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2433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980147318.X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播磨谦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98 , F02D41/2438 , F02D41/2454 , F02D2250/28
Abstract: 进行通过调节在车辆(10)所具有的车轮(12)产生的转矩来抑制车辆(10)上产生的簧上振动的控制即减振控制的减振控制装置(1)中,在作为车辆(10)的动力源的发动机(22)运转时的空燃比学习期间,使能够抑制簧上振动的减振用的转矩即减振转矩的大小与未进行空燃比学习时不同,从而禁止减振控制。由此,能够抑制减振控制与空燃比的学习校正的控制干涉的情况。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空燃比的学习校正,能够更可靠地使空燃比成为所希望的空燃比,所以,对应于此,能够使废气的特性为所希望的特性,能够通过催化剂(82)有效地净化废气。其结果是,能够兼顾减振控制和排放性能这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5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61630.4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播磨谦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02 , F02D41/0055 , F02D41/1497 , F02D41/221 , F02M26/05 , F02M26/06 , F02M26/10 , F02M26/49 ,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具备外部EGR装置的内燃机,当在驾驶性能方面存在问题时能够可靠地判定为发生异常。具备:外部EGR装置,该外部EGR装置具备废气回流通路和EGR阀,上述废气回流通路连通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与进气通路,上述EGR阀通过调整开度,能够对经由上述废气回流通路从上述排气通路向上述进气通路回流的外部EGR流量进行增减;输出值取得机构,该输出值取得机构取得内燃机的输出值;以及EGR异常判定机构,该EGR异常判定机构基于第一EGR流量被回流时的内燃机的输出值与第二EGR流量被回流时的内燃机的输出值之间的差异,按照规定的基准判定上述外部EGR装置中是否发生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1646851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80010026.7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8 , F01N3/0878 , F01N3/0885 , F01N13/009 , F01N13/011 , F01N13/107 , F01N2430/02 , F01N2430/06 , F02D13/0242 , F02D13/0284 , F02D41/0082 , F02D41/123 , F02D2041/0012 , Y02T10/18 , Y02T10/20
Abstract: 通过适当地控制多个排气门有效进行排气净化催化剂中的硫中毒恢复等。内燃机控制装置对进行稀薄燃烧的内燃机进行控制,内燃机的排气系统具备:设置于多个气缸的每个的第1排气门以及第2排气门;通到第1排气门的第1排气通路;通到第2排气门的第2排气通路;设置于第1排气通路以及第2排气通路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第1排气净化催化剂;设置于汇合后的排气通路上的第2排气净化催化剂。在进行了浓空燃比燃烧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对排气门进行控制,以使第2排气净化催化剂比第1排气净化催化剂更显现出浓空燃比化的效果。由此,就能够抑制排气在第1排气净化催化剂被消耗的情况,能够使第2排气净化催化剂有效地升温。由此能够有效地进行硫中毒恢复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224334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0980147318.X
申请日:2009-09-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播磨谦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98 , F02D41/2438 , F02D41/2454 , F02D2250/28
Abstract: 进行通过调节在车辆(10)所具有的车轮(12)产生的转矩来抑制车辆(10)上产生的簧上振动的控制即减振控制的减振控制装置(1)中,在作为车辆(10)的动力源的发动机(22)运转时的空燃比学习期间,使能够抑制簧上振动的减振用的转矩即减振转矩的大小与未进行空燃比学习时不同,从而禁止减振控制。由此,能够抑制减振控制与空燃比的学习校正的控制干涉的情况。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空燃比的学习校正,能够更可靠地使空燃比成为所希望的空燃比,所以,对应于此,能够使废气的特性为所希望的特性,能够通过催化剂(82)有效地净化废气。其结果是,能够兼顾减振控制和排放性能这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07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780033821.3
申请日:2007-09-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02 , F01N3/0885 , F01N13/009 , F01N13/011 , F01N13/107 , F01N2260/16 , F01N2410/06 , F01N2410/12 , F01N2900/1612 , F02B37/22 , F02B75/22 , Y02T10/144 , Y02T10/20
Abstract: 内燃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该内燃发动机包括:两个气缸组,其中多个气缸布置为分成两个气缸列;设置用于气缸组的进气通道;为每个气缸组单独设置的排气通道;设置在每个排气通道中并且调节废气的流量的废气控制阀;设置在排气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控制催化器;在废气控制阀和控制催化器的上游提供排气通道之间的连通的连通通道;设置在连通通道中并且调节废气的流量的连通控制阀;设置在两个气缸组的排气通道中的一个中并位于控制催化器的上游的增压器;和根据内燃发动机的运转状态选择性地开启和关闭连通控制阀的控制部分。当内燃发动机高负荷运转并且增压器的涡轮的上游的废气压力大于增压器的压缩机的下游的增压压力时控制部分开启连通控制阀。
-
