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82517.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体圣 , 赵民 , 姜利 , 王鹏飞 , 孙勇强 , 王国辉 , 王雪梅 , 宁雷 , 刘佳佳 , 毕永涛 , 叶振信 , 曹熙炜 , 邵超 , 韩璐 , 张雯 , 宋磊 , 熊伟 , 宋剑爽 , 李芳 , 徐韡 , 王宗强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的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构建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包括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建立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中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的偏差模型;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确定性优化模型和偏差模型,建立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对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将求解结果作为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初值,对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在总体参数设计时考虑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设计方案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使总体方案更具竞争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25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082517.4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体圣 , 赵民 , 姜利 , 王鹏飞 , 孙勇强 , 王国辉 , 王雪梅 , 宁雷 , 刘佳佳 , 毕永涛 , 叶振信 , 曹熙炜 , 邵超 , 韩璐 , 张雯 , 宋磊 , 熊伟 , 宋剑爽 , 李芳 , 徐韡 , 王宗强
IPC: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的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构建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包括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建立确定性优化模型;建立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中优化变量和系统参数的偏差模型;根据固体运载器系统模型、确定性优化模型和偏差模型,建立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对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将求解结果作为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初值,对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在总体参数设计时考虑研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设计方案的稳健性和可靠性,使总体方案更具竞争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4668.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基础研究的飞行试验需求分析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内容,完成对试验任务的分类;根据试验任务类别,分别开展试验需求点梳理,建立试验验证需求点清单,并对试验验证需求点清单进行标签化处理;根据标签化后的试验验证需求点清单,按照标签内容进行整合与分类,形成试验需求矩阵;基于试验需求矩阵,开展贡献度评价,得到需求量化评价结果;根据需求量化评价结果,进行试验设计;根据试验设计结果,选择飞行试验平台,明确试验发次数和试验载荷,确定试验靶场、试验弹道,形成飞行试验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能确保需求分析到位、试验结果有效支撑项目研究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27730.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与样机的统一建模仿真方法和系统。采用Modelica作为物理域建模语言构建物理域模型,采用Julia作为信息域的建模语言构建信息域模型,物理域模型通过几何模型和多场模型转换得到;执行物理域模型和信息域模型的模型融合和仿真求解。由此实现了信息物理统一建模,几何状态同步建模,系统模型与专业模型融合建模,各类模型有机组合存储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74404.7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10/101 , G06F30/20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异构模型跨域调度方法,应用K‑调度器,实现了统构、统传、统换和统览的统享拉式产品异构模型跨域调度。K‑调度器运行机制包括:生产方发布消费数据清单;消费方提出数据消费申请;生产方将数据推入缓存池,通知消费方数据准备就绪;消费方拉取数据,发送数据拉取成功消息;断开连接。消费方与生产方部署的K‑调度器具有相同的构成、运行流程。通过统一的外挂的适配器,适配全部应用系统的跨域调度。在不同的组织域、专业域之间,可以单向交换数据,遵循先予再取的交换原则,首先生产方将数据准备就绪,以RAR格式推入缓存池。非本域的数据浏览,以生产方发布的数据清单为界,且通过生产方提供的工具阅览。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39055.5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C1/38
Abstract: 一种来流气动自冷却飞行器,涉及飞行器热防护设计领域,所述飞行器为多层结构,飞行器的从外向内的两层为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第一结构层加工有多个通孔,以在第一结构层形成多个拉瓦尔喷管,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与飞行器的尾部的喷流口连通,通孔的一端与空腔连通,通孔的另一端与第一结构层外表面的流场连通。在飞行器表面基体结构上建立微型的反向喷管阵列,通过飞行器周围气体流动中的气动能量通过喷管时的绝热节流效应,通过绝热节流喷管,实现气体的膨胀,解除气体流动膨胀、压缩的周期锁定,将气动加热效应转化为气动制冷,实现温度降低,达到飞行器热防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7058.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9/032 , G01N2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共振能量耗散测量气体粘度的方法,运用气体介质中声波共振能量损耗方式实现测量。本发明首先在声学共振腔体中利用激励声源产生声波信号,并同步采集声波信号复数电压响应值,再利用激励声源频率和声波信号复数电压响应值拟合得到共振峰的声学共振半宽,最后根据声学共振半宽得到待测气体粘度;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满足气体粘度高精度测量的要求,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对气体热物理性质测量领域相关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15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003127.9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高速气动剥蚀过程的结构,包括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和底板,样件和底板结合区域正对来流的部位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还包括侧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样件侧对来流方向的部位开设凹槽,凹槽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剥蚀层平滑了样件的上表面。本发明的模拟烧蚀过程的结构,可以在气动试验中,让高速流动逐步吹除表面贴附的石墨‑金属‑粘合剂,得到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因此可以模拟实际烧蚀过程中,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本发明通过设计不同的剥蚀层以及不同粘结在不同部位,可以模拟不同部位和不同特点的烧蚀变形过程,在普通风洞中研究烧蚀变形过程对气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3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95931.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供配电系统,静电释放系统,视觉识别及执行系统,惯性器件隔离系统;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上层设置托板,托板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单机;中层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主体结构;下层用于布置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测试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为立体测试平台供电。本发明的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将飞行控制系统单机、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部分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分层布置,布局清晰,便于电缆的连接、查找及更换,避免人员的误操作;有效减少电缆网测试过程中损伤的风险;有效减少了不同种类电缆交叉重叠,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08517.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11/18 , G06F111/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样机适配器的数据建模方法,包括获取多来源、多类型数据,构建数据集;评估数据集中样本点质量,得到样本点质量评估结果,同时将数据集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根据训练集数据,利用数据拟合模型构建初步适配器模型;对获得的初步适配器模型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数据拟合类通用适配器模型。本发明根据最大均方差准则序贯增加样本数据,实现对原始代理模型的更新,提高训练样本数据利用率及代理模型建模精度,解决了传统样机适配器建模方法需要大量数据用于训练模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