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957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67001.3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底盘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参数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发动机激振频率范围和路面激振频率范围,从而确定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初始固有频率范围和最优频率范围;步骤2,建模后得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态分析模型;步骤3,对悬置几何参数和悬置特性参数进行优化匹配;步骤4,计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当前固有频率,判断当前固有频率是否在最优频率范围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如果否,则返回步骤3;步骤5,输出悬置几何参数和悬置特性参数。通过对用于重型底盘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的优化,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品质,使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避免共振问题的同时起到了减振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5283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71949.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M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分体式燃油系统及其供油方法,燃油系统包括主油箱、副油箱和六通换向阀,主油箱和副油箱的底部通过连通管连接,主油箱通过第一输油管和第一回油管对应与六通换向阀的进油口A和出油口B连接,副油箱通过第二输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对应与六通换向阀的进油口C和出油口D连接,六通换向阀的出油口E和进油口F用于通过管路与发动机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可有效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供油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逻辑合理、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1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81820.3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开式梯形转向系统的车轮转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车轮转角测量装置包括转角传感器、连接套筒和止动块,连接套筒的一端与转角传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且使转角传感器的中心轴处于连接套筒中,止动块通过销柱固定于转角传感器的中心轴上。安装使用时,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转向系统的摆臂固定连接,止动块卡扣在摆臂立轴沿其轴线开设的止动孔中,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确的优点。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转角传感器实时测量左摆臂的转角;根据实时测得的左摆臂的转角,采用空间机构法实时计算左车轮的转角;根据实时测得的左摆臂的转角,采用空间机构法实时计算右车轮的转角。测量方法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65161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57718.9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3/00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38 , Y02P90/02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供配电管理单元,包括控制器、串口程序加载模块、数模转换调理模块、开关量输入检测模块、开关量输出驱动模块、总线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地址映射译码模块、模数转换调理模块和电路自诊断模块。控制器经地址映射译码模块锁存输出信号,经隔离、保护后,实施系统供电电源输出的通断控制、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控制和取力发电机组的供电操作。其优点是:可以在底盘取力发电机组供电、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和市电供电三种供电输入任选其一供电,实现输出电压数字调节,并完成系统全数字化远程监测、控制、诊断和管理,响应快,操控灵活,信号采集精度高,通用性好,并为后续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336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71897.5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信息融合的供配电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内网段、综合控制器、外网段及用户计算机,内网段与多个电源单机连接,外网段与用户计算机连接,外网段与内网段之间通过综合控制器连接;用户计算机,用于向综合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以及接收电源单机状态信息;综合控制器,用于将内、外网段中的总线数据隔离,用于接收和解析用户计算机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及控制配电开关或电源单机动作,用于接收以及向用户计算机上传电源单机状态信息。基于总线信息的融合和双网段的特殊设计,本发明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在线配电、电源单机配置及电源单机状态上传等功能,从而有效提高供配电的安全性、灵活性、便捷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17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71890.3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清洗燃油箱及其清洗方法,燃油箱包括燃油箱本体、气体冲刷单元和循环过滤单元,气体冲刷单元包括高压气源、输气总管和多个输气分管,输气总管与高压气源连接并在两者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截止阀,多个输气分管的一端与输气总管连接,多个输气分管的另一端伸入燃油箱本体中,循环过滤单元包括吸油管和回油管,吸油管和回油管的一端伸入燃油箱本体中,吸油管和回油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有油泵、粗滤器和精滤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燃油箱清洗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实现容易、清洗效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893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82319.1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5K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电子设备的热插拔机箱,包括机柜、转接板和3U插箱,转接板固定于机柜中,转接板上设有热插拔连接器,3U插箱采用19英寸标准机架式结构,3U插箱由前至后插装于机柜中,3U插箱的后部设有与热插拔连接器对应分布的接线插头。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拆装电子设备的便利性和工作效率,增强车载电子设备系统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25303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557239.3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0L1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牵引力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每个车轮的轮胎胎压参数,并根据每个车轮的轮胎胎压参数计算每个车轮的轮径修正系数;根据每个车轮的轮径修正系数计算每个车轮的轮胎轮速;根据每个车轮的轮胎轮速计算整车车速,其中,如果电动车处于驱动工况下,整车车速利用每个车轮的轮胎轮速中的最小值进行计算;如果电动车处于制动工况下,整车车速利用每个车轮的轮胎轮速中的最大值进行计算;根据每个车轮的轮胎轮速以及整车车速计算每个车轮的滑转率;至少根据整车车速和/或每个车轮的滑转率进行牵引力控制。解决了滑转率以及整车车速计算不准确的问题,保证安全地实现整车的牵引力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835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610407239.X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2D7/14
Abstract: 本发明汽车底盘用多轴同步转向系统涉及一种用于特种汽车底盘的多轴同步转向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布置紧凑的汽车底盘用多轴同步转向系统。本发明包括转向器(1)、第一垂臂(4)及前、中、后垂臂,转向器通过转向摇臂(2)与前直拉杆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一垂臂下端铰接,第一垂臂上端铰接有前纵拉杆,前纵拉杆另一端与前垂臂上端铰接,前垂臂上端还铰接有中纵拉杆(11),中纵拉杆另一端与中垂臂(12)下端铰接,中垂臂上端铰接有后纵拉杆,后纵拉杆另一端与后垂臂上端铰接,前垂臂下端铰接有前侧拉杆,前侧拉杆另一端与前断开式转向梯形铰接,后垂臂下端铰接有后侧拉杆,后侧拉杆另一端与后断开式转向梯形铰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28452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491180.1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辆多模式电液转向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设置的转向模式;步骤2,判断转向模式是否为后桥锁止模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3,控制后转向桥对中锁止,返回步骤1;步骤4,检测后转向桥的状态;步骤5,判断后转向桥是否为对中锁止: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7;步骤6,当检测到前转向桥产生转向动作且前转向桥的转角首次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后转向桥解锁、跟随前转向桥转向,返回步骤1;步骤7,后转向桥跟随前转向桥转向,返回步骤1。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多轴车辆对于不同工况的适应性,在高速状态下转弯的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兼顾在低速状态下的通过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