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12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071332.9

    申请日:2021-01-19

    Inventor: 嶋田匡起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10),具有包括蓄电堆(60)及收容容器(50)的蓄电装置、地板部件(20)和后方侧支架(72)。收容容器(50)包括具有后壁部(52b)的下部容器(52)、以及上部容器(51)。在地板部件(20)设置有用于安装后方侧支架(72)的安装部(82)。后方侧支架(72)包括前端部(721)和安装于安装部(82)的后端部(722)。蓄电堆(60)以与后壁部(52b)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于收容容器(50)内。后方侧支架(72)的前端部(721)以在上下方向位于蓄电堆(60)的上表面(61)与下表面(62)之间的方式,固定于后壁部(52b)。

    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12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071332.9

    申请日:2021-01-19

    Inventor: 嶋田匡起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10),具有包括蓄电堆(60)及收容容器(50)的蓄电装置、地板部件(20)和后方侧支架(72)。收容容器(50)包括具有后壁部(52b)的下部容器(52)、以及上部容器(51)。在地板部件(20)设置有用于安装后方侧支架(72)的安装部(82)。后方侧支架(72)包括前端部(721)和安装于安装部(82)的后端部(722)。蓄电堆(60)以与后壁部(52b)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于收容容器(50)内。后方侧支架(72)的前端部(721)以在上下方向位于蓄电堆(60)的上表面(61)与下表面(62)之间的方式,固定于后壁部(52b)。

    电池模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59084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678213.3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覆盖多个电池单体的树脂框架、及将多个电池单体彼此连接的母线模块,母线模块具备分别与多个电池单体各自的端子连接的多个母线板、及安装在树脂框架的顶面上并具有分别供多个母线板嵌入的多个收纳部的树脂条,母线板上设置有与收纳部内设置的桥部相嵌合的凹部,在桥部设置有与树脂框架上设置的凸部相嵌合的嵌合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仅利用桥部与母线板、树脂框架的嵌合,便能实现既能防止树脂条与母线板相互脱离又能将母线板定位在电池单体的端子上的结构,因而,能够简化制造工序、降低造价。

    电池模块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18516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695250.3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备相互并列地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将相邻的电池单体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的多个汇流条、将配置在多个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的一端或另一端的电池单体的电力输出用的连接端子与外部装置的线束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末端汇流条、及分别与汇流条和末端汇流条电连接的电压检测线,其中,该电压检测线的电压检测端子与末端汇流条之间,通过仅使用紧固构件的机械接合而实现电连接;电压检测线与汇流条之间,以相接触的状态通过材料接合而实现电连接,且该接合部分被树脂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能将末端汇流条与电压检测线的电压检测端子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又能减轻重量、降低造价。

    电池模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59052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977951.8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容置在保持架内的多个电池单体及将多个电池单体彼此连接的母线模块,母线模块具有第一树脂条、第二树脂条及固定在第一树脂条和第二树脂条上的多个母线板,第一树脂条和第二树脂条分别被置放在保持架的顶面的两个端部并沿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延伸,多个母线板分别与多个电池单体的端子接合,在保持架的沿电池单体的排列方向延伸的两个纵侧壁的上部,分别形成有向外侧膨出的第一膨出部、第二膨出部,第一膨出部和第二膨出部各自具有与保持架的顶面平齐的上表面、及从该上表面的外端缘向下方和内侧延伸而与纵侧壁相连的斜面形侧表面。基于该结构,能防止搬运电池模组时母线模块被当成把持部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