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涵道电动升力风扇水平稳定自动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946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02998.3

    申请日:2016-10-17

    Inventor: 王云 陈宇 张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涵道升力风扇水平稳定自动控制器,通过哑铃状布置的双涵道电动升力风扇动力系统提供飞行升力,通过控制两边涵道风扇电机的转速大小实现整个动力系统的水平姿态保持;一种双涵道升力风扇水平稳定自动控制器的电子系统通过水平传感器接收到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偏转角度信号后,输出自稳信号,通过电子调速器控制两个风扇电机转速大小提供水平稳定力矩,实现整个动力系统的水平姿态动态稳定。为提高水平稳定控制效率,采用中轴连接结构,使得水平稳定控制的转动惯量较小,方便控制,有利于实现涵道电动升力风扇动力系统的可靠稳定工作及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设计、选用,促进涵道电动升力风扇动力系统在各类飞行器中的应用。

    一种应力-缺陷混叠磁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9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07575.4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缺陷混叠磁信号处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磁检测技术在构件内同时存在应力集中和宏观缺陷时,无法进行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包括步骤1、分别建立尺寸相同的应力损伤模型和应力‑缺陷混叠损伤模型;步骤2、分别根据应力损伤模型和应力‑缺陷混叠损伤模型,获得应力区磁场信号和混叠区磁场信号;步骤3、分别对应力区磁场信号和混叠区磁场信号进行主元分析,获得第一信号样本和第二信号样本;步骤4、对第二信号样本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处理,获得第三信号样本;步骤5、分别计算第一信号样本和第三信号样本中点数分布的集中程度,并比对第三信号样本相对于第一信号样本的集中程度相对误差。

    一种双涵道电动升力风扇水平稳定自动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649462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0902998.3

    申请日:2016-10-17

    Inventor: 王云 陈宇 张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涵道升力风扇水平稳定自动控制器,通过哑铃状布置的双涵道电动升力风扇动力系统提供飞行升力,通过控制两边涵道风扇电机的转速大小实现整个动力系统的水平姿态保持;一种双涵道升力风扇水平稳定自动控制器的电子系统通过水平传感器接收到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偏转角度信号后,输出自稳信号,通过电子调速器控制两个风扇电机转速大小提供水平稳定力矩,实现整个动力系统的水平姿态动态稳定。为提高水平稳定控制效率,采用中轴连接结构,使得水平稳定控制的转动惯量较小,方便控制,有利于实现涵道电动升力风扇动力系统的可靠稳定工作及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设计、选用,促进涵道电动升力风扇动力系统在各类飞行器中的应用。

    一种应力-缺陷混叠磁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993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407575.4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缺陷混叠磁信号处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磁检测技术在构件内同时存在应力集中和宏观缺陷时,无法进行有效区分的技术问题。包括步骤1、分别建立尺寸相同的应力损伤模型和应力‑缺陷混叠损伤模型;步骤2、分别根据应力损伤模型和应力‑缺陷混叠损伤模型,获得应力区磁场信号和混叠区磁场信号;步骤3、分别对应力区磁场信号和混叠区磁场信号进行主元分析,获得第一信号样本和第二信号样本;步骤4、对第二信号样本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处理,获得第三信号样本;步骤5、分别计算第一信号样本和第三信号样本中点数分布的集中程度,并比对第三信号样本相对于第一信号样本的集中程度相对误差。

    一种基于阵列式弱磁检测的爬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0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27918.X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式弱磁检测的爬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该爬壁机器人由爬壁机器人系统、阵列式弱磁检测系统和探头支架构成,爬壁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及手持控制端,机器人本体采用负压吸附原理进行壁面爬行;阵列式弱磁检测系统包括信号采集端和检测探头;信号采集端和检测探头通过连接线进行信号连接;信号采集端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中;探头支架为Y型结构,单臂侧末端设置有盒形结构,内部用于容纳阵列式弱磁检测系统的检测探头部分;双臂侧则设置有孔位,便于将探头支架与机器人本体进行物理连接。探头支架采用空心设计,连接线固定在支架的内槽中。本发明可代替人工在高空壁面环境下实施自动化弱磁检测工作。

