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7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74016.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诊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振动特性在线测试与诊断方法,叶片振动测试诊断步骤为:S1:在叶片关键位置安装振动传感器,利用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设计自适应数据采集策略,根据实时监测的振动幅度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采样率;S2:运用信号处理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反映叶片健康状况的关键特征,评估风速、温度环境因素对振动特性的影响;S3:设计针对风电叶片损伤的定制化深度学习模型,针对时间序列数据和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识别侵蚀、裂纹、撞击不同类型的损伤,并评估损伤程度;S4:基于实时数据流和历史趋势,自动调整预警阈值,基于损伤预测和振动模式分析,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7944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76170.1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沈笑天 , 何水龙 , 吕书锋 , 李超 , 林长波 , 李慧 , 展新 , 冯海波 , 王善超 , 冯高山 , 许家毅 , 陈乾 , 鲍家定 , 郑伟光 , 胡超凡 , 陈雪 , 王方圆 , 陈钰烨 , 赵德平 , 吴佳英 , 张释天 , 梁明运 , 庞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为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辅助驾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预先构建用于对驾驶员行为特征进行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模型部署于FPGA上并在硬件层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减少神经网络模型对于整体车辆系统的资源需求,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通过驾驶员的实时图像,确定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和姿态特征,进一步确定驾驶员当前的疲劳状态和驾驶行为,综合车辆实时反馈的行驶报文,确定对应的行驶预案并对车辆进行辅助控制。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驾驶员行为和车辆状态的智能监测和识别,并按照识别结果执行对应的辅助控制预案,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使得车辆的行驶过程更加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75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8057.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着陆器机构,包括主体和四条着陆腿,主体上设置轨道器、巡视器、巡视车和推进器,四条着陆腿均通过髋关节连接在主体下端面上,着陆腿包括依次铰接的大腿部、膝关节、小腿部和足端部;髋关节包括第一铰接关节、第一扭力弹簧、第一编码器和第一电机驱动器,膝关节包括第二铰接关节、第二扭力弹簧、第二编码器和第二电机驱动器;足端部包括足端基座、踝关节、蹄匣、足掌和第三扭力弹簧。本发明具备自适应性,关节驱动弯矩可以根据响应的关节角输出响应的关节弯矩,从而抵消掉结构内的弹性势能,可以于多种复杂地况情况下着陆。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471882.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模块化仿蜂巢软体机械抓手,包括软体机械臂和软体机械手,软体机械手通过支撑模块连接在软体机械臂的一端,软体机械臂由多个第一变形驱动单元和多个第二变形驱动单元错位连接组成类蜂巢状结构,软体机械手由多个第三变形驱动单元首尾连接组成,第一、第二和第三变形驱动单元内均设置有两块磁力驱动板。本发明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结合电磁驱动和软体单元实现装置的形态变化,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7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73317.8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风力机叶片振动试验工装,包括试验箱,试验箱的前端安装有箱门,试验箱的左侧壁连接有延展板,延展板的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试验箱的左侧壁安装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的内圈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左端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啮合连接主动轮,旋转轴伸入试验箱的一端连接有环形座,试验箱的内腔右侧壁连接有传感器,试验箱的右端面连接有工业计算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判断裂纹易产生部位,便于进一步分析裂纹发展趋势,便于对叶片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进行多方位的测量,保障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4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1142080.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压弹簧组合装置,包括左弹簧座、右弹簧座、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左端接头、右端接头、左端螺栓、右端螺栓;所述左端接头、右端接头与拉伸弹簧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弹簧座、右弹簧座位于压缩弹簧两端;所述拉伸弹簧套装于压缩弹簧之内;所述左端螺栓、右端螺栓分别穿过左弹簧座、右弹簧座与左端接头、右端接头形成螺纹连接;通过旋紧左端螺栓与右端螺栓,使得压缩弹簧产生预压力、拉伸弹簧产生预拉力;与常规的压缩弹簧仅能承受压力、拉伸弹簧仅能承受拉力且弹簧的自由高度无法调整不同,本发明公开的拉压弹簧组合装置,既可以承受拉力也可以承受压力,且自由高度可以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099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67519.8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卡随钻测井仪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圆筒,第一圆筒的内壁下方固接有圆板,第一圆筒的顶部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绞龙杆,绞龙杆的外壁下方通过轴承与圆板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圆筒的内侧设有滤网,第一圆筒的内侧设有移动装置。该防卡随钻测井仪循环过滤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斜块上下移动,斜块带动斜杆向内转动,弹簧带动斜杆向外转动,进而使斜杆对滤网进行敲击,便于工作人员对滤网进行清理,避免滤网发生堵塞,进而影响正常工作,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24046.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液柔性航天器自适应无角速度复合控制方法,所述充液柔性航天器自适应无角速度复合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经过命令光滑器的前馈指令四元数;确定航天器姿态的误差四元数;在航天器姿态参考坐标系下建立航天器姿态运动学模型及动力学模型;通过建立的航天器模型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无角速度反馈的姿态机动退步控制器。本发明采用退步控制方法,设计姿态角速度观测器代替角速度信息进行反馈控制,设计命令光滑器对航天器在姿态机动过程中的液体晃动以及柔性附件的振动进行控制,从而使多体航天器完成姿态机动控制的同时抑制航天器中液体燃料的晃动以及柔性附件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4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57941.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内蒙古工业大学
IPC: F16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阻尼隔振装置,包括移动减振台、水平对称布置的线性阻尼器、滚动轴承、上弹簧座、下弹簧座和弹簧;移动减振台上设置有对称的T型轨道,线性阻尼器由阻尼缸和活塞杆组成,滚动轴承安装于活塞杆的一端并嵌于T型轨道中;T型轨道的形心线轨迹为曲线、多段斜率不同直线的组合或直线与曲线的组合,通过设置T型轨道形心线轨迹,可以实现垂向振动时,线性阻尼器产生随移动振动台垂向振动位移变化的阻尼特性。本发明可以实现低幅垂向振动具有小阻尼特性,高幅垂向振动具有大阻尼特性,可适用于隔振系统,既可以保证在频率比大于时的区域时,阻尼小,隔振效果好,又可以实现共振时,阻尼大,有效抑制共振振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