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2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127711.8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在壳体内部收容有马达及电压动力线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抑制罩的耐久性降低的构造。由于在罩壁(68)以位于罩壁(68)中的第一轴承支承部(64)与包围第一轴承支承部(64)的凸缘部(62)之间的直线距离最长的部位的方式安装有阀体(74),因此罩壁(68)中的刚性相对较低的部位被阀体(74)加强,罩壁(68)的刚性降低得到抑制。另外,由于动力传递装置(10)所具备的阀体(74)作为罩壁(68)的加强构件而发挥功能,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加强罩壁(68)的新的构件,能够抑制车辆的重量增加及零件数量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4458.3
申请日:2012-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65 , B60K6/22 , B60K6/26 , B60K6/365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K6/48 , B60K2006/4825 , B60K2006/4833 , F16H1/28 , F16H3/727 , F16H57/0424 , F16H57/043 , F16H57/0479 , F16H57/0486 , F16H2037/0866 , F16H2200/2005 , Y02T10/6221 , Y02T10/6239 , Y02T10/6252 , Y10S903/902 , Y10T74/19056
Abstract: 实现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构造成使得整个装置的轴向尺寸较小并且每个部分均能够被适当地润滑。在壳体(CS)内,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A)包括:输入轴(I),该输入轴(I)连接至内燃发动机并且由内燃发动机驱动;发电-电动机(MG1);输出轴,该输出轴连接至车轮并且驱动车轮;以及动力传输机构(T)。该动力传输机构(T)设置有圆筒形构件(3)和内部齿轮机构。与圆筒形构件(3)的内齿(41)啮合的内部齿轮机构容置在内部容置空间(71)中,并且圆筒形构件(3)在其沿轴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通过两个支撑轴承(61、62)来支撑。驱动装置还包括:油储存部(25),该油储存部(25)能够储存通过动力传输机构(T)的旋转所供给的油;和连通油通道(36),该连通油通道(36)用于将油储存部(25)与转子轴(51)内的内周空间(52)连接。插入并布置在内部容置空间(71)中的转子轴(51)具有用于使内周空间(52)与内部容置空间(71)连接的供给连通孔(55)。
-
公开(公告)号:CN1118453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14947.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从车辆前侧向安装于动力传递单元的部件施加了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缓和作用于车辆的冲击的车辆,其中,动力传递单元搭载于从车宽方向的中心偏离的位置。对于将致动器装置(部件)(80)向驱动桥(动力传递单元)(10)安装的托架(100)而言,在被施加了碰撞载荷(Fa)的情况下,主视观察下的车辆右侧部分容易向车辆后侧位移。因此,致动器装置(80)的姿态发生变化,使得对驱动桥(10)施加向车辆左侧倾斜的方向上的传递载荷(Fb),对车辆(2)作用向车辆左侧推动的方向上的挤压载荷(Fc)。通过该挤压载荷(Fc)而使车辆(2)向远离碰撞物(W)的方向进行横向移动,由此缓和作用于车辆(2)的冲击,提高乘员(130)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143544.6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即使在棘轮效应行驶时,驻车棘爪与驻车齿轮反复碰撞,锁定爪的崩齿也受到抑制。本发明的驻车锁止机构(100)配备有驻车棘爪(150),所述驻车棘爪(150)形成有能够与驻车齿轮(102)的啮合齿(102a)啮合的锁定爪(114),对锁定爪(114)与啮合齿(102a)啮合的松动状态以及锁定爪(114)与啮合齿(102a)的啮合被解除的非锁定状态进行切换,其中,锁定爪(114)具有在齿宽方向上相对向的一端面(120)及另一端面(122),在锁定爪(114)的齿顶面(128)的一端面(120)侧的角处设置作为退让部的塌角(128a),驻车棘爪(150)的重心位置(G)位于比锁定爪(114)的齿宽方向的齿宽中心面(CP)靠一端面(120)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61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080068117.3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2 , B60K6/38 , B60K6/40 , B60K6/445 , B60W10/08 , B60W30/1846 , B60W30/20 , B60W2030/206 , B60W2510/0241 , B60W2710/025 , B60W2710/081 , F02N11/04 , F16D43/215 , F16F15/1297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 Y10T477/23 , Y10T477/33
