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0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62178.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刘宝瑞 , 贾洲侠 , 侯传涛 , 李尧 , 任方 , 李艳芬 , 许玉珍 , 朱仪凡 , 李志强 , 吴建国 , 程昊 , 陈志军 , 武小峰 , 赵洁 , 闫兴 , 冯国林 , 徐静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薄膜传感器引线连接方法,属于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引线类型及规格;根据传感器引脚的数量和位置打引线孔;安装引线;填充导电银浆/铂浆并固化;去除多余引线;传感器薄膜表面打磨抛光;清洗打磨抛光后的传感器薄膜表面;在试验件表面制备薄膜传感器;完成引线连接;至此,完成薄膜传感器的引线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易行,制成的薄膜传感器引线连接点处没有凸起,有效解决了现有薄膜传感器引线焊接困难、连接点凸起引起测量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03570.5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周江帆 , 尹伟 , 王泰然 , 刘函 , 郭文婧 , 徐国梁 , 罗嘉 , 朱仪凡 , 吴兵 , 李悦 , 李海波 , 巴晓蕾 , 邬晓媛 , 殷斌 , 孙金云 , 白鹭 , 吴健翮 , 董兴震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标记物和电阻应变计空间坐标非接触式定位方法,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柔性标记物上设计有若干编码点,柔性标记物具有旋转、平移和尺度不变性。本发明提供的电阻应变计空间坐标非接触式定位方法,包括试件、应变计和相机,采用上述柔性标记物,柔性标记物设置在应变计远离试件的一侧,包括:进行方案设计及测量准备;根据应变计设计柔性标记物;粘贴应变计和柔性标记物;利用相机进行数字图像拍摄;进行数据处理;至此,完成了大型结构试验电阻应变计空间坐标非接触式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便于识别,编号唯一,定位、识别准,后续求解、转换过程自动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62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63808.8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398 , G06F119/14
Abstract: 多应力强化试验剖面编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确定SiP器件的敏感应力类型;确定所述敏感应力类型对应的强化试验应力极限值;根据所述强化试验应力极限值确定强化试验的应力量级;所述应力量级为小于所述应力极限值的应力值;根据所述应力量级、预先确定的应力组合以及应力作用时序,编制多应力强化试验剖面。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故障激发效率快,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激发出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潜在缺陷,并确定其耐受应力的极限值,以此为依据进行改进设计,从而提高弹用复杂结构SiP器件的固有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5928.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束激光拼接实现大面积超高温加热的热强度试验系统和方法,构成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器、激光器、功率计、光纤、输出头、支架、可调平台、热流计、数据采集器。其中,输出头上设计有角度调节装置,可微调激光照射的角度,进而微调光斑的位置;输出头上设计有光学调焦装置,可以通过调焦的方式实现光斑等比例放大和缩小,而且不改变激光头与被加热面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可根据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热试验的需求定制,解决了激光加热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热试验中的应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12371.5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车昱娇 , 高魁垠 , 胡恩来 , 胡彦平 , 陈津虎 , 李海波 , 李艳喆 , 潘鑫 , 李鑫淼 , 郑嘉裕 , 朱仪凡 , 刘佩风 , 董军超 , 朱重阳 , 陈志军 , 许玉珍
Abstract: 本公开的基于数字图像的试件颜色管理系统,包括试件放置平台,用于放置可移动滑轨、微型摄影棚和试件;可移动滑轨,用于安装拍摄相机和标记相机安装位置;LED灯带,用于安装在微型摄影棚内壁,并为试件提供光源;微型摄影棚,内壁设置有反光材料,用于为LED灯带发出的光源进行反射;拍摄相机,用于采集试件在不同时刻的表面腐蚀图像;计算机,用于处理试件在不同时刻的表面腐蚀图像,并对数字图像进行管理。通过设计亮度可控的LED灯带、可移动滑轨、遮光布和反光材料,能够解决现有拍摄装置光源不可控、拍摄位置不可控、不便于携带、成本高的问题,能够实现光源可控、拍摄位置可控、便于携带、成本低、适用于获取材料试件表面颜色信息的材料试件颜色管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6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0678612.1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产品贮存寿命与可靠性评估方法,流程如下:A1:开展产品加速贮存应力试验,获取性能退化数据;A2:基于随机维纳过程进行产品性能退化建模;A3:基于随机维纳过程进行品加速应力下的寿命预测;A4:建立寿命‑温度加速模型及其参数估计;A5:进行加速应力下的加速因子估计;A6:基于加速因子折算进行正常应力下的产品寿命估计值;A7:进行产品寿命分布检验及其分布参数估计;A8:进行贮存寿命与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81800.2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微重力落塔试验的高微重力水平测量方法,属于极端环境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确定测量单元几何尺度及测试用工质种类;第二步、对测量单元内部进行洁净化处理;第三步、测量单元内部的测试用工质进行封装;第四步、微重力水平校准;至此,完成高微重力水平的有效测量。本发明可显著降低微重力水平测量的响应时间,且能够满足10‑6g级别高微重力水平的测量,解决了现有机械式微重力测量无法实现10‑6g级别微重力水平的测量,测量响应时间无法满足微重力落塔微重力水平测量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14835.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多维向量加速因子表征方法,通过明确使用环境中加速应力的类型、确定失效时间模型、确定失效时间模型的向量表征、确定加速因子向量表征,进而获得对加速因子进行数值求解。该表征方法既能充分反映电子产品的失效过程和机理,又可以通过加速应力的协方差矩阵表征多应力间的耦合效应,实现多应力加速因素的精确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49316.0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面振动环境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试验装置,包括在同一水平面上轴向竖直设置的第一竖直激励组件和第二竖直激励组件,第一竖直激励组件和第二竖直激励组件分别通过第一端头工装和第二端头工装与两个轴向水平设置的水平激励组件连接,第一端头工装与第二端头工装之间形成的安装中心线与试验件的轴线重合,且两个水平激励组件的轴线均与安装中心线垂直;第一竖直激励组件包括第一振动台和双液压球头,双液压球头的一端与第一振动台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端头工装连接,第二竖直激励组件包括第二振动台和第一单液压球头,第一单液压球头的一端与第二振动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端头工装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1227.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面微重力试验的平台装置,包括电磁释放钩、外舱和内舱,外舱连接于电磁释放钩,外舱具有空腔,外舱设置第一结合部件,内舱设置于空腔内,内舱具有容纳试件装置的空间,内舱设置有第二结合件,内舱通过第二结合件连接于第一结合部件,第一结合部件和第二结合件具有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通过设置的外舱,并且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地面微重力试验的平台装置形成内外双舱结构的形式,可快速搭建一套微重力试验系统,在下落过程中,内舱相对于外舱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外舱隔离了外部气动阻力,使得内舱受到气流扰动较小,可获取高精度微重力环境,增强了用于地面微重力试验的平台装置的密封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