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254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325423.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C303/40 , C07C311/16 , C07C209/68 , C07C211/48 , C07C211/52 , C07C67/333 , C07C69/76 , C07C1/32 , C07C15/14 , C07C41/30 , C07C43/225 , C07C45/68 , C07C49/784 , C07C49/813 ,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7C231/12 , C07C233/65 , C07D333/22 , C07D333/24 , C07D333/38 , C07D213/85 , C07D213/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催化的联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在由铁盐及配体与钛酸酯、酚或酚盐组成的催化体系协同催化下,卤代芳烃或类卤物与芳基格氏试剂在溶剂中混合加热偶联而获得联芳烃及其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无需采用价格高的钯或毒性大的镍为催化金属,同时也无需使用锌试剂、锡试剂、硼试剂、铜试剂、硅试剂等,仅需使用低毒、富产且价廉的铁盐和钛酸酯,因而成本低且环境友好;(2)适用范围广,收率高,化学选择性高;(3)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易于放大,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41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34671.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D213/803 , C07D213/80 , C07D213/61 , C07D213/30 , C07D213/55 , C07D213/65 , C07D213/84 , C07D213/82 , C07D401/04 , C07D213/16 , C07D213/127 , C07D213/85 , C07D215/18 , C07D405/06 , C07D215/12 , C07D241/12 , C07D23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选择性制备2‑烷基吡啶类衍生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烷基格氏试剂与钛酸酯形成的环丙钛试剂,或烯烃与钛酸酯和乙基或丙基格氏试剂形成的环丙钛试剂,环丙钛试剂与吡啶类N‑氧化物于溶剂中反应,原位加入亲电试剂反应获得2‑烷基化吡啶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方法可高化学选择性和高区域选择性制备2‑烷基吡啶类衍生物。反应一锅法完成,使用的过渡金属Ti为丰度高、毒性小的廉价金属,条件温和,耐受各种敏感官能团,高区域选择性,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51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36339.2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B41/04 , C07D307/80 , C07D307/79 , C07D409/04 , C07D407/04 , C07D493/04 , C07D307/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锅法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水杨醛或水杨醛衍生物中加入季鏻盐或亚磷酸酯盐以及无机碱或有机碱,在溶剂中将物料混合搅拌或在无溶剂条件下将物料固相研磨进行反应,生成2-苯乙烯基苯酚衍生物;2)将步骤1)得到的2-苯乙烯基苯酚衍生物中原位加入氧化剂,氧化环合得苯并呋喃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锅法”操作,简单而流畅,且条件温和,易于放大,特别适合工业化生产,适用范围广泛,收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49514.X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D215/18 , C07D405/04 , C07D21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催化的芸香宁碱类生物活性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2,4‑二氯喹啉及其衍生物、钛催化剂与芳香族格氏试剂在溶剂中混合加热获得4‑氯‑2‑芳基喹啉及其衍生物,4‑氯‑2‑芳基喹啉及其衍生物与醇或胺反应获得芸香宁碱类生物活性物。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毒过渡金属Ni或贵金属Pd及有机膦配体,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选择性高,易于放大,适用范围广泛,收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49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325431.3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C51/363 , C07C51/02 , C07C65/105 , C07C67/343 , C07C69/84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法合成二氟尼柳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为在铁盐、配体及钛酸酯共同催化下,2,4‑二氟苯基卤化镁与5‑卤代水杨酸或5‑卤代水杨酸衍生物在溶剂中混合加热偶联而获得二氟尼柳及其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无需采用价格高的钯或毒性大的镍做催化金属,仅需使用低毒、富产且价廉的铁盐和钛酸酯,成本低且环境友好;(2)无需使用锌盐或分步制备硼试剂,直接使用格氏试剂,制备步骤少,原料和能源消耗低;(3)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易于放大,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49501.2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D333/38 , C07C231/12 , C07C233/65 , C07C315/00 , C07C317/44 , C07D213/57 , C07C253/30 , C07C255/58 , C07C255/57 , C07D313/10 , C07C255/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催化双官能化制备联芳烃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为芳族格氏试剂与钛酸酯、铁盐与铁盐配体、芳族甲酸衍生物和氧化剂在溶剂中混合加热获得联芳基钛试剂,联芳基钛试剂原位与亲电试剂反应获得含两或多个官能团的联芳烃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多个反应一锅法完成,使用的两种过渡金属Fe和Ti均为丰度高、毒性小的廉价金属,无需使用复杂的膦或NHC配体,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664769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717930.4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D213/80 , C07D213/803 , C07D241/42 , C07D213/84 , C07D213/64 , C07D213/38 , C07D21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需外加配体的联吡啶衍生物或类似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2-卤代吡啶及衍生物或类似物,镍盐,锌粉或锰粉,与卤化盐,在溶剂中混合加热而获得偶联产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无需外加催化剂配体,特别是无需外加高毒性有机膦配体,催化剂镍盐价格低且用量小,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易于放大,特别适合工业化生产,适用范围广泛,收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66476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17930.4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D213/80 , C07D213/803 , C07D241/42 , C07D213/84 , C07D213/64 , C07D213/38 , C07D21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80 , C07D213/38 , C07D213/64 , C07D213/68 , C07D213/803 , C07D213/84 , C07D24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需外加配体的联吡啶衍生物或类似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2-卤代吡啶及衍生物或类似物,镍盐,锌粉或锰粉,与卤化盐,在溶剂中混合加热而获得偶联产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无需外加催化剂配体,特别是无需外加高毒性有机膦配体,催化剂镍盐价格低且用量小,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易于放大,特别适合工业化生产,适用范围广泛,收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49503.1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D213/64 , C07D213/84 , C07D213/80 , C07D213/803 , C07D213/22 , C07D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催化的联吡啶类化合物及类似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吡啶类卤代物或类似的N‑杂芳烃卤代物、钛催化剂与吡啶类或类似的N‑杂芳烃的格氏试剂在溶剂中混合加热偶联得到联吡啶类化合物及类似物。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毒过渡金属Ni或贵金属Pd及膦配体,同时也无需使用有毒重金属如锌或锰,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易于放大,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收率高,成本低且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54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325423.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7C303/40 , C07C311/16 , C07C209/68 , C07C211/48 , C07C211/52 , C07C67/333 , C07C69/76 , C07C1/32 , C07C15/14 , C07C41/30 , C07C43/225 , C07C45/68 , C07C49/784 , C07C49/813 ,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7C231/12 , C07C233/65 , C07D333/22 , C07D333/24 , C07D333/38 , C07D213/85 , C07D213/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催化的联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在由铁盐及配体与钛酸酯、酚或酚盐组成的催化体系协同催化下,卤代芳烃或类卤物与芳基格氏试剂在溶剂中混合加热偶联而获得联芳烃及其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无需采用价格高的钯或毒性大的镍为催化金属,同时也无需使用锌试剂、锡试剂、硼试剂、铜试剂、硅试剂等,仅需使用低毒、富产且价廉的铁盐和钛酸酯,因而成本低且环境友好;(2)适用范围广,收率高,化学选择性高;(3)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易于放大,适合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