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6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91638.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改善疏松问题的7XXX铝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同时加入铝钛硼(Al‑Ti‑B)和铝钛碳(Al‑Ti‑C)两种细化剂,通过精确控制其质量比、添加量(钛元素的质量含量达到0.05‑0.25%)和加入速度,实现了对7XXX铝合金晶粒的有效细化。这种细化剂比单一细化剂更能均匀地分布在熔体中,提高了细化效果,从而减少了疏松缺陷的形成。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铸造温度(710‑730℃/min)、铸造速度(35‑40mm/min)和铸造冷却水流量(15‑20m3/h)等关键参数,优化了铸造过程。这些参数的合理匹配有助于减少铸造过程中的热应力和残余应力,从而降低疏松缺陷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86550.X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54 , C22C21/08 , H01M10/6567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液冷板的制备方法,包括:盖板,具有第一芯材层;流道板,具有第二芯材层,盖板设置在流道板上;第一芯材层和第二芯材层均为6XXX系铝合金,包括以下元素:Si含量为0.3~0.7%,Mg含量为0.6~0.9%,Cu含量为0.1~0.3%,Zn含量为0.05~0.3%,Mn含量为0.01~0.15%,Zr含量为0.01~0.08%,Cr含量为0.001~0.1%,Ti含量为0.001~0.04%,Fe含量为0.05~0.6%,且Si含量低于Mg含量。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冷板的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2928.5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丝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耐热高延伸率铝合金丝材及其应用。本发明限定了成分包括:Zr 0.065‑0.075%、Er 0.11‑0.14%、B 0.032‑0.038%、Fe 0.040‑0.048%、Si 0.041‑0.045%、(V+Ti+Cr+Mn)0.012‑0.018%,余量为铝。通过合金成分、连铸连轧工艺和中间退火工艺的设置,使合金在中间退火过程中均匀析出耐热弥散相颗粒,提高了铝合金的耐热性能。通过差温拉拔使铝合金线杆产生的加工硬化能及时在线退火和回复,缩减了传统的离线退火过程,有利于拉拔的持续性;结合一道次深冷拉拔处理,对成品线材形状进行充分矫正和表面质量提升;再通过成品退火调节导电率‑强度‑延伸率;最终通过机制协同作用实现铝合金导线具备高导、高延伸率、耐热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97647.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21/18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7 , C22F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冲压成形成性一体化工艺的6xxx系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铝合金板材,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0.9~1.45%,Mg 0.8~1.35%,Cu 0.5~1.2%,Mn 0~0.4%,Zn 0~0.5%,Cr 0~0.13%,Zr 0~0.12%,Ti 0~0.08%,Fe 0~0.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其中,Mn、Cr和Zr的总含量≤0.4%。本发明提供的6xxx铝合金板材具备快速固溶性和低淬火敏感性,具有良好热冲压成形性及较优异的烤漆等人工时效硬化性能,因此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热冲压成形成性一体化工艺,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23092.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J37/20 , H01J37/28 , G01N23/2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描电镜样品台,其包括:座体,具有第一基准面;滑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部和放置部,连接部滑动地设置在座体上,放置部用于固定被测试件,放置部具有第二基准面,第二基准面为平面;滑动件具有相对座体设置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滑动件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二基准面与第一基准面平行;当滑动件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基准面与第一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70°;锁紧部,设置在座体与滑动件之间,锁紧部用于固定滑动件在座体上的位置。通过本方案提供的扫描电镜样品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样品台功能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5351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02548.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焊接性和耐蚀性的铝‑镁合金板材,该合金板材厚度为1.0~4.0mm,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Mg 4.0%~4.9%、Zr 0.05%~0.12%、Er 0.05%~0.26%、Zn 0.01%~0.15%、不可避免杂质<0.5%、余量为Al。本发明的合金板材形变组织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完全再结晶温度高达325~500℃以上;同时具备较优异焊接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其中FSW焊接(搅拌摩擦焊)>85%,焊接接头耐晶间腐蚀1级以上、MIG焊接(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75%,焊接接头耐晶间腐蚀2级以上。本发明Al‑Mg合金板材综合性能突出,强度高、耐蚀性好、焊接性优,可用于海洋工程、舰船制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82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62548.X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率耐热Al-Zr-Er合金导线材料,所述合金含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份:Zr 0.02-0.15%,Er 0.01-0.2%,B 0.01-0.04%,Fe≤0.20%,Si≤0.05%,(V+Ti+Cr+Mn)≤0.01%,余量为铝。该合金添加Zr元素的同时还添加了微量稀土Er元素对合金进行改性并优化调整合金元素含量,保证了合金力学性能,提高了导电率,制得的耐热铝合金单丝材料的导电率≥61.5%IACS,抗拉强度≥160MPa,延伸率>3.5%,耐热温度≥150℃,于230℃下加热1h后强度残存率大于90%。
-
公开(公告)号:CN11096499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01751.6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铜镁比的Al-Zn-Mg-Cu-Zr超高强铝合金铸锭分级均匀化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将合金铸锭以25~50℃/h从室温升温至375~425℃后保温5~15h;再以25~50℃/h升温至450℃后,继续以5~15℃/h升温至465~475℃间后保温时间1~4h;最后将合金以1~5℃/h升温至480~490℃并保温16~36h,随后空冷。本发明主要适用于Cu/Mg>1的超高强Al-Zn-Mg-Cu合金,通过分级工艺处理,不仅能够促进合金中Al3Zr纳米级弥散相的均匀析出,提高合金后续变形组织的高温稳定性;同时能有效消除铸锭中低熔点非平衡共晶相T相(AlZnMgCu相),并且也充分考虑到了T相向S相(Al2CuMg相)的转变等因素,最终实现T相和S相的完全回溶,有力避免了S相在基体中残留,从而改善或提高铝材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9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328624.0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微量元素Cr的Al-Zn-Mg-Cu合金的均匀化处理方法,属于有色金属铝合金材料领域。其工艺为双级均匀化工艺,具体为:室温升温至425~450℃保温5h,再升温至470℃保温24~36h,升温速率为25~50℃/h。本发明主要应用于Cr元素微合金化的Al-Zn-Mg-Cu合金,旨在改善合金成分偏析,消除粗大低熔点共晶相,提高合金组织和成分的均匀性,同时促进合金中含Cr弥散相E相(Al12Mg2Cr或Al18Mg3Cr2)的最优析出,完全发挥微量Cr元素在Al-Zn-Mg-Cu合金的有利作用,提高在后续合金变形组织高温稳定性,从而改善合金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10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87489.0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32B15/01 , B32B15/20 , B21B47/00 , B21B1/38 , B21B1/22 , H01M10/61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C22C21/08 ,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多层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铝合金多层复合板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其中,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为3XXX系铝合金,第二层为6XXX系铝合金,第四层为4XXX系铝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6XXX系铝合金包括以下元素:Si元素、Mg元素、Cu元素、Zn元素、Mn元素、Zr元素、Cr元素、Ti元素、Fe元素和Al元素。将6XXX系铝合金设置于3XXX系铝合金之间,有助于阻止6XXX系铝合金中Mg元素的高温挥发,从而有助于提高铝合金多层复合板的耐高温性。本申请的铝合金多层复合板不仅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并且还具有较低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