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结构与电子系统结合的教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42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92330.2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与电子系统结合的教学装置,属于教学器材领域,包括两个箱体、箱子盖、箱子主体板a和箱子主体板b,两个箱子盖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箱子盖通过锁紧机构与箱体连接,箱子主体板a和箱子主体板b通过箱体燕尾榫销连接,左右两侧的安装腔内设置有控制主板模块、第二电机模块、电池模块和第一电机模块,第二电机模块、第一电机模块的输出端均设置有全向轮,箱子主体板b的一侧通过主体燕尾榫销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通过箱体固定圆柱榫头连接;还包括手柄。本发明集成了榫卯木质结构、计算板卡、控制电路板、手柄、电脑端图形化编程;木制结构的产品集成了高性能计算板卡,可实现图像处理、图形化编程等功能。

    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的自动平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86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1115160.0

    申请日:2017-11-13

    Inventor: 王洪阳 李睿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的自动平衡装置及方法,该自平衡装置应用于摩托车型机器人,摩托车型机器人与该自平衡装置构成具有两点支撑的单维倒立摆结构,利用倒立摆原理中的动量交换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实现摩托车型机器人的直立自平衡;其中,自平衡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车体左右倾斜的姿态数据的姿态采集器,动量轮,带动所述动量轮转动的电机,分别与姿态采集器和电机连接的车体控制器,车体控制器获取姿态数据以及动量轮的转动数据,利用控制算法控制电机输出与姿态数据和转动数据对应的电机转动数据,从而控制动量轮转动,实现摩托车型机器人的直立自平衡。

    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5676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16906.X

    申请日:2017-11-13

    Inventor: 王洪阳 李睿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3/02 B62D37/04 G05D1/08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包括车架、前轮机构、转向舵机、后轮机构、后轮驱动机构和平衡机构,所述前轮机构和所述后轮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和后端,且所述前轮机构和所述后轮机构均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机构与所述转向舵机传动连接,所述后轮驱动机构与所述后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本发明通过将摩托车与平衡机构进行整合,平衡机构基于倒立摆原理和动量交换原理可使整个摩托车型机器人保持直立状态,从而可减小前轮和后轮的宽度,提高其通过狭窄环境的性能。

    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56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711116906.X

    申请日:2017-11-13

    Inventor: 王洪阳 李睿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包括车架、前轮机构、转向舵机、后轮机构、后轮驱动机构和平衡机构,所述前轮机构和所述后轮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和后端,且所述前轮机构和所述后轮机构均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机构与所述转向舵机传动连接,所述后轮驱动机构与所述后轮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平衡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本发明通过将摩托车与平衡机构进行整合,平衡机构基于倒立摆原理和动量交换原理可使整个摩托车型机器人保持直立状态,从而可减小前轮和后轮的宽度,提高其通过狭窄环境的性能。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智能车无人驾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2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93631.8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智能车无人驾驶方法,包括:基于贝塞尔曲线拟合和二值化车道轮廓检索进行车道线检测,基于深度学习框架搭建目标检测AI模型,并将其部署至智能车,进行交通标识识别,基于车道线信息及交通标识信息进行车道状况检测,智能车根据车道线信息及车道状况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进行智能车控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智能车无人驾驶方法,能够实现智能车无人驾驶控制,既解决了传统图像处理和控制模型的泛化能力差、稳定性低的问题,又解决纯粹依靠AI方案的耗时及成本高昂的问题。

    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的自动平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863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15160.0

    申请日:2017-11-13

    Inventor: 王洪阳 李睿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型机器人的自动平衡装置及方法,该自平衡装置应用于摩托车型机器人,摩托车型机器人与该自平衡装置构成具有两点支撑的单维倒立摆结构,利用倒立摆原理中的动量交换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实现摩托车型机器人的直立自平衡;其中,自平衡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车体左右倾斜的姿态数据的姿态采集器,动量轮,带动所述动量轮转动的电机,分别与姿态采集器和电机连接的车体控制器,车体控制器获取姿态数据以及动量轮的转动数据,利用控制算法控制电机输出与姿态数据和转动数据对应的电机转动数据,从而控制动量轮转动,实现摩托车型机器人的直立自平衡。

    一种自动驾驶竞赛和教学用四轮仿真车模

    公开(公告)号:CN219066317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20013071.X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竞赛和教学用四轮仿真车模,包括车模底板,所述车模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前桥,所述车模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后桥,所述车模底板的中间设置有电池仓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模底板中间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部的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伞齿轮。本实用新型采用舵机转向传动装置,通过转向臂扩大舵机单位转角速度输出的线速度,从而通过转向拉杆和转向杯增加转向轮转向的速度,降低到达目标位置的响应时间。转向拉杆均与舵机输出轴上的转向臂相配合,在保证转向特性和仿真程度的同时降低了传动复杂程度,节省车模空间的同时增加了可靠性。

    一种仿生四足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436687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2317308.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四足机器人系统,包括:本体和与本体相连的四个机械足,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以及与之连接的驱动模块、数据转发模块和急停模块,数据转发模块无线连接有操控设备,每个机械足包括设置在本体内的两个齿轮轴和无刷电机以及设置在外的连杆A、连杆B、连杆C、连杆D,无刷电机一和无刷电机二分别与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无刷电机一和无刷电机二分别通过同步带带动齿轮一齿轮二转动,连杆A一端与连杆C一端铰接,连杆B一端与连杆D一端铰接,连杆C中部与连杆D另一端铰接,连杆B另一端与外轴固定连接,连杆A另一端与内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生四足机器人系统,基于精巧的机械足设计,可实现全方位移动,灵活性强。

    一种嵌入式人工智能教学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22562119U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20340088.0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包括:主控模块和均与主控模块无线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执行机构模块、电源模块、矩阵键盘、快捷按键、旋钮、阵列麦克风、显示屏;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模拟信号数据,执行机构模块用于对预设物体进行传输和分拣,矩阵键盘用于接收多种格式的数据,快捷按键用于在第一预设场景内启动预设操作,旋钮用于在第二预设场景内切换语音和手势的模式,阵列麦克风用于获取第三预设场景内的语音,主控模块用于根据EB算法模型对模拟信号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嵌入式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和功能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