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空两用无人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14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84690.8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两用无人车,属于无人机在侦查与救援应用的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布置有多个机架,各所述机架的一端分别通过折叠装置安装有涵道风扇且各个涵道风扇的外围环括上均设有行走机构,各所述涵道风扇和行走机构分别配设有驱动其工作的动力源;各所述折叠装置驱动与其对应的涵道风扇并使各所述涵道风扇同步切换为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当切换为竖直状态时,各所述行走机构同时触地,通过在行走模式和飞行模式之间自由切换,以满足室内或室外在侦查和救援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且以达到提高无人机适用场景范围的目的。

    一种多级动态连续可调的变转动惯量液力缓速器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285779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36554.4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动态连续可调的变转动惯量液力缓速器试验台,包括主电机、主轴、调速组件、电子控制单元、离合器及两个以上惯量盘组;两个以上惯量盘组按一定间隔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主电机驱动;调速组件调节惯性盘组的速度,与主轴转速一致;调速组件的数量、离合器数量与惯量盘组数量一致;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给定的工况通过控制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来增加或减少惯量盘组,从而模拟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效能。本发明能够模拟液力缓速器在连续变化坡道工况或连续换挡工况下的制动效能。

    一种车轮与涵道共用的陆空无人车

    公开(公告)号:CN1119597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93909.5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与涵道共用的陆空无人车,包括:机体、涵道风扇、电机A、折叠装置、机架、电机B、齿轮和起落架;机体左右对称,其上端周向设四个机架,前后两个机架分别关于机体左右对称;每个机架朝外的端部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涵道风扇;每个折叠装置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舵机A驱动涵道风扇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之间转换;每个涵道风扇中的风扇通过电机A驱动;每个涵道风扇的涵道能够在电机B的驱动下独立转动,当涵道风扇处于竖直时,四个涵道风扇的涵道能同时触地;起落架中设舵机B,舵机B驱动起落架,起落架一端设在机体内部,另一端能穿过机体底部设置的通孔伸缩;机体内部设控制模块,控制电机A和电机B转动以及舵机A和舵机B作动。

    一种多级动态连续可调的变转动惯量液力缓速器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2857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136554.4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动态连续可调的变转动惯量液力缓速器试验台,包括主电机、主轴、调速组件、电子控制单元、离合器及两个以上惯量盘组;两个以上惯量盘组按一定间隔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主电机驱动;调速组件调节惯性盘组的速度,与主轴转速一致;调速组件的数量、离合器数量与惯量盘组数量一致;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给定的工况通过控制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来增加或减少惯量盘组,从而模拟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效能。本发明能够模拟液力缓速器在连续变化坡道工况或连续换挡工况下的制动效能。

    轮毂涵道共用的海陆空潜多栖无人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8452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66039.5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轮毂涵道共用的海陆空潜多栖无人平台,能够在陆地、飞行、水上/水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为侦察与救援提供强有力的工具。该轮毂涵道共用的海陆空潜多栖无人平台包括:机体、控制模块、四个涵道伺服机构和四个涵道动力机构;四个涵道伺服机构与四个涵道动力机构一一对应;其中涵道伺服机构用于控制与之对应的涵道动力机构的姿态;每个涵道动力机构通过一套涵道伺服机构与机体相连,四个涵道动力机构呈矩形分布在机体上,通过涵道伺服机构控制涵道的姿态在横、竖、纵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无人平台在陆地、飞行、水上/水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