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剪切板三阶段耗能缓冲限位减隔震支座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86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68630.5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装配式剪切板三阶段耗能缓冲限位减隔震支座设计方法,包括支座本体,步骤1在支座本体的上下两个支座板边缘设有可活动的“剪切板”,活动限位于上下两个支座板之间;步骤2外部输入振动能量时,“剪切板”实现良好的耗能减震作用,支持自由滑动阶段、剪切板剪切耗能阶段以及剪切板拉伸限位阶段。构造清晰新颖、可以实现装配式安装方式、使用场景丰富、可为结构提供三阶段耗能缓冲限位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减震和限位能力、可减少震后更换和修复的难度,且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可抵御洪水或海啸等产生的上浮力和水平方面的冲击力;防止弯桥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向外产生的爬移;也可以防止独柱墩桥梁在重车偏载作用下发生倾覆。

    屈曲约束钢板墙与混凝土框架连接的栓钉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403283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1295.3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屈曲约束钢板墙与混凝土框架连接的栓钉连接节点,其包括用来与所述屈曲约束钢板墙相连的鱼尾板,以及与所述混凝土框架的梁或柱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梁或柱的表面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梁或柱的表面上垂直设有栓钉,所述栓钉伸入所述梁或柱的内部,所述鱼尾板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梁或柱的表面上。本发明可以在工厂中预先制作,无需施工时现场制作,而且由于只有栓钉伸入梁或柱内部,因此这种栓钉连接节点便于梁或柱的纵筋和箍筋的排列和绑扎。

    一种用于消除桥梁共振的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1567523.X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安全检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桥梁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包含如下流程:Step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已设计好的桥梁的计算跨长L、截面惯性矩I、弹性模量E以及在该铁路线路上运营列车的基本标准车厢长度d、车厢个数N;Step2:判断桥梁跨长L与车厢长度d之比L/d是否满足#imgabs0#若满足此条件则进入Step3,否则终止;Step3:确定支座刚度的上限(U‑lim.)和下限(L‑lim.);等等。本发明给出了用于中小跨径铁路桥梁的桥‑支刚度比的选取准则,根据该准则选取合适的弹性支座可有效抑制桥梁的振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桥梁共振的消除,进而确保桥梁及行车运行安全。

    一种用于消除桥梁共振的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67523.X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安全检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桥梁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包含如下流程:Step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已设计好的桥梁的计算跨长L、截面惯性矩I、弹性模量E以及在该铁路线路上运营列车的基本标准车厢长度d、车厢个数N;Step2:判断桥梁跨长L与车厢长度d之比L/d是否满足 若满足此条件则进入Step3,否则终止;Step3:确定支座刚度的上限(U‑lim.)和下限(L‑lim.);等等。本发明给出了用于中小跨径铁路桥梁的桥‑支刚度比的选取准则,根据该准则选取合适的弹性支座可有效抑制桥梁的振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桥梁共振的消除,进而确保桥梁及行车运行安全。

    一种基于阻尼板的耗能缓冲限位减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18861764U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22713943.1

    申请日:2022-10-15

    Abstract: 一种基于阻尼板的耗能缓冲限位减隔震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设有上下两个支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切板‑导轨棒”组件和螺栓,设置并可活动限位于上下两个支座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清晰新颖、可提供三阶段耗能缓冲限位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减震限位能力,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且既可以参与新建筑的建设,也可以实现装配式安装,可减少震后更换和修复;可抵御洪水或海啸等产生的上浮力和水平的冲击力;防止弯桥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向外产生的爬移;防止独柱墩桥梁在重车偏载作用下发生倾覆。因此使用场景丰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