Abstract: 减小转矩限制装置的设计热容量。在由于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而在罩部件(50)与板部件(58)之间产生了旋转速度差(ΔN)时,使第1电动机(MG1)工作以抑制该旋转速度差(ΔN),因此能够使例如在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状态下的旋转速度差(ΔN)减少或缩短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时间,抑制在转矩限制装置(28)工作时发生的摩擦热的发生热量。因此,能够减小转矩限制装置(28)的设计热容量。结果,转矩限制装置(28)的摩擦件(60)的强度设计变得简便,能够降低转矩限制装置(28)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44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80072357.5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在由多个壳体构件构成的壳体内容纳电动机及斜齿轮部,其中,抑制由在斜齿轮部产生的啮合反作用力引起的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位置的变动。由于副轴(36)的啮合反作用力被传递给第二壳体构件(30),所以,电动机(16)的定子(16s)固定的第一壳体构件(28)几乎不受该啮合反作用力的影响。从而,由于电动机(16)的定子(16s)的固定位置由于啮合反作用力引起的位移也被抑制,所以,可以抑制由于电动机(16)的气隙变动引起的电动机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88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143544.6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即使在棘轮效应行驶时,驻车棘爪与驻车齿轮反复碰撞,锁定爪的崩齿也受到抑制。本发明的驻车锁止机构(100)配备有驻车棘爪(150),所述驻车棘爪(150)形成有能够与驻车齿轮(102)的啮合齿(102a)啮合的锁定爪(114),对锁定爪(114)与啮合齿(102a)啮合的松动状态以及锁定爪(114)与啮合齿(102a)的啮合被解除的非锁定状态进行切换,其中,锁定爪(114)具有在齿宽方向上相对向的一端面(120)及另一端面(122),在锁定爪(114)的齿顶面(128)的一端面(120)侧的角处设置作为退让部的塌角(128a),驻车棘爪(150)的重心位置(G)位于比锁定爪(114)的齿宽方向的齿宽中心面(CP)靠一端面(120)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44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180072357.5
申请日:2011-07-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在由多个壳体构件构成的壳体内容纳电动机及斜齿轮部,其中,抑制由在斜齿轮部产生的啮合反作用力引起的电动机的定子固定位置的变动。由于副轴(36)的啮合反作用力被传递给第二壳体构件(30),所以,电动机(16)的定子(16s)固定的第一壳体构件(28)几乎不受该啮合反作用力的影响。从而,由于电动机(16)的定子(16s)的固定位置由于啮合反作用力引起的位移也被抑制,所以,可以抑制由于电动机(16)的气隙变动引起的电动机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1845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314947.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从车辆前侧向安装于动力传递单元的部件施加了碰撞载荷的情况下缓和作用于车辆的冲击的车辆,其中,动力传递单元搭载于从车宽方向的中心偏离的位置。对于将致动器装置(部件)(80)向驱动桥(动力传递单元)(10)安装的托架(100)而言,在被施加了碰撞载荷(Fa)的情况下,主视观察下的车辆右侧部分容易向车辆后侧位移。因此,致动器装置(80)的姿态发生变化,使得对驱动桥(10)施加向车辆左侧倾斜的方向上的传递载荷(Fb),对车辆(2)作用向车辆左侧推动的方向上的挤压载荷(Fc)。通过该挤压载荷(Fc)而使车辆(2)向远离碰撞物(W)的方向进行横向移动,由此缓和作用于车辆(2)的冲击,提高乘员(130)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76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62455.3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具备变速驱动桥与电动马达一起收容于壳体内的电气驱动单元,抑制NV性能的恶化。在壳体(16)中的位于与变速驱动桥(14)的连结部分相反的一侧的底部(24a)的外侧面,安装原本配设于车辆的辅机部件(70),所以通过该辅机部件(70)作为主减震器发挥功能,能够避免壳体(16)的大型化、重量增加,同时能够使由马达转矩变动、啮合振动等引起的强制力(振动)衰减而提高NV性能。尤其是,在变速驱动桥(14)的连结部侧,利用差动装置(50)等限制(约束)马达轴(34)的位移,所以其相反的底部(24a)侧容易大幅振动,通过在该底部(24a)的外侧面安装辅机部件(70),能够有效地使壳体(16)的振动衰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