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76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701902.1

    申请日:2017-08-16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稳定地对大型蓄电池进行支承的车辆后部结构。所述车辆后部结构具备:第一托架,在俯视观察时,其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经由地板面板而与除接合部的正上方以外的侧梁的内凸缘部的一部分以及横梁的后凸缘部的一部分相接合,并且所述第一托架具有结合有大型蓄电池的第一脚部的第一结合部;第二托架,其被配置在与第一托架相比靠车身前方外侧处,该第二托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经由地板面板而与除接合部的正上方以外的纵梁的内凸缘部的一部分和横梁的前凸缘部的一部分相接合,并且所述第二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经由地板面板而与纵梁的外凸缘部的一部分相接合,该第二托架具有结合有大型蓄电池的第二脚部的第二结合部。

    车载装置固定结构和用于固定车载装置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184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0537521.4

    申请日:2017-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装置固定结构和用于固定车载装置的结构。车载装置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构件,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箱状的车载装置,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第二侧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三侧面、以及设置在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反的一侧的第四侧面;保持构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保持部、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保持部、以及经由紧固件附接至所述底壁并且具有板状的紧固部;以及车载装置锁定部,其设置在至少所述底座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中,并且被构造为限制所述车载装置朝所述车辆上侧移动。

    车辆下部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7491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019352.0

    申请日:2016-01-12

    Abstract: 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地板通道,其在地板面板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突出部,其附接至所述地板面板,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或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突出;罐带状件,其紧固至所述突出部;罐,其通过罐带状件保持在所述罐的上部容纳在所述地板通道内的状态;以及第一振动吸收部,其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罐的下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中的每一个均构造成减轻作用在所述罐上的冲击力,所述冲击力来自由于来自车辆侧向的碰撞载荷而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所述突出部中的任意一个。

    车辆下部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6378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29492.5

    申请日:2014-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B62D25/20 B62D25/2036

    Abstract: 外能量吸收构件(40)和内能量吸收构件(42)安装在车辆底部(28)的下表面侧上。外能量吸收构件(40)和内能量吸收构件(42)布置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相邻且彼此平行。凹陷接合部(46)形成在外能量吸收构件(40)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端部(40S)中,并且突出接合部(48)形成在内能量吸收构件(42)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端部(42S)中。在侧面碰撞时凹陷接合部(46)和突出接合部(48)彼此接合。

    车辆后部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76389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701902.1

    申请日:2017-08-16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稳定地对大型蓄电池进行支承的车辆后部结构。所述车辆后部结构具备:第一托架,在俯视观察时,其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分别经由地板面板而与除接合部的正上方以外的侧梁的内凸缘部的一部分以及横梁的后凸缘部的一部分相接合,并且所述第一托架具有结合有大型蓄电池的第一脚部的第一结合部;第二托架,其被配置在与第一托架相比靠车身前方外侧处,该第二托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经由地板面板而与除接合部的正上方以外的纵梁的内凸缘部的一部分和横梁的前凸缘部的一部分相接合,并且所述第二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经由地板面板而与纵梁的外凸缘部的一部分相接合,该第二托架具有结合有大型蓄电池的第二脚部的第二结合部。

    车载装置固定结构和用于固定车载装置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1846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537521.4

    申请日:2017-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装置固定结构和用于固定车载装置的结构。车载装置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构件,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箱状的车载装置,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第二侧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三侧面、以及设置在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反的一侧的第四侧面;保持构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保持部、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的第四侧面保持部、以及经由紧固件附接至所述底壁并且具有板状的紧固部;以及车载装置锁定部,其设置在至少所述底座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中,并且被构造为限制所述车载装置朝所述车辆上侧移动。

    车辆下部结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63786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80029492.5

    申请日:2014-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B62D25/20 B62D25/2036

    Abstract: 外能量吸收构件(40)和内能量吸收构件(42)安装在车辆底部(28)的下表面侧上。外能量吸收构件(40)和内能量吸收构件(42)布置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相邻且彼此平行。凹陷接合部(46)形成在外能量吸收构件(40)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侧端部(40S)中,并且突出接合部(48)形成在内能量吸收构件(42)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端部(42S)中。在侧面碰撞时凹陷接合部(46)和突出接合部(48)彼此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