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06768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480027876.X
申请日:2004-07-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构件,其具有所谓的反复稳定而压曲、压坏时的平均载荷高、从而最大载荷位于不使其他构件破坏的范围内的冲击吸收性能。优选为,是具有八边形的横剖面形状,并用于提供接收冲击负荷而在长度方向以蛇腹状压曲从而吸收冲击能量的冲击吸收构件。当设与构成该多边形的至少一边相邻接并夹着该边的两边的夹角为α时,则所述一边的长度(L1),与夹着该边的两边的端部的距离(L2)的关系,满足下式:0<L1/L2<1/{2×sin(α/2)+1}。
-
公开(公告)号:CN10050410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480027875.5
申请日:2004-07-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冲击吸收构件,其通过备有2n(n是3以上的自然数)根棱线以及由这些2n根棱线所区划的2n个面而具有2n边形的横剖面形状,通过从轴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向着另一方的端部施加冲击载荷而压曲从而吸收冲击能量,且由长度为L的筒体构成。其中,当包含所述2n根棱线中的一部分的棱线的区域,仅存在于从离开所述一方的端部向着所述轴方向的距离为h的位置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时,且设长度为所述L的棱线的数目为m时,满足下式:h≤L×0.30…(1),4≤m≤2×(n-1)…(2)。从而,能够在不具备破坏焊缝的情况下,降低初始载荷,且能够压曲行为稳定地确保冲击吸收量。
-
公开(公告)号:CN1856670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80027875.5
申请日:2004-07-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冲击吸收构件,其通过备有2n(n是3以上的自然数)根棱线以及由这些2n根棱线所区划的2n个面而具有2n边形的横剖面形状,通过从轴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向着另一方的端部施加冲击载荷而压曲从而吸收冲击能量,且由长度为L的筒体构成。其中,当包含所述2n根棱线中的一部分的棱线的区域,仅存在于从离开所述一方的端部向着所述轴方向的距离为h的位置到另一方的端部之间时,且设长度为所述L的棱线的数目为m时,满足下式:h≤L×0.30…(1),4≤m≤2×(n-1)…(2)。从而,能够在不具备破坏焊缝的情况下,降低初始载荷,且能够压曲行为稳定地确保冲击吸收量。
-
公开(公告)号:CN1856672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80027877.4
申请日:2004-07-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碰撞吸收构件,由通过从轴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起向此轴方向被负荷冲击荷重后产生压曲而吸收碰撞能量的筒体组成。轴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具有多个顶点的闭合截面,是此闭合截面的外侧不具备凸缘,并且在多个顶点中的一部分用直线连接获得的轮廓所形成的基本截面的至少一边的一部分领域,且在除过此边的端点的位置上,具有向此轮廓的内侧凹进的槽部的形状。因此,不会由于隔壁的追加或板厚的增加引起重量增加,通过不向轴方向屈曲,稳定地压曲能够确保规定的碰撞吸收量。
-
公开(公告)号:CN1856671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80027876.X
申请日:2004-07-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构件,其具有所谓的反复稳定而压曲、压坏时的平均载荷高、从而最大载荷位于不使其他构件破坏的范围内的冲击吸收性能。优选为,是具有八边形的横剖面形状,并用于提供接收冲击负荷而在长度方向以蛇腹状压曲从而吸收冲击能量的冲击吸收构件。当设与构成该多边形的至少一边相邻接并夹着该边的两边的夹角为α时,则所述一边的长度(L1),与夹着该边的两边的端部的距离(L2)的关系,满足下式:0<L1/L2<1/{2×sin(α/2)+1}。
-
公开(公告)号:CN100476233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480027877.4
申请日:2004-07-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碰撞吸收构件,由通过从轴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起向此轴方向被负荷冲击荷重后产生压曲而吸收碰撞能量的筒体组成。轴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为具有多个顶点的闭合截面,是此闭合截面的外侧不具备凸缘,并且在多个顶点中的一部分用直线连接获得的轮廓所形成的基本截面的至少一边的一部分领域,且在除过此边的端点的位置上,具有向此轮廓的内侧凹进的槽部的形状。因此,不会由于隔壁的追加或板厚的增加引起重量增加,通过不向轴方向屈曲,稳定地压曲能够确保规定的碰撞吸收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258057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80032865.X
申请日:2006-03-03
Applicant: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钢管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其中筒状主体部(52)的轴向两端由厚度为1.4mm或更大的厚板部(62,64)构成,这使得主体部(52)能通过电弧焊接令人满意地焊接和固定到安装板(54,56)上。通过这种结构,可构造出具有预定的冲击能量吸收性能而无需使用支架等的重量轻且成本低的挤压盒(50)。此外,主体部(52)的中间部分由厚度小于1.4mm的薄板部(60)构成,从而能在确保预定的冲击能量吸收性能的情况下减轻冲击吸收部件的重量。另外,由于板很薄,所以冲击吸收部件能在低载荷下被挤压而提供吸收冲击能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557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910258850.0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凸缘(68)设在直齿轮变速器(50)的一对窄侧壁(66)的外侧(沿上下方向)上。各凸缘(68)设为在其中央部分与窄侧壁(66)连接,其两侧部分(翼状凸缘(70a,70b))平行于窄侧壁(66)且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因此,即便在冲击负荷沿车辆的倾斜方向作用于直齿轮变速器(50)时,由于凸缘(68)的设置,也能够抑制直齿轮变速器(50)横向倒下,以可靠地获得优良的冲击吸收性能。因为凸缘(68)形成为平行于窄侧壁(66),所以能够适当地防止冲击吸收部件由于沿车辆倾斜方向作用的冲击负荷而横向倒下,并能够使冲击吸收部件的尺寸紧凑。结果,冲击吸收部件在车辆上的安装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88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80061696.8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 B60R19/03 , B60R19/24 , B60R19/30 , B60R2019/1813 , B60R2019/1833 , B60R2019/1873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保险杠梁,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容易地安装于车体,并且能够既确保预定的刚度又使形状简化,从而减少制造成本。由于在冲击吸收部(24)一体地设置有安装部(26),所以能够无需另外的支承板而安装于纵梁(12),从而安装作业性提高,并且零件个数变少而制造成本减少。由于树脂制梁(20)的梁主体(22)经由弯曲成曲轴状的弯折部(32)一体地连结于安装部(26),并且金属梁(40)被设置为从梁主体(22)的中间弯曲部(30)经过弯折部(32)到达冲击吸收部(24),所以能够既确保预定的刚度又省略树脂制梁(20)的加强肋等而使形状简化,在这一点也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602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8756.6
申请日:2011-12-24
Applicant: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东日本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 B60R19/26 , B60R2019/247
Abstract: 将从保险杆加强组件向保险杠托架输入的载荷经由载荷传递部件向后纵梁的后端部的下部侧集中地传递,能得到所希望的载荷传递状态。在载荷传递部件12上设有向车辆后侧突出的箱形状的突出部60,突出部60插入保险杠托架14的开口内,所以载荷传递部件12本身的刚性升高并且在车辆的后面碰撞时突出部60也变形,可经由载荷传递部件12可靠地向后纵梁16传递较大的载荷。另外,载荷传递部件12的突出部60的侧壁62形成为截面为U字形状、车辆上侧开口,所以侧壁62连续存在的下部侧的刚性尤其升高,载荷集中地向后纵梁16的后端部的下部侧传递,能够更可靠得到所希望的载荷传递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