    新型开孔旋翼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87341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075414.1

    申请日:2016-09-24

    Inventor: 陈宇 曹雪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孔旋翼,由外形结构部分和内部气腔结构部分组成,外形结构部分为旋翼外形结构,包括旋翼桨叶和旋翼桨毂,内部气腔结构部分由旋翼前部气腔,旋翼上翼面气腔,旋翼下翼面气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桨毂左右二端设有旋翼桨叶,在旋翼桨叶上的前端设有旋翼前部气腔,在旋翼桨叶上的后端分别设有旋翼上翼面气腔和旋翼下翼面气腔;所述旋翼前部气腔、旋翼上翼面气腔和旋翼下翼面气腔三者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通过改变旋翼内部结构,增加旋翼的速度环量,提高旋翼的升力系数,进而提高旋翼升力;另一方面,旋翼的开孔具有一定的减重效果。

    一种工字型新型四旋翼飞艇

    公开(公告)号:CN205469758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20583.9

    申请日:2016-01-11

    Inventor: 陈宇 王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字型新型四旋翼飞艇,包括气囊部分、旋翼部分,气囊部分包括充气孔、充气孔悬挂吊舱、气囊和气囊中轴,旋翼部分包括旋翼电机、翼臂、T型接头和中轴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杆穿过气囊中轴,其两端通过T型接头与翼臂连接在一起,翼臂两端分别安装两个旋翼电机,所述气囊中轴外围设置气囊,气囊中轴下端连接充气孔悬挂吊舱,在所述气囊上设有充气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在保证能够自由升降,巡航,长时间滞空的功能下,便于在作业时方便运输,便于拆卸。

    一种可变管径阵列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81044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0721654.8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管径阵列式检测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曲面探头通常为固定管径的探头,对不同管径的管材检测时,需要使用多个不同管径的探头,造成检测过程繁琐、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包括把手、调节装置、检测组件和两个工装;两个工装上均设置有圆弧形的检测面,检测面用于在检测时贴合于待检测管材的外周面上;两个工装内均设置有安装腔,检测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两个工装的一端通过铰接轴相互铰接,两个工装的检测面关于铰接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把手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工装上;调节装置的固定端安装于其中一个工装上,输出端安装于另一工装上,用于调节两个工装的夹角,调节装置的控制端安装于把手上。

    一种新型四旋翼飞艇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69759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20579.2

    申请日:2016-01-11

    Inventor: 陈宇 王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四旋翼飞艇,包括气囊部分、翼臂部分二部分,气囊部分由气囊、充气孔、吊舱、气囊内结构杆、气囊凸起组成,翼臂部分由旋翼电机、翼臂、涵道电机、卡箍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气囊内结构杆从充气孔穿过气囊固定在气囊凸起处,吊舱悬挂于气囊上;充气孔充气,气囊充满后将翼臂通过卡箍与气囊凸起部分的气囊内结构杆固定在一起;翼臂一端安装旋翼电机,在翼臂中间安装涵道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在保证能够自由升降,巡航,长时间滞空的功能下,便于在作业时方便运输,便于拆卸。

    一种固定水平四杆件的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05331151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58021.5

    申请日:2015-12-18

    Inventor: 陈宇

    Abstract: 一种固定水平四杆件的构件,由包括四通、固定部分和杆臂部分组成;所述固定部分由固定旋杆、定位螺杆、定位卡件组成,所述杆臂部分包括杆件、杆套、前定位螺杆螺栓和后定位螺杆螺栓;其特征在于:四个杆件套在杆套上,通过前定位螺杆螺栓、后定位螺杆螺栓固定在一起,固定旋杆与定位螺杆通过四通与定位卡件螺纹连接在一起,二个定位螺杆与定位卡件螺纹连接,固定旋杆与四通螺纹连接,四个杆件和杆套镜像插入四通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先保证四杆的空间上除轴向的所有自由度,通过固定螺杆的旋紧,松开实现对轴向自由度的控制实现解锁,开锁。固定后由于四通内部和杆套的外部做另外相同锥度的处理,能够保证四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