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20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699304.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复合材料表面安装电阻应变计的粘贴工艺,包括:对被测结构的测试区域进行表面处理;在被测结构上的测试区域进行涂覆处理,形成绝缘层;对绝缘层进行固化处理;利用涂胶处理,将电阻应变计栅丝部分固定在被测结构上;再次利用涂胶处理,使电阻应变计栅丝全部固定在被测结构上;第三次利用涂胶处理,对电阻应变计栅丝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本发明方法安装的电阻应变计能够在800℃高温环境下实现有效的应变传递,适用于热结构形式为陶瓷基的新型复合材料的高温电阻应变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10184.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王成亮 , 武小峰 , 符泰然 , 李嘉伟 , 何鑫炜 , 王伟 , 曹志伟 , 何振威 , 赵洁 , 刘宇轩 , 甄雷兴 , 谢新杨 , 温东翰 , 何钦华 , 邱恒斌 , 程俊 , 郑毅 , 徐宁 , 王晓帆 , 陈翠圆 , 孙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温度误差测量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平板试件、标准红外测温组合、待检红外测温仪、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其中,平板试件的内部开设两个圆柱腔体,一个圆柱腔体为第一等效黑体,另一个圆柱腔体为第二等效黑体;标准红外测温组合设置于平板试件的外侧;第一加热器设置于平板试件的一侧,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平板试件的另一侧,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相对,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用于对平板试件加热;待检红外测温仪设置于第二加热器远离平板试件的一侧。本发明规避了加热器辐射光干扰以及目标发射率变化对测温基准的影响,进而实现了辐射加热环境下对红外测温仪的准确测温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5928.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束激光拼接实现大面积超高温加热的热强度试验系统和方法,构成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器、激光器、功率计、光纤、输出头、支架、可调平台、热流计、数据采集器。其中,输出头上设计有角度调节装置,可微调激光照射的角度,进而微调光斑的位置;输出头上设计有光学调焦装置,可以通过调焦的方式实现光斑等比例放大和缩小,而且不改变激光头与被加热面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可根据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热试验的需求定制,解决了激光加热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热试验中的应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99304.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复合材料表面安装电阻应变计的粘贴工艺,包括:对被测结构的测试区域进行表面处理;在被测结构上的测试区域进行涂覆处理,形成绝缘层;对绝缘层进行固化处理;利用涂胶处理,将电阻应变计栅丝部分固定在被测结构上;再次利用涂胶处理,使电阻应变计栅丝全部固定在被测结构上;第三次利用涂胶处理,对电阻应变计栅丝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本发明方法安装的电阻应变计能够在800℃高温环境下实现有效的应变传递,适用于热结构形式为陶瓷基的新型复合材料的高温电阻应变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7159.3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刘函 , 刘战伟 , 林广 , 王伟 , 王泰然 , 王成亮 , 吴涛 , 郭宝桥 , 郭文婧 , 周江帆 , 邬晓媛 , 孙金云 , 孙刚 , 刘培硕 , 茹常乐 , 霍宁飞 , 孝春成 , 张刚 , 胡由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和振动冲击的点阵或散斑高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微纳颗粒粉末;制备该粉末与高温粘合剂的混合液;将混合液涂在专用海绵上;使用特制印章与专用海绵配合;形成点阵或散斑结构,进而将其固化后得到耐高温耐振动冲击的点阵或散斑。该制备方法在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结构件在高温/振动冲击多场耦合的极端环境下,解决现有的点阵或散斑制备方法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现场制备以及耐高温和抗振动冲击,以及多尺度变形场准确表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53436.9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热电偶大热沉结构柱塞式热流传感器,属于环境辐射热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凸字形热沉,K型热电偶,外壳和安装壳,凸字形热沉与外壳螺纹连接,传感器安装壳分别与传感器外壳和试验工装螺纹连接,K型热电偶有两支,分别以激光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凸字形热沉靠近外壳的一侧,两支K型热电偶在凸字形热沉的轴向存在高度差,K型热电偶的热偶线沿走线槽延伸至凸字形热沉远离外壳的一侧端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柱塞式热流传感器最大量程不足,极端环境下数据存活率和测量准确度无法保证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0849538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03334.7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汇流条装置以及石英灯装置。其中,汇流条装置包括:汇流条(1)以及散热部件(2)。散热部件(2)与汇流条(1)接触,配置用于散发汇流条(1)的热量。散热部件(2)中设置有供流体流过的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7120.4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瞬态辐射加热环境下基于热流传感器的多光谱测温反射光表征校准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水冷辐射体、多光谱测温仪、加热器、热流传感器及支撑装置。建立基于热流传感器为索引的加热器反射光干扰的光谱辐射亮度矩阵数据库。试验过程中,根据热流传感器测试的空间热流值,通过上述数据库可以实时获取加热器反射光干扰,结合材料的光谱发射率模型,便可在算法中实时去除加热器反射光干扰,从而能够获取热结构表面的真实温度。本发明解决了瞬态辐射加热环境下加热器反射光干扰表征及实时修正的问题,提升了测温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7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55500.6
申请日:2024-12-03
IPC: G01J5/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瞬态辐射加热环境下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多光谱测温反射光表征校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水冷辐射体、多光谱测温仪、加热器、红外传感器及支撑装置。建立基于红外光电流信号为索引的加热器反射光干扰的光谱辐射亮度矩阵数据库。试验过程中,根据红外传感器测试的加热元件光电流,通过上述数据库可以实时获取加热器反射光干扰,结合材料的光谱发射率模型,便可在算法中实时去除加热器反射光干扰,从而能够获取热结构表面的真实温度。本发明解决了瞬态辐射加热环境下加热器反射光干扰表征及实时修正的问题,提升了测温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37113.9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加热热场测试装置,包括:支架;热密度检测组件,热密度检测组件固定于支架上,用以检测当前位置处的热密度值;三轴动力驱动组件,与支架固定连接,三轴动力驱动组件带动支架和热密度检测组件移动;激光发射组件,与支架相对设置,用于向热密度检测组件一侧发射激光;控制组件,分别与热密度检测组件、三轴动力驱动组件和激光发射组件连接。三轴动力驱动组件带动热密度检测组件实现三向扫描,能够自动快速获取不同位置的热流密度值,进而绘制出热场,解决现有高速飞行器地面结构热试验中热流传感器只能获得单点热流密度值而无法直接测量热场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