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固态去润湿制备金属-陶瓷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6536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109781.6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通过固态去湿制备金属‑陶瓷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属于功能膜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采用磁控溅射分层沉积技术,分别以金属和陶瓷作为金属源,以Ar作为溅射气体;采用连续固态去润湿的方法在高温的分层沉积中交替引入金属和陶瓷,并调控一个交替单元内陶瓷和金属预设的沉积厚度比,制得连续包裹纳米复合结构薄膜。该方法不仅打破了制备金属‑陶瓷纳米复合薄膜的传统受相分离控制的共溅射沉积模式,并且拓宽了延性金属的选择尤其包括易与陶瓷混溶的硬质金属。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高、产率高、可大批量工业生产等优点。制备过程不产生副产物,有利于环保,制备的样品具有超硬高韧的优异性能。

    一种通过固态去润湿制备金属-陶瓷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6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09781.6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通过固态去湿制备金属-陶瓷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属于功能膜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采用磁控溅射分层沉积技术,分别以金属和陶瓷作为金属源,以Ar作为溅射气体;采用连续固态去润湿的方法在高温的分层沉积中交替引入金属和陶瓷,并调控一个交替单元内陶瓷和金属预设的沉积厚度比,制得连续包裹纳米复合结构薄膜。该方法不仅打破了制备金属-陶瓷纳米复合薄膜的传统受相分离控制的共溅射沉积模式,并且拓宽了延性金属的选择尤其包括易与陶瓷混溶的硬质金属。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高、产率高、可大批量工业生产等优点。制备过程不产生副产物,有利于环保,制备的样品具有超硬高韧的优异性能。

    一种过渡金属核壳结构薄膜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9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09664.6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过渡金属核壳结构薄膜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材料制备领域。以金属纳米粒子为核,氮掺杂的洋葱状石墨为壳,由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在衬底上形成的薄膜的厚度是200~1200nm。采用磁控溅射小角沉积技术,以金属靶作为金属纳米粒子源,石墨靶及甲烷气体作为碳源,氮气作为氮源气体,同时通入氩气作为溅射气体,实现金属催化碳石墨化生长并原位自组装形成氮掺杂洋葱状石墨包裹金属纳米粒子薄膜。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高、产率高、可大批量工业生产等优点;在制备过程无副产物,制备的样品展现出优于商业Pt/C催化剂的稳定性及耐甲醇性。

    一种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683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94516.0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表面带有金属薄膜的衬底;加热衬底进行去润湿,然后维持衬底的温度不变,以甲烷为反应气体,以银靶为溅射靶,进行溅射,在衬底上得到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该制备方法步骤简洁、工艺可控、成本低、产物纯净、碳包覆的纳米棒与基底结合强、可批量生产,克服了液相法及模板法的产物不纯、操作繁琐、结构难控等缺点,并且,该方法既可以在刚性衬底上制备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也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具有轻量、便携、可折叠等优势,极大程度的扩展了应用范围。

    一种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6837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0794516.0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表面带有金属薄膜的衬底;加热衬底进行去润湿,然后维持衬底的温度不变,以甲烷为反应气体,以银靶为溅射靶,进行溅射,在衬底上得到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该制备方法步骤简洁、工艺可控、成本低、产物纯净、碳包覆的纳米棒与基底结合强、可批量生产,克服了液相法及模板法的产物不纯、操作繁琐、结构难控等缺点,并且,该方法既可以在刚性衬底上制备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也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碳包覆的银纳米棒阵列,具有轻量、便携、可折叠等优势,极大程度的扩展了应用范围。

    一种贵金属单原子掺杂的Hf3N4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268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087179.7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单原子掺杂的Hf3N4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膜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薄膜中贵金属、Hf、N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为:0.59~1.48at.%、42~43at.%、56~57at.%,薄膜的厚度是800~1000nm,薄膜中贵金属以单原子形式存在。制备方法有清洗衬底、抽真空、设置温度、在衬底上磁控溅射等步骤。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低能沉积技术的制备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贵金属单原子掺杂的Hf3N4薄膜。这种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高、产率高、可大批量工业生产等优点。制备过程不产生副产物,制备的样品的硬度和韧性显著的提高,薄膜的耐摩擦抗磨损性能大幅度地提高。

    一种过渡金属核壳结构薄膜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925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809664.6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过渡金属核壳结构薄膜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材料制备领域。以金属纳米粒子为核,氮掺杂的洋葱状石墨为壳,由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在衬底上形成的薄膜的厚度是200~1200nm。采用磁控溅射小角沉积技术,以金属靶作为金属纳米粒子源,石墨靶及甲烷气体作为碳源,氮气作为氮源气体,同时通入氩气作为溅射气体,实现金属催化碳石墨化生长并原位自组装形成氮掺杂洋葱状石墨包裹金属纳米粒子薄膜。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高、产率高、可大批量工业生产等优点;在制备过程无副产物,制备的样品展现出优于商业Pt/C催化剂的稳定性及耐甲醇性。

    一种贵金属单原子掺杂的Hf3N4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268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87179.7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贵金属单原子掺杂的Hf3N4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膜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薄膜中贵金属、Hf、N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为:0.59~1.48at.%、42~43at.%、56~57at.%,薄膜的厚度是800~1000nm,薄膜中贵金属以单原子形式存在。制备方法有清洗衬底、抽真空、设置温度、在衬底上磁控溅射等步骤。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低能沉积技术的制备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贵金属单原子掺杂的Hf3N4薄膜。这种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高、产率高、可大批量工业生产等优点。制备过程不产生副产物,制备的样品的硬度和韧性显著的提高,薄膜的耐摩擦抗磨损性能大幅度地提高。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患者实时数据自动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0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29501.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任萍 姜谧 潘瑞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患者实时数据自动采集方法,涉及物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采用多传感器检测患者的生理数据;将所述生理数据传输至边缘计算单元,对所述生理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的综合异常评分判断所述患者的生理数据是否异常,并标记;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生理数据、异常结果存储至云端数据库,并建立所述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本发明采用多传感器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结合边缘计算与加密技术,实现了对患者生理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与异常检测,并且在保障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确的健康监控。

    一种保安巡逻用便携盾牌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19186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20855849.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任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安巡逻用便携盾牌,包括盾牌本体,其具有多层结构、分别被配置为防爆层、支撑层以及隔热层,防爆层的外部被配置为外盾面,隔热层的内侧被配置为内盾面;设置于盾牌本体上的两个观察窗;设于内盾面上的缓冲垫;固定于内盾面上且位于缓冲垫四角处的多个握把;连接在防爆层中的闪光组件;设于盾牌本体边缘处的置物组件,置物组件用以放置警棍。本实用新型在盾牌本体中设置了置物组件,在内盾面上安装了两个卡口,均能够放置警棍使用,便于使用警棍;在盾牌本体的最外层加设了闪光组件,在与犯罪分子发生冲突时能够有效阻碍犯罪分子的视线,提高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