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4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82033.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枢增强型模块化定子游标永磁电机,属于电机领域,将定子磁障应用于游标永磁电机,作为电枢绕组的调制单元,打破原有通过物理概念对磁障的认识,定子磁障能够增强电枢绕组对励磁磁场的交链能力,同时增强游标永磁电机多个工作电枢磁动势,从而增加电机的转矩密度;并且,第一定子齿采用分裂齿结构,缩短了绕组的端部长度,减小了电机体积;此外,采用气隙侧宽度大于非气隙侧宽度的磁障形状,能够在不影响气隙结构的情况下增加第一定子槽面积,放置更多绕组,进一步提升电机的转矩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9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3158.6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有定子油冷密封结构的电机,属于电机定子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定子槽内密封和定子端部空腔密封实现的定子油冷构型电机密封结构,具有密封结构不占据电机等效电磁气隙的技术特点,较集成有气隙隔油套的传统电机构型具有功率密度优势;公开了采用多级复合材料多层式结构的隔油套,所提出的隔油套具有部分导磁的技术特点,减小了引入气隙隔油套对电机等效电磁气隙带来的牺牲,较非导磁的传统隔油套构型具有性能优势。本发明在减小或避免密封结构带来的电机等效电磁气隙牺牲的同时保证了定转子的有效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38545.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P21/22 , H02P21/20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伪直驱型磁齿轮复合电机的最大工作电流确定方法,属电机领域,该方法使得伪直驱型磁齿轮复合电机的最大工作电流可以确定,解决了磁齿轮部分转矩放大的同时存在最大安全传递转矩限制的矛盾,能够充分发挥磁齿轮复合电机的优势,提升电机的转矩密度,使电机的性能极限,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有利于磁齿轮复合电机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此外,该方法在考虑了电机失步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考虑了电机散热对其最大电流密度的影响,在最大安全传递转矩限制下达到电机输出转矩最大化的同时,进一步确保电机运行的稳定性,使电机的转矩性能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7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28428.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机端部绕组喷油环及采用定子浸油冷却的电机,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绕组喷油环包括:圆环主体;其外径小于定子铁心的外径;设置于圆环主体一端的内表面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喷油齿;喷油齿沿径向延伸,其远离圆环主体的一端为封闭结构;喷油齿为中空结构,其侧面上设置有喷油孔;喷油齿与圆环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油口;装配后,圆环主体中设置有喷油齿的一端与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相贴合,且喷油齿位于相邻定子槽间;冷却介质从定子铁心流出后,经进油口流进喷油齿内部,喷油孔包括引导冷却介质沿周向喷出的周向喷油孔和引导冷却介质沿轴向喷出的轴向喷油孔。本发明能够对端部绕组中心部分进行冷却,提高端部绕组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2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836478.2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开槽型转子的双定子切向励磁游标永磁电机,属于永磁电机领域,沿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定子、转子和内定子;外定子和内定子均采用开口槽,槽内放入定子绕组;转子包括转子铁心,以及沿周向均匀嵌入设置在转子铁心内的多个永磁体;永磁体为切向励磁结构,且相邻永磁体的励磁方向相反;转子铁心在各永磁体的内、外两侧设有开槽,相邻开槽之间的转子铁心部分形成转子铁磁极。本发明通过对电机结构上的改进,使得电机中永磁体宽度和转子铁磁极的极弧系数不再相互影响,从而可以针对这两个参数分别进行优化,有效提高电机输出的转矩密度,并降低电机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6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9562.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有弯折型多并联轴向微流道的定子铁心及航空发电机,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定子铁心包括:入口段铁心及其两侧的流道段铁心;流道段铁心沿轴向分为多段,每一段包括多组轴向流道,每一组轴向流道包括多条并联的轴向流道或仅包括一条轴向流道,且相邻两组流道在径向上实现汇聚,整体成轴向并联、径向汇聚的弯折型流道,相邻的弯折型流道通过最靠近齿轭交界处或最靠近齿尖的一组轴向流道相连;流道段铁心通过特定形式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入口段铁心上设置有与两侧流道段铁心中弯折型流道相连的进口流道。本发明能够实现定子铁心与绕组的充分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5809.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K11/20 , H02K11/225 , H02P25/16 , H02P25/22 , H02P25/022 , H02P29/40 , H02P23/00 , H02P23/04 ,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三相电机的转子偏心补偿系统及多三相电机系统,属于电机故障检测领域,包括:偏心磁场探测模块,包括两套极对数分别为p1=Pf‑1和p2=Pf+1的探测线圈,Pf为多三相电机的极对数,每一套探测线圈包括在空间布置上相差90°电角度的两组三相线圈;电压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各组三相线圈中电压信号;偏心检测模块,用于在电压测量模块检测到电压信号时,判定存在转子偏心故障,并计算偏心磁场以及由转子偏心产生的不平衡磁拉力Fε;偏心补偿模块,用于计算可补偿不平衡磁拉力Fε的相电流矩阵;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按照相电流矩阵向各相绕组注入相应的补偿电流。本发明能够及时检测转子偏心故障,并对转子偏心故障进行有效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09100.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匝间短路故障检测的探测线圈装置,包括:N组探测线圈,每组探测线圈包括M个探测线圈,相邻探测线圈的电角度相差180°,M个探测线圈按序每两个作为一个子组,子组内的两个探测线圈反向串联,子组之间正向串联;其中,M=J/N,J为电机的极数,N为电机的余度,N≥2;每组中的探测线圈按序设置在对应余度的电机槽内,且缠绕在电机的定子轭部;每个探测线圈用于感应其所在槽及相邻槽的磁通变化;感应电动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每组探测线圈的总感应电动势;故障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总感应电动势进行故障相定位。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多余度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并降低故障检测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68796.4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K49/10 , H02K16/00 , H02K1/22 , H02K1/2786 , H02K1/2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外转子轭的永磁齿轮,属于低速大转矩传动技术领域,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转子、调磁环和外转子;内转子与调磁环之间,调磁环和外转子之间均设置有气隙;内转子的极对数少于外转子的极对数;内转子包括内转子轭,以及内嵌或表贴于内转子轭的内转子磁钢;调磁环包括多个导磁单元;外转子包括双层外转子轭,以及内嵌于双层外转子轭内表面的外转子磁钢;其中,双层外转子轭包括非导磁支撑桥和两倍于工作磁场极对数的导磁单元;各导磁单元设置于磁极外侧的交轴上,且内嵌于非导磁支撑桥内表面的凹槽。本发明能够减小装置体积和质量,提高转矩密度,同时降低磁齿轮中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提高磁齿轮的传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82540.2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形绕组电机及其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属于电机容错技术领域,电机包括:在电动势相差180°电角度的两个槽内环绕定子铁心轭部设置且正向串联的两个探测线圈。方法包括:在探测线圈的电压幅值use高于阈值时判定发生匝间短路故障;根据相电压计算各相中每种反电势类型的工作线圈中电压,并分别计算与探测线圈电压间的相位差;根据故障检测信号相位的上下限对相位差进行筛选后,计算对应的故障检测信号电压幅值理论值,以判别出与实测探测线圈电压幅值最接近的电压幅值理论值,将相应相和工作线圈判别为故障相和故障线圈;向故障相所在三相注入零序去磁电流。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电机出力性能的情况下增强环形绕组电机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