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8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0376.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被紫光激发的青色氧化物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该荧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Sr3‑xEuxLu4‑yScyGe5O19,其中,0.1≤x≤0.2,0.5≤y≤1,且0.6≤x+y≤1.1。该材料对应基质的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m。以Eu2+为激活剂,在紫光405nm的激发下,可被紫光激发的青色氧化物荧光材料发射光谱的主峰位于485~495nm之间,量子效率≥70%,从而使该荧光材料可应用于白光LED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7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557725.6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79 , H10H20/851 , C01B21/082
Abstract: 一种可被紫光激发的青色氮氧化物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该荧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Ba2‑xEuxY4SiO7N2,其中,0.05≤x≤0.2。该材料对应基质的晶体结构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以Eu2+为激活剂,在紫光激发下,该青色氮氧化物荧光材料在100℃时的发光强度是25℃时的发光强度的0.90~0.95倍,发射光谱的主峰峰位位于485~500nm之间,量子效率大于80%,从而使该荧光材料可应用于白光LED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777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30926.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红外类钙钛矿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红外类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油酸铯前驱体的制备:将油酸和Cs2CO3混匀,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00~130℃直至Cs2CO3完全反应,得到油酸铯前驱体溶液;(2)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制备:将PbBr2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微量的HBr,之后将所得混合物注入到油酸和正己烷的混合液中,加入BaBr2,之后再往所得混合溶液中注入步骤(1)所得的油酸铯前驱体溶液,在常温下搅拌反应,将所得反应产物进行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即为红外类钙钛矿发光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钙钛矿发光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和红外区域均能够观察到发射峰,从而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02573.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近红外发光物质及包含该物质的发光器件,属于发光材料领域。该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BaO·aGa2O3·bGeO2·cCr2O3,其中,0.9≤a≤1.1,1.8≤b≤2.2,0.005≤c≤0.05。所述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Ba前驱体、Ga前驱体、Ge前驱体与Cr前驱体混合,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发光材料。与现有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相比,该发光材料对应的发光材料具有全新的化学组成,以Cr3+为激活剂,且占据[GaO4]和[GeO4]四面体格位产生近红外发光。该发光材料能被蓝光激发而发射超宽近红外光,可将蓝光转化为近红外光,并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77417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230926.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红外类钙钛矿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红外类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油酸铯前驱体的制备:将油酸和Cs2CO3混匀,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00~130℃直至Cs2CO3完全反应,得到油酸铯前驱体溶液;(2)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制备:将PbBr2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微量的HBr,之后将所得混合物注入到油酸和正己烷的混合液中,加入BaBr2,之后再往所得混合溶液中注入步骤(1)所得的油酸铯前驱体溶液,在常温下搅拌反应,将所得反应产物进行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即为红外类钙钛矿发光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钙钛矿发光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和红外区域均能够观察到发射峰,从而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560376.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78 , H10H20/822 , C01G17/00
Abstract: 一种可被紫光激发的青色氧化物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该荧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Sr3‑xEuxLu4‑yScyGe5O19,其中,0.1≤x≤0.2,0.5≤y≤1,且0.6≤x+y≤1.1。该材料对应基质的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m。以Eu2+为激活剂,在紫光405nm的激发下,可被紫光激发的青色氧化物荧光材料发射光谱的主峰位于485~495nm之间,量子效率≥70%,从而使该荧光材料可应用于白光LED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3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67330.6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D01F9/10 , C04B35/584 , C04B35/565 , C04B35/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10 , C04B35/571 , C04B35/62295
Abstract: 一种梯度变化的硅氮碳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以高分子固态聚碳硅烷作为先驱体进行熔融纺丝,然后进行不熔化处理,得交联丝;将所得的交联丝在NH3气氛下氨化反应,到达目标温度后,改用N2气氛下继续热解,即得到梯度变化的硅氮碳陶瓷纤维。以高分子固态聚碳硅烷作为先驱体,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氨化、高温热解等工序制得氮化硅/碳化硅纤维,并通过控制氨化的温度来调控氮含量的梯度变化。工艺简单,操作过程简便;通过控制氨化温度,实现纤维表面梯度厚度的可控性;纤维结构新颖,而且在吸波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2872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8788.5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性碳化硅陶瓷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碳化硅。1)将磁性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聚碳硅烷在溶剂中反应制得磁性金属溶胶;2)将步骤1)所得的磁性金属溶胶与沥青混合后反应,再除去溶剂,得到含磁性金属聚碳硅烷先驱体与沥青均匀分散的混合物;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置于高温炉中,通入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处理后冷却,得到交联产物;4)将交联产物放入高温炉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碳化处理后冷却,即得碳分散磁性碳化硅纳米粒子;5)将碳分散磁性碳化硅纳米粒子在空气气氛中加热到碳氧化分解温度除碳,制得磁性碳化硅陶瓷纳米粒子。获得的陶瓷纳米粒子由于其同时具有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可以衰减一定的电磁辐射,达到电磁吸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57725.6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79 , H01L33/50 , C01B21/082
Abstract: 一种可被紫光激发的青色氮氧化物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该荧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Ba2‑xEuxY4SiO7N2,其中,0.05≤x≤0.2。该材料对应基质的晶体结构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以Eu2+为激活剂,在紫光激发下,该青色氮氧化物荧光材料在100℃时的发光强度是25℃时的发光强度的0.90~0.95倍,发射光谱的主峰峰位位于485~500nm之间,量子效率大于80%,从而使该荧光材料可应用于白光LED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52872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008788.5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性碳化硅陶瓷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涉及碳化硅。1)将磁性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聚碳硅烷在溶剂中反应制得磁性金属溶胶;2)将步骤1)所得的磁性金属溶胶与沥青混合后反应,再除去溶剂,得到含磁性金属聚碳硅烷先驱体与沥青均匀分散的混合物;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置于高温炉中,通入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处理后冷却,得到交联产物;4)将交联产物放入高温炉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碳化处理后冷却,即得碳分散磁性碳化硅纳米粒子;5)将碳分散磁性碳化硅纳米粒子在空气气氛中加热到碳氧化分解温度除碳,制得磁性碳化硅陶瓷纳米粒子。获得的陶瓷纳米粒子由于其同时具有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可以衰减一定的电磁辐射,达到电磁吸波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