公开(公告)号:CN101460725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80021084.5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04 , F01N3/0842 , F01N3/0885 , F01N3/2053 , F01N11/002 , F01N13/009 , F01N13/011 , F01N13/107 , F01N2240/36 , F02B37/18 , F02D41/0007 , F02D41/0082 , F02D41/0235 , Y02T10/144 , Y02T10/47
Abstract: 提供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排气管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并且第二排气管连接到所述第二气缸。连通管将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中间部和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中间部连接在一起。排气控制催化剂布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内位于与连通管连接的部分的下游。设置有在执行浓/稀燃烧控制期间减少从所述第一排气管通过所述连通管流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排气量的排气量减少设备,所述浓/稀燃烧控制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中的一个气缸内以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混合气的空燃比执行燃烧,并且在另一个气缸内以比所述理论空燃比稀的混合气的空燃比执行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19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080030769.8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W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1/105 , B60W2510/0619 , B60W2520/16 , B60W2540/10 , F02D41/027 , F02D41/028 , F02D41/029 , F02D41/3035 , F02D41/3076 , F02D41/402 , F02D2250/21 , Y02T10/44
Abstract: 执行通过控制被安装在车辆(10)中的动力源(21)而抑制在车辆(10)中的簧载质量振动的阻尼控制的车辆阻尼控制系统(101)根据动力源(21)的运行范围而改变阻尼控制的控制模式。根据动力源(21)的运行范围改变阻尼控制的控制模式使得车辆阻尼控制系统(101)能够改进在阻尼控制和例如与动力源(21)有关的其他控制之间的协调,并且因此执行适当的阻尼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1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0769.8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65 , B60G17/018 , B60W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1/105 , B60W2510/0619 , B60W2520/16 , B60W2540/10 , F02D41/027 , F02D41/028 , F02D41/029 , F02D41/3035 , F02D41/3076 , F02D41/402 , F02D2250/21 , Y02T10/44
Abstract: 执行通过控制被安装在车辆(10)中的动力源(21)而抑制在车辆(10)中的簧载质量振动的阻尼控制的车辆阻尼控制系统(101)根据动力源(21)的运行范围而改变阻尼控制的控制模式。根据动力源(21)的运行范围改变阻尼控制的控制模式使得车辆阻尼控制系统(101)能够改进在阻尼控制和例如与动力源(21)有关的其他控制之间的协调,并且因此执行适当的阻尼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910356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3079.2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42 , F02D17/04 , F02D29/02 , F02D41/062 , F02D41/3836 , F02D2200/0414 , F02D2250/02 , F02N11/04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使用基于供油管附近的气氛温度Tdp的修正系数k来设定作为能够确保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并能够抑制蒸汽产生的燃压的停止判定燃压Pref(S120、S130),等到供油管内的燃压Pf变为该设定的停止判定燃压Pref以下时(S140、S150),停止发动机(S160)。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漏油而造成燃料滞留在汽缸内并在下次起动发动机(22)时原样排出滞留的燃料所造成的排放恶化。另外,能够抑制用于防止供油管的燃压Pf过大的泄压阀发生动作,从而能够提高其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591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0980161630.4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播磨谦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702 , F02D41/0055 , F02D41/1497 , F02D41/221 , F02M26/05 , F02M26/06 , F02M26/10 , F02M26/49 ,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具备外部EGR装置的内燃机,当在驾驶性能方面存在问题时能够可靠地判定为发生异常。具备:外部EGR装置,该外部EGR装置具备废气回流通路和EGR阀,上述废气回流通路连通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与进气通路,上述EGR阀通过调整开度,能够对经由上述废气回流通路从上述排气通路向上述进气通路回流的外部EGR流量进行增减;输出值取得机构,该输出值取得机构取得内燃机的输出值;以及EGR异常判定机构,该EGR异常判定机构基于第一EGR流量被回流时的内燃机的输出值与第二EGR流量被回流时的内燃机的输出值之间的差异,按照规定的基准判定上述外部EGR装置中是否发生异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