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装置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42503.0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构件的装配容差分析方法、装置和介质,涉及装配技术领域,获取结构件的三维模型库,从三维模型库中确定基准零件和待装配零件,构建基准零件和待装配零件的装配模型;对装配模型添加偏差项的偏差范围,建立装配模型的测量项;根据偏差项的偏差范围和测量项对装配模型进行模拟装配计算,得到容差分析结果;根据容差分析结果确定不符合标准的目标测量项及各偏差项对目标测量项的贡献度;调整贡献度大于预设值的目标偏差项的目标偏差范围,以使目标测量项符合标准,将调整后的偏差范围作为结构件制造和装配的标准,从而能够减少实际装配过程中偏差的产生,减少结构件在装配完成后由于偏差导致的返修。

    一种复合材料地板及轨道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9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23918.4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地板及轨道车辆,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复合材料地板包括上蒙皮、下蒙皮以及设置于上蒙皮与下蒙皮之间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上蒙皮、另一端连接下蒙皮;上蒙皮与下蒙皮之间填充有减重材料;上蒙皮、下蒙皮、加强筋中的至少一者为碳纤维材质。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地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材质,可有效减重,整体地板结构较不锈钢结构减重35%以上,有效降低列车运行能耗。另外,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地板采用碳纤维材质,可有效减少焊接量,避免焊接过程中的形变,进而提高制件精度,减少后工序调修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复合材料车顶组装工装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64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97059.9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车顶组装工装及方法,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车顶的端部弧顶、中部弧顶和空调平台;定位装置,相对第一支撑装置设置,用于使端部弧顶、中部弧顶和空调平台分别在第一支撑装置上定位;仿形压紧装置,用于压紧端部弧顶与空调平台的连接处及空调平台与中部弧顶的连接处;顶升装置,相对第一支撑装置设置,用于在将端部弧顶和中部弧顶分别与空调平台连接之前,将端部弧顶或中部弧顶升高,以对连接区域进行处理,在处理后将端部弧顶或中部弧顶下放。可实现复合材料车顶各部件定位、各部件连接处的工艺处理以及利用仿形压紧装置压紧车顶部件的连接处,可实现复合材料车顶的组装,提升复合材料车顶的组装精度及产品质量。

    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08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61560.3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铆钉连接使得金属材料存在变形大的问题,具有实现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稳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用于连接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铆钉,包括铆钉盖和空心的铆钉体,铆钉盖与铆钉体连接,铆钉体远离铆钉盖的一端设置楔形锥角,铆钉盖远离铆钉体的一侧设有旋转驱动结构,铆钉体内部空心处形成空腔以利于在铆焊过程中容纳熔化的非金属材料,铆钉体空腔的容积为Vcavity=k*Vshank,其中Vshank为铆钉体实心部分的体积,k为比例系数,取1.1‑1.2。

    一种逐层渐进等比纤维缠绕设计方法及压力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9558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82852.3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逐层渐进等比纤维缠绕设计方法及压力容器,涉及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技术领域。该设计方法,S1先进行强度计算,以使得后续纤维材料缠绕工艺的设计是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S2先计算出环纵铺层比例,为使得产品的筒身强度得到满足,在满足压力容器筒身均衡强度失效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筒身铺层方案;S3先获取接下来计划生产用设备的筒身的环向缠绕落纱厚度和筒身的纵向缠绕落纱厚度,进而计算出筒身的环向缠绕层数和筒身的纵向缠绕层数;S4在确定缠绕所需缠绕角度、筒身的环向缠绕层数和筒身的纵向缠绕层数后,进行实际的纤维缠绕。通过该设计方法生产制造的压力容器的合格率较高。

