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端墙与侧墙组装间隙超差的组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481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05786.6

    申请日:2015-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0 B23K210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厢端墙与侧墙组装间隙超差的组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车厢端墙与侧墙组装间隙出现的具体部位和车厢自身结构特点,确定补强板的形状和尺寸;将车厢吊入整车翻转胎,翻转至合适作业位置,测量间隙超差情况并标明区域,在端墙板上割制尺寸合适的插孔;将第一补强板沿侧墙内壁插入插孔内,控制其与侧墙板的间隙后进行点焊焊接;将第二补强板在端墙内壁组装,使其完全覆盖插孔,并与第一补强板角连接;将第三补强板在端墙板内壁定位,与第二补强板进行点焊焊接;翻转工件,对第一、第二、第三补强板与车厢形成的焊缝分别进行焊接作业。本发明,避免了因人员操作技术不够造成母材损伤的风险,降低焊接难度,提高结构强度和质量。

    一种用于控制铁路货车端墙与地板组装间隙的组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4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52728.4

    申请日:2015-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1/02 B23K210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铁路货车端墙与地板组装间隙的组焊方法,首先确定第一补强板、第二补强板、第三补强板、第四补强板各自的结构形式和尺寸;然后将四个补强板密贴于对应位置,分别进行定位焊固定;再对四个补强板与所述货车车辆形成的焊缝进行焊接作业。通过使用补强板填充端墙和地板的间隙,进而避免采用增大焊角填充间隙的方式,或者挤压端墙内侧强行缩减组装间隙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对间隙超差部位的侧墙进行挤压作业,也避免了增加焊角的施焊方式,进而能够避免出现端墙内表面的凹陷。另外,没有超过设计范围内的焊角出现,避免了焊接热输出过大造成母材晶粒结构变化引起强度减弱的风险。

    铁道车辆车窗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5022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60221.X

    申请日:201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车窗,包括固定于车体骨架上的窗框,所述窗框包括中间设有通风口、四周设有固定框的安装板,所述固定框与车体骨架固定相连,所述窗框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固定框上部和下部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分别设置于固定框两侧的竖边框;所述竖边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边框和下边框相连,两个竖边框之间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的从动百叶和操作百叶,所述从动百叶和操作百叶与连动杆可转动相连接,所述操作百叶的操作端设于车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在车辆运行时能顺利开启或关闭,可广泛应用于铁道车辆制造领域。

    车厢的多段圆弧侧墙的制作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547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06853.6

    申请日:2015-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23/00 B23P15/00 B61D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厢的多段圆弧侧墙的制作装置和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组成侧墙的单板平铺在正面焊接胎上,完成侧墙拼板正面焊接;将侧墙吊转到反面焊接胎上,完成侧墙拼板反面焊接;焊接纵向梁、上测梁和补强板;分别利用液压弯曲变形装置对侧墙上、下端进行弯曲变形压制,形成多段圆弧侧墙后将侧墙吊出反面焊接胎。本发明,采用平板拼接焊接然后再通过液压弯曲变形形成多段圆弧侧墙,侧墙正面拼接焊缝为平直焊缝,采用自动焊接小车焊接,作业效率高,焊缝质量高;减少了滚圆工序,大大降低了侧墙板表面划伤的风险;而且侧墙的拼接错牙量容易控制,正、反面焊接胎的工作面较低,作业风险低。

    铁道车辆车窗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78218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417659.2

    申请日:2014-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车窗,包括固定于车体骨架上的窗框,所述窗框包括中间设有通风口、四周设有固定框的安装板,所述固定框与车体骨架固定相连,所述窗框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固定框上部和下部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分别设置于固定框两侧的竖边框;所述竖边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边框和下边框相连,两个竖边框之间设有可相对其转动的从动百叶和操作百叶,所述从动百叶和操作百叶与连动杆可转动相连接,所述操作百叶的操作端设于车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在车辆运行时能顺利开启或关闭,可广泛应用于铁道车辆制造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