顶部四角留有四个孔位,通过安装螺钉连接顶盖。本箱体自重小、占用空间小、水密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