    一种车体组装工装及车体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56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61684.3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体组装工装及车体组装方法,车体组装工装包括底架装夹装置、车内压紧装置、侧墙装夹装置、车顶装夹装置和端墙装夹装置,底架装夹装置先限定所承托的底架的位置,并固定住底架;车内压紧装置将底架压紧固定在底架装夹装置上;侧墙装夹装置与侧墙相固连并相对于底架调节侧墙的位置直至侧墙的下边梁与底架压紧贴合;车顶装夹装置连接所承托的车顶并相对于底架和侧墙限定车顶的位置直至车顶落于侧墙的上边梁;端墙装夹装置连接于底架装夹装置和/或车内压紧装置之间,以通过撑紧端墙使端墙固定在底架和车顶二者的两端之间;相较于传统的车体组装工装,本申请的车体组装工装无需与车体刚性连接便能完成组装,能适应于组装复合车体。

    一种座椅、轨道车辆及座椅安装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22646002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1532420.X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轨道车辆及座椅安装工装,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座椅包括至少一个座椅面板和至少一个座椅骨架,全部座椅面板一体式相连,且全部座椅骨架一体式相连;全部座椅骨架一一对应地一体式固设于全部座椅面板的背部,全部座椅面板之间、全部座椅骨架之间及座椅面板与座椅骨架之间均采用一体式设计,仅需将装有座椅面板的座椅骨架整体固定在侧墙上即可,无需组装座椅面板和座椅骨架,安装步骤得到简化,安装难度较小。任一座椅骨架自座椅面板的背部向底部弯曲延伸,并与侧墙相固连,使座椅骨架完全托住座椅面板,减小座椅面板因支撑不充分而发生变形的风险,承载强度较高。

    一种碳纤维一体水平梁结构及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221563050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027390.5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一体水平梁结构及转向架,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该水平梁结构包括水平梁本体、两个过渡连接座和两个安装座。其中,水平梁本体的为中空且等截面的直管结构;安装座均用于通过连接件设于转向架,安装座为中空结构,且各安装座设于水平梁本体对应的端部;各安装座通过对应过渡连接座设于水平梁本体,且过渡连接座为变截面的中空结构,以使水平梁本体和安装座的连接部位形成平滑过渡,水平梁本体、过渡连接座和安装座为碳纤维一体成型件。该水平梁结构满足轻量化需求,适应变形能力较高,且该水平梁结构的制造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使用难度和成本较低,该水平梁结构的整体性较强,可靠性较高。

    一种复合材料拉挤矩形长梁超声检测工装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405534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250258.0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拉挤矩形长梁超声检测工装及系统,涉及超声检测技术领域;超声检测工装包括支撑底板以及安装在支撑底板上的支撑杆架,支撑杆架的上端设置有固支撑器,固支撑器的内部具有用于与待检测的复合材料拉挤矩形长梁的外形匹配的定位凹槽,固支撑器的两边安装有呈对向设置的弹性锁紧组件,以实现在通过固支撑器定位支撑待检测的复合材料拉挤矩形长梁并使非开敞多腔腹板呈现水平姿态时、再通过弹性锁紧组件锁紧固定待检测的复合材料拉挤矩形长梁并维持非开敞多腔腹板处于水平姿态。上述超声检测工装,解决了超长复合材料矩形拉挤长梁非开敞区内部多腔腹板现场超声检测用的快捷固定和支撑问题。

    一种纤维缠绕钉环及纤维缠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1090030U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22803486.X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缠绕钉环及纤维缠绕设备,涉及纤维缠绕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纤维缠绕钉环包括若干销钉、固定件、同轴固定的主体和支撑件。其中,主体和支撑件均沿轴线方向具有通孔,用于将主体支撑件可活动的套设于模具外部;销钉设于主体的外周面,且各销钉绕主体的轴线均匀设置;固定件设于支撑件,以将支撑件固定于模具。设置该纤维缠绕钉环的模具可以适用于制备各种长度的管状或杆状工件,通用性较高,且该纤维缠绕钉环有效防止纤维的滑动,有效保证纤维缠绕的精度,从而使用该纤维缠绕钉环的模具制备的限位缠绕制品变向区较短,极大减少材料的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