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7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001309.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烷脱氢装置新型反应系统,本发明采用反应进出料高效换热器,将反应器出口高温反应气直接预热原料气,提高了原料气进料温度,降低了加热炉中燃料气的消耗,有效地提高了对反应系统中高品位能量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装置烟气尾气的排放;同时,采用轴径向固定床反应器具有反应压降小、占地面积少、催化剂损耗低、投资费用少、反应转化率高等特点。在布置过程中,将进出口换热器采用平行且紧靠丙烷脱氢反应器的布置方式,来减少产品气高温管道长度,降低产品气在高温管道中的热裂解及结焦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96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763366.4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羰基合成的一步法调节水气比的长周期变换工艺,反应系统包括低压蒸汽发生器、气液分离器、粗合成气加热器、1#变换炉、中高压蒸汽过热器、1#中高压蒸汽发生器、2#变换炉、2#中高压蒸汽发生器、余热回收装置、非变换气旁路调节阀。本发明通过采用分段反应技术的1#变换炉,在催化剂装填量相当情况下,通过调节1#变换炉旁路的气量有效应对水气比变化导致的1#变换炉可能超温的问题;同时通过1#变换炉出口旁路的控制,能灵活有效的调节氢碳比,操作难度降低;对于催化剂末期需提温的工况,也可通过将合成气依次通过1#变换炉的B段和A段以提高变换深度;本发明在粗合成气入口设置低压蒸汽发生器,可以有效延长脱毒槽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5653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610942197.X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甲烷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物料送至1#甲烷反应器进行一次甲烷化反应,得到的一次反应产物补入第二股原料气后依次送至2#甲烷反应器进行二次甲烷化反应和3#甲烷反应器进行三次甲烷化反应;对三次甲烷化反应产物进行第一回气液分离,得到的气相送至4#甲烷反应器进行四次甲烷化反应,对得到的四次甲烷化反应产物回收热量后再次进行第二回气液分离,分离出液相后得到天然气。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各甲烷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彻底避免了反应超温,同时降低了设备投资,减小了占地面积,提高了能量回收率,简化了工艺流程和系统控制,节能降耗效果好,经济效益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06254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9438.5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轻烃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来自化工装置的含轻烃尾气经压缩、冷凝、分液后,除去重组分物质,得到的温度为-80~10℃、压力为1.0~3.0MPaG的尾气进入冷却器与来自吸收塔的气相物流和液相物流换热,进一步冷凝,得到温度为-140~-120℃的汽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从吸收塔的上部进入吸收塔,分离后的气相进一步绝热等熵膨胀并冷却至-170~-130℃后从吸收塔的底部进入吸收塔;控制吸收塔内的操作压力为0.05MPag~1.0MPag,温度为-40~-180℃;吸收塔顶部得到的气相物流返回冷却器,与尾气换热后送去火炬系统,吸收塔底部得到的液相物流也返回冷却器,与尾气换热后返回装置再利用。本发明回收率高、能耗低、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0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1196628.X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40/151 , G06F40/30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知识发布方法及智能管理系统,该知识发布方法通过将获取到的待发布知识文件电子文档转换为目标格式电子文档,然后再提取该目标格式电子文档中的关键信息、实体关系和摘要信息,并且根据提取到的关键信息生成包含所有关键信息的落地页,以及根据目标格式电子文档、提取到的关键信息和实体关系,生成知识云图,并建立目标格式电子文档、落地页及知识云图作为知识整体与其归属部门之间的知识归属关联,再将已经建立知识归属关联后的知识整体作为知识进行发布,从而实现了对待发布知识的自动提取知识和自动发布,提高了知识发布效率,也方便用户对已发布知识进行检索查询。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96628.X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40/151 , G06F40/30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知识发布方法及智能管理系统,该知识发布方法通过将获取到的待发布知识文件电子文档转换为目标格式电子文档,然后再提取该目标格式电子文档中的关键信息、实体关系和摘要信息,并且根据提取到的关键信息生成包含所有关键信息的落地页,以及根据目标格式电子文档、提取到的关键信息和实体关系,生成知识云图,并建立目标格式电子文档、落地页及知识云图作为知识整体与其归属部门之间的知识归属关联,再将已经建立知识归属关联后的知识整体作为知识进行发布,从而实现了对待发布知识的自动提取知识和自动发布,提高了知识发布效率,也方便用户对已发布知识进行检索查询。
-
公开(公告)号:CN113350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72700.0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烷脱氢装置再生空气烟气的余热回收方法,本发明将经反应器后的高温再生烟气直接预热新鲜再生空气,有效提高了新鲜空气的进料温度,大大提高了高品位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现有装置中燃料气的消耗量;同时,采用烟气循环回收系统,将部分可排放的达标烟气进行循环回收,既可作为新鲜空气的补充气,大大降低原料空气的消耗量及系统废气的排放量,同时烟气的循环利用可实现将烟气中余热的能量回收,有效提高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将烟气循环并多次经废热锅炉系统中的烟气处理装置可实现污染物的多次处理,进一步减少了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84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70670.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烷脱氢装置废热锅炉烟气的回收系统及方法,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E‑105、换热器E‑103、加热炉、反应器、换热器E‑101、脱非甲烷烃反应床、换热器E‑102、换热器E‑104、烟气处理器、蒸汽罐。本发明通过烟气回收系统将部分可排放的达标烟气进行循环回收,既可作为新鲜空气的补充气,大大降低原料空气的消耗量及系统废气的排放量,又可将烟气中余热的能量回收,有效提高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将烟气循环并多次经废热锅炉系统中的烟气处理装置可实现污染物的多次处理,进一步减少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量,更为符合化工生产绿色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73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73243.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烷脱氢用轴径向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及催化剂床层,外筒体内部中空,内筒体沿轴向穿设在外筒体上,催化剂床层设于外筒体中且套置在内筒体外周,催化剂床层与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通道,内筒体上开有供流体穿过的通气孔,通道与催化剂床层、内筒体共同构成仅允许流体单向流通的流道。本发明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原料丙烷进料后经内筒体进料以径向流动方式通过催化剂床层,反应后气体经外筒体环隙集合后从反应器排出,催化剂在反应器中呈环形轴向布置,能有效增加反应气体流通面积、降低气体流速,且本发明的固定床反应器还具备反应压降小、占地面积少、催化剂损耗低、投资费用少、反应转化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3382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50910.5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C10L3/08 , C10K1/002 , C10K1/004 , C10K1/005 , C10K1/34 , C10K3/04 , C10L3/10 , C10L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秸秆气化制备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来自生物质气化反应的粗合成气首先进入装有活性炭基脱硫剂的脱焦油塔,脱除合成气中焦油组分后进入缓冲罐缓存,然后压缩增压后送至变换反应器进行耐硫变换反应,得到的变换气进入COS水解塔内,将合成气中的COS水解成H2S和CO2;脱除COS的变换气换热后进入H2S吸收塔内,与NHD贫液逆流接触,洗涤出变换气中的CO2和H2S;进入脱硫槽内进行精脱硫,然后进入甲烷化反应器,得到粗天然气;粗天然气换热后进入CO2吸收塔内脱碳,脱碳后的天然气从CO2吸收塔顶部排出,回收余热后压缩成天然气成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