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2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4493.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供电段
Inventor: 宋东海 , 李曌宇 , 李洪海 , 缪弼东 , 柴洪阳 , 朱海燕 , 霍文婷 , 王钊 , 张斌 , 张峰 , 刘亚光 , 焦伟峰 , 齐佳风 , 黎锋 , 闫亚楠 , 马进军 , 张玉平 , 高峰 , 饶洪伟 , 刘建丁 , 侯瑞 , 胡记绪 , 李超 , 刘浩 , 夏志远 , 郄燚明 , 胡佳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接触网开口销缺陷的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首先获取含有高铁接触网开口销缺陷的样本和高铁接触网开口销正常的样本组成的数据集,并按比例将该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使用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搭建识别网络模型;再通过模型训练系统训练所述识别网络模型,通过模型测试系统测试训练后的识别网络模型,从而使得识别网络模型能够识别高铁接触网开口销缺陷;最后调取实时的高铁接触网图像,截取出其中包含斜腕臂及其下方结构的子图像,通过识别网络模型进行识别并获得识别结果,进而抓取包含开口销缺陷的高铁接触网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202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144493.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供电段
Inventor: 宋东海 , 李曌宇 , 李洪海 , 缪弼东 , 柴洪阳 , 朱海燕 , 霍文婷 , 王钊 , 张斌 , 张峰 , 刘亚光 , 焦伟峰 , 齐佳风 , 黎锋 , 闫亚楠 , 马进军 , 张玉平 , 高峰 , 饶洪伟 , 刘建丁 , 侯瑞 , 胡记绪 , 李超 , 刘浩 , 夏志远 , 郄燚明 , 胡佳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接触网开口销缺陷的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首先获取含有高铁接触网开口销缺陷的样本和高铁接触网开口销正常的样本组成的数据集,并按比例将该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使用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搭建识别网络模型;再通过模型训练系统训练所述识别网络模型,通过模型测试系统测试训练后的识别网络模型,从而使得识别网络模型能够识别高铁接触网开口销缺陷;最后调取实时的高铁接触网图像,截取出其中包含斜腕臂及其下方结构的子图像,通过识别网络模型进行识别并获得识别结果,进而抓取包含开口销缺陷的高铁接触网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9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844524.3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故障位置智能预测方法,包括故障数据完整性检查、故障区间智能判断及基于多种故障测距方法进行故障位置智能预测,在出现故障跳闸后,先判断采集的电流信息是否匹配,不匹配时通过电抗测距法进行故障测距;匹配时结合所亭吸上电流大小比较法和上下行电流大小比较法判断故障区间位置,对比分析并给出可信度;然后对可能的故障区间均进行故障测距,综合多种故障测距方法混合计算得出最终预测故障点位置。本发明可准确预判故障点位置,避免由于数据异常、跳闸在特殊区段、跳闸类型特殊等原因造成故障测距的极大误差,也可有效提高正常数据下的故障测距精度,减少抢修时间,进而减少高铁晚点时间,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57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75694.2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缪弼东 , 宋东海 , 张玉平 , 艾广宁 , 饶洪伟 , 高峰 , 李瑞 , 马进军 , 李曌宇 , 赵广智 , 李俊华 , 齐佳风 , 张斌 , 叶锐利 , 张峰 , 崔超 , 刘亚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为铁路线缆采集传输单元供电的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稳压模块、控制模块和超级电容;所述电流互感器套接在供电线缆上,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整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超级电容的输入端与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超级电容的输出端与采集传输单元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在超级电容与采集传输单元中,用于控制超级电容的充电和放电。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为铁路线缆采集传输单元供电的装置,通过感应供电线缆中的电流给超级电容充电,超级电容再给采集传输单元供电,由于供电线缆中始终有电流,可以实现24小时充电,保持超级电容带电,实现采集传输单元的数据分时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17142.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L5/0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附加导线的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附加导线上安装用于实时监测的多个应力应变检测单元,监测附加导线的静态应力与动态应力;分区域布置包括第一存储模块、第一终端模块的中转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处理模块按照预设条件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运算,超过阈值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包括第二终端模块和警示模块的检测分析单元;所述检测分析单元进行数据计算,将寿命预测模型与基准数据比较获得评估结果,并在必要时进行示警。分层级设置功能部件的监测系统可以降低总体成本,加强重点区域监控,减少误报率,提升工作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64513.