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缺陷漏磁场源与主动探测磁源的电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46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50073.7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无损检测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缺陷漏磁场源与主动探测磁源的电磁检测方法。其包括(a)将待检测构件磁化,使得该待检测构件在其缺陷处形成漏磁场,该漏磁场是以该缺陷为圆心,半径为r1的微磁源空间域;(b)将设置有磁敏元件的探测磁源在缺陷的上方扫掠经过,使得漏磁场与探测磁源自身的磁场进行磁叠加形成磁扰动,其中,探测磁源自身的磁场是以该探测磁源为圆心,半径为r2的探测磁空间域;(c)在距离待检测构件表面r1+r2的提离范围内磁敏元件拾取磁扰动,从而完成缺陷的电磁检测。通过本发明,实现主动式检测,同时增大检测提离距离,避免传感器紧贴检测时的接触磨损及抖动问题,也实现在同一提离检测状态下检测信号的增大。

    一种固件可重构的手机数据采集控制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983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10218.0

    申请日:2015-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3 G05B2219/24215 H04M1/72522

    Abstract: 一种固件可重构的手机数据采集控制器及方法,利用微控制器芯片的在线固件烧写功能,提供智能手机对其进行固件烧写操作的接口,并对数据采集控制器的固件存储Flash存储单元空间进行分块,能够在一个微控制器中安装多个采集控制固件。由手机来启动微控制器对应的采集控制固件。当微控制器中未安装对应的采集控制固件时,则由手机自动从网上查找、下载相应的采集控制固件,并安装到数据采集控制器的空闲块区中。这既可以避免更换手机测量功能时对数据采集控制器采集控制固件的重新烧写,又可以避免将固件程序设计得十分复杂和庞大而带来的效率损失。

    一种基于永磁扰动探头的铣刀破损检测方法、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5379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399405.X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刀具检测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永磁扰动探头的铣刀破损检测方法、装置及应用,其在待测铣刀旁侧设置轴线与待测铣刀轴线垂直且共面的永磁扰动探头,然后使待测铣刀按预设转速旋转以使得永磁扰动探头产生信号,再采集永磁扰动探头的信号,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以判断待测铣刀是否发生破损。本发明的铣刀破损检测方法及装置可应用在铣削加工方法和系统中,以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实现铣刀的破损检测,并具有检测准确、便于操控、适用性广等优点。

    主轴共振转速在线检测和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471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06047.9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控系统,公开了一种主轴共振转速在线检测和优化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在确保时效性的同时能简便实用地检测出数控机床主轴的共振转速。本发明中,包括:控制数控系统执行检测G代码以使得数控系统的主轴以不同的转速空转;在执行检测G代码的过程中,从设置在主轴上的振动传感器实时获得振动信号,并同步地从数控系统获取当前正在执行的G代码行号,得到G代码行号与振动信号的对应关系;根据G代码行号与振动信号的对应关系,计算主轴共振转速。

    基于对数差值点集模板的图像快速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682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085478.4

    申请日:2013-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数差值点集模板的图像配准方法,包括:(1)分别确定基准图像和待配准图像的搜索区域;(2)计算搜索区域的像素灰度值对数差值矩阵;(3)将基准图像搜索区域的对数差值矩阵中绝对值最大的若干个点进行平均分组,每一组点的集合构成一个基准模板;(4)在待配准图像搜索区域的对数差值矩阵中搜索各基准模板的最佳匹配模板;(5)根据各基准模板及其最佳匹配模板得到最终配准结果,实现配准。本发明的对数差值点集模板方法在配准显微图像时计算操作主要为查表和减法等简单运算,计算速度快。同时,在保证配准速度的前提下可以评价配准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配准结果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虚拟仪器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977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69737.9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虚拟仪器测量方法,具体包括:建立以页面文件格式存储有虚拟仪器测量程序的测量探头与安装有用于下载虚拟仪器测量程序的虚拟仪器浏览器的智能终端的连接通讯的步骤;智能终端的虚拟仪器浏览器从测量探头中下载其对应的虚拟仪器测量程序页面文件的步骤;智能终端显示并运行该页面文件定义的虚拟仪器测量程序,并根据该测量程序的运行对测量探头进行相应控制,进行采样测量并传输到所述智能终端上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智能终端上利用通用的虚拟仪器浏览器来支持所有的测量应用,解决目前存在的需安装多个程序、利用率不高、通用性不强以及不能自动识别数据采集卡硬件和选择相应程序,自动性差等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缺陷漏磁场源与主动探测磁源的电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462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350073.7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无损检测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缺陷漏磁场源与主动探测磁源的电磁检测方法。其包括(a)将待检测构件磁化,使得该待检测构件在其缺陷处形成漏磁场,该漏磁场是以该缺陷为圆心,半径为r1的微磁源空间域;(b)将设置有磁敏元件的探测磁源在缺陷的上方扫掠经过,使得漏磁场与探测磁源自身的磁场进行磁叠加形成磁扰动,其中,探测磁源自身的磁场是以该探测磁源为圆心,半径为r2的探测磁空间域;(c)在距离待检测构件表面r1+r2的提离范围内磁敏元件拾取磁扰动,从而完成缺陷的电磁检测。通过本发明,实现主动式检测,同时增大检测提离距离,避免传感器紧贴检测时的接触磨损及抖动问题,也实现在同一提离检测状态下检测信号的增大。

    一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波动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11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96645.3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检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波动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卡和机床管理测试模块,其中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进给系统的外部数据;机床管理测试模块中任务定制子模块用于生成测试G代码,数控系统连接管理子模块用于连接数控系统并进行内部数据采集,外部数据采集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卡采集到的外部数据并对其进行频域转换,数据分析示波子模块用于对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其是否正常,生成诊断报告。本发明能够同时完成进给系统振动测量、伺服电机电流测量和转速波动测量,此外通过机床管理测试模块与数控机床的实时状态数据进行同步,进而能够准确判断故障的来源,提高测试精度。

    一种颅内压监测与脑脊液引流置换治疗仪

    公开(公告)号:CN10213309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057174.8

    申请日:2011-03-09

    Inventor: 何岭松 杨俊 刘威

    Abstract: 本发明将脑脊液腰穿置管引流治疗技术与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颅内压监测与脑脊液引流置换治疗仪。该治疗仪包括外连接管、压力监测支路、引流回路和置换回路,压力传感器将颅腔的实时压力传递给控制系统,引流回路和置换回路将引流量和置换量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引流装置/置换装置工作或停止来进行脑脊液的引流/置换。该仪器可广泛适用于神经内科、外科等需要对患者颅内压进行连续监测和对脑脊液进行引流置换治疗的场所,替代目前凭经验进行的手工引流置换操作,实现治疗中测压、引流和置换环节的自动化,并且能对治疗中的实时数据进行连续采集和保存。

    主轴共振转速在线检测和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47115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0306047.9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控系统,公开了一种主轴共振转速在线检测和优化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在确保时效性的同时能简便实用地检测出数控机床主轴的共振转速。本发明中,包括:控制数控系统执行检测G代码以使得数控系统的主轴以不同的转速空转;在执行检测G代码的过程中,从设置在主轴上的振动传感器实时获得振动信号,并同步地从数控系统获取当前正在执行的G代码行号,得到G代码行号与振动信号的对应关系;根据G代码行号与振动信号的对应关系,计算主轴共振转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