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09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4888.2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246 , G06V10/762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跟踪的轨迹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各跟踪目标的第一运动轨迹,第一运动轨迹包含若干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轨迹点信息,轨迹点信息包括轨迹点对应的坐标以及跟踪目标的大小;若在同一第一运动轨迹中,相邻两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对相邻两个轨迹点中在后的轨迹点进行去除,得到对应的第二运动轨迹;对第二运动轨迹进行第一聚类处理和第二聚类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目标轨迹类簇,将新生成的运动轨迹与各个目标轨迹类簇中的标准轨迹进行比对以确定其所属的目标轨迹类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运动轨迹的聚类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46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74532.9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功耗设备的船舶实时跟踪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获取视频信息,以便所述低功耗设备主体对所述视频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多帧船舶图片;将预先训练好的船舶识别模型移植到所述AI计算模块进行层间融合、张量融合、模型剪枝和权值量化,以得到RKNN推理引擎;所述AI计算模块根据所述RKNN推理引擎对多帧船舶图片进行识别,以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所述低功耗设备主体根据所述识别结果比较前后两帧图片中的交并比,以便根据所述交并比对同一艘船舶进行实时跟踪;由此,通过在前端摄像机侧部署低功耗计算设备,减少了视频传输所占用的网络带宽,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和IOU匹配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船舶跟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83186.5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20/4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76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病害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路段进行拍摄得到的待识别路面图像;将所述待识别路面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路面病害实例分割模型中,以使所述路面病害实例分割模型确定所述待识别路面图像中包含的路面病害的类别信息和轮廓信息,其中,所述路面病害实例分割模型以Yolov8‑seg模型为基础,将卷积注意力机制引入c2f模块,采用SPPFCSPC模块替换原模型中的SPPF模块,并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添加Inner Iou损失函数;根据所述路面病害的类别信息和轮廓信息,确定所述路面病害的长度、宽度或病害面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路面病害识别结果的准确性,保证路面病害破损程度确定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53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216336.6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35 , G06F16/9038 , G06F16/909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行车轨迹的公交路线推荐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组历史行车轨迹数据;采用道格拉斯算法对每组历史行车轨迹数据进行抽稀处理,并将每组历史行车轨迹数据中带站点信息的轨迹点依次补充到对应的抽稀后的历史行车轨迹数据中,以得到处理后的每组行车轨迹数据;获取路网数据,将处理后的每组行车轨迹数据中的每个轨迹点与路网数据中的每个路段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后的每组行驶轨迹路段;对匹配后的每组行驶轨迹路段进行轨迹校正,以得到校正后的每组行驶轨迹路段;取校正后的每组行驶轨迹路段中的众数,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公交行驶轨迹推荐路线进行推荐,从而高效、准确地确定出公交车在路网上的行驶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221929338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23437855.4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MOS管和电池,MOS管连接到主板负载电路和主板电池接口之间;电池与主板电池接口相连接,以便在电池正接时通过MOS管为主板负载电路供电,并在电池反接时通过MOS管断开与主板负载电路的电连接;由此,通过在主板负载电路和主板电池接口之间设置MOS管,以较低成本和功耗影响避免了电池反向连接时带来的不良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