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4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网承力索损伤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属于接触网设备状态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获取接触网检测数据后,筛选出承力索的检测数据并进行标注与数据存储;使用Retinex增强算法对所述承力索检测数据进行图像增强;对所述图像增强检测数据选择性进行数据扩充;使用yolov5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鉴别;所述模型中添加改进的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设定损失函数降低异常图像比例;在获得损伤检测分析结果后,进一步将事故高发时间段信息和事故高发地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本申请提出的分析方法,显著提高了所述承力索损伤的检测精度,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且具备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充分满足了现代化铁路运营的安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03711.X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杵环杆的疲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铁路设备疲劳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疲劳检测机主体,疲劳检测机的第一驱动杆通过拉力索与杵环杆的单孔耳环柔性连接,第二驱动杆通过杵头夹持机构与杵环杆的杵头刚性连接;设置在底座上的杵环杆水平检测机构位于连杆的正下方;设置在底座上的杵环杆水平调整机构位于单孔耳环的正下方;设置在单孔耳环与连杆的连接处上方的激振机构;杵环杆上设置有多个应变片;本申请能够更真实地模拟杵环杆在实际工作条件下、不工况下的受力、振动等环境,使得检测结果更具可靠性和代表性,有助于更好地评估产品的疲劳性能,指导产品改进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61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09610.6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供电段
Inventor: 缪弼东 , 李曌宇 , 王成柱 , 白同海 , 孙德英 , 李小明 , 李超 , 艾广宁 , 王领旗 , 李瑞 , 田卫平 , 李国林 , 高峰 , 王心刚 , 张斌 , 张雨 , 齐佳风 , 杨卿 , 刘浩 , 刘亚光 , 张峰 , 焦伟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轨旁电网线杆计数的列车定位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拍摄时机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车速曲线、局部轨道和线杆位置,确定拍摄时机;轨道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列车的定位空白时长,当定位空白时长一表示进入拍摄时机时,获取列车的车头前方的轨道图像。本发明仅控制高速摄像机进行包含电网线杆的图像即有价值的图像的采集,避免造成功耗浪费,另外,避免了高速摄像机若持续进行拍摄工作导致其使用寿命的减短、维保周期的缩短和人力、物力成本增加等问题的产生,更降低了列车半路上高速摄像机宕机导致定位失败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5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54467.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东海 , 李曌宇 , 高峰 , 董荣彬 , 崔超 , 齐佳风 , 缪弼东 , 张斌 , 黄永辉 , 张玉平 , 刘浩 , 夏志远 , 郄燚明 , 胡佳宾 , 张雨 , 刘亚光 , 张峰 , 焦伟峰
IPC: G06T7/00 , G06T5/00 , G06V10/4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铁路运营的微小部件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图像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针对铁路运营的微小部件检测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信息采集设备获取待分析的目标图像数据;步骤2、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3、构建铁路部件检测模型并接收经过预处理后的目标图像数据;步骤4、利用所述铁路部件检测模型锁定选取目标图像数据中的目标部件所在区域;步骤5、基于获得的目标部件所在区域,对目标部件进行检测分析;步骤6、将检测分析结果传输至铁路运营中心;步骤7、铁路运营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检测分析结果制定应对方案。本发明通过构建的检测模型,快速、高效的实现了对微小部件的检测,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861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67299.9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曌宇 , 缪弼东 , 宋东海 , 牛亚军 , 赵正路 , 王军博 , 齐佳风 , 刘啸辰 , 肖世辉 , 刘玮 , 任志超 , 王冬冬 , 张雨 , 刘浩 , 夏志远 , 郄燚明 , 胡佳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2C检测方法,包括:在列车上使用采集设备对接触网悬挂及高速铁路线路全景进行实时采集;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图像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对图像数据中存在的异常进行标记,记录采集到异常图像数据的时间点,基于时间点判断标记点所在位置,并记录该位置经纬度;选取所有异常点图片组成二维关系图,以经纬度作为二维图的关系轴,展示异常点位置,并在终端上展示。本发明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图像检测,判断出异常图像,记录该异常图像的时间点,根据定位法及计算法判断图像中存在的异常位置,以经纬度作为二维图的关系轴,展示异常点位置,并在终端上展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