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二次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02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80396.8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为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层接合而成的包覆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铝,所述集电体层由金属箔形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满足下述(1)及(2),(1):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将锂金属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对电极而测定的锂合金化反应的平均电压为0.05V以上,(2):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将锂金属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对电极而测定的锂合金化反应的平均电压比所述集电体层高,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集电体层的锂合金化反应的平均电压之差为0.05V以上且0.5V以下。

    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锂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60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80024871.5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锂二次电池具备能够对锂离子进行吸留和释放的铝负极、能够对锂离子进行吸留和释放的正极以及电解质,上述铝负极由含铝金属构成,其包括下述工序:对锂二次电池进行组装的工序;对组装后的锂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工序;在充电后至少保存4小时的工序;以及在保存的工序之后对锂二次电池的容量进行检测的工序。

    从电池废料中回收活性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0829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08981.3

    申请日:2012-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电池废料中直接回收活性物质的方法,其不需要在由活性物质的原料制造活性物质时所需的制造成本、制造能耗,并且在从电池废料中回收活性物质时不使用有机溶剂。本发明的从电池废料中回收活性物质的方法包含:(1)电极复合材料回收工序,从电池废料中分离电极,并从该电极中回收包含活性物质、导电材料以及粘结材料的电极复合材料;(2)活化处理剂混合工序,在回收到的电极复合材料中混合含有1种或两种以上碱金属化合物的活化处理剂;(3)活化处理工序,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到上述活化处理剂的熔融起始温度以上的保持温度,使该混合物中含有的活性物质活化;以及(4)活性物质回收工序,在活化处理工序后进行冷却,从得到的混合物中回收活化后的活性物质。

    从电池废料中回收活性物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082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80008981.3

    申请日:2012-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电池废料中直接回收活性物质的方法,其不需要在由活性物质的原料制造活性物质时所需的制造成本、制造能耗,并且在从电池废料中回收活性物质时不使用有机溶剂。本发明的从电池废料中回收活性物质的方法包含:(1)电极复合材料回收工序,从电池废料中分离电极,并从该电极中回收包含活性物质、导电材料以及粘结材料的电极复合材料;(2)活化处理剂混合工序,在回收到的电极复合材料中混合含有1种或两种以上碱金属化合物的活化处理剂;(3)活化处理工序,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到上述活化处理剂的熔融起始温度以上的保持温度,使该混合物中含有的活性物质活化;以及(4)活性物质回收工序,在活化处理工序后进行冷却,从得到的混合物中回收活化后的活性物质。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二次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992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80025436.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由包含Al、选自由C、Si、Ge、Sn及Pb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M1和选自由Sr、Na、Sb、Ca、Te、Ba、Li及K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M2的铝合金形成,上述元素M1的质量相对于上述铝合金的总质量的比例为0.01质量%以上且8质量%以下,上述元素M2的总质量相对于上述铝合金的总质量的比例超过0.001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