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桥梁共振的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1567523.X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安全检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桥梁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包含如下流程:Step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已设计好的桥梁的计算跨长L、截面惯性矩I、弹性模量E以及在该铁路线路上运营列车的基本标准车厢长度d、车厢个数N;Step2:判断桥梁跨长L与车厢长度d之比L/d是否满足#imgabs0#若满足此条件则进入Step3,否则终止;Step3:确定支座刚度的上限(U‑lim.)和下限(L‑lim.);等等。本发明给出了用于中小跨径铁路桥梁的桥‑支刚度比的选取准则,根据该准则选取合适的弹性支座可有效抑制桥梁的振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桥梁共振的消除,进而确保桥梁及行车运行安全。

    一种用于消除桥梁共振的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67523.X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安全检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桥梁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包含如下流程:Step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已设计好的桥梁的计算跨长L、截面惯性矩I、弹性模量E以及在该铁路线路上运营列车的基本标准车厢长度d、车厢个数N;Step2:判断桥梁跨长L与车厢长度d之比L/d是否满足 若满足此条件则进入Step3,否则终止;Step3:确定支座刚度的上限(U‑lim.)和下限(L‑lim.);等等。本发明给出了用于中小跨径铁路桥梁的桥‑支刚度比的选取准则,根据该准则选取合适的弹性支座可有效抑制桥梁的振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消除共振的桥梁支座刚度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桥梁共振的消除,进而确保桥梁及行车运行安全。

    一种装配式剪切板三阶段耗能缓冲限位减隔震支座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86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68630.5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装配式剪切板三阶段耗能缓冲限位减隔震支座设计方法,包括支座本体,步骤1在支座本体的上下两个支座板边缘设有可活动的“剪切板”,活动限位于上下两个支座板之间;步骤2外部输入振动能量时,“剪切板”实现良好的耗能减震作用,支持自由滑动阶段、剪切板剪切耗能阶段以及剪切板拉伸限位阶段。构造清晰新颖、可以实现装配式安装方式、使用场景丰富、可为结构提供三阶段耗能缓冲限位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减震和限位能力、可减少震后更换和修复的难度,且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可抵御洪水或海啸等产生的上浮力和水平方面的冲击力;防止弯桥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向外产生的爬移;也可以防止独柱墩桥梁在重车偏载作用下发生倾覆。

    屈曲约束钢板墙与混凝土框架连接的栓钉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403283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1295.3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屈曲约束钢板墙与混凝土框架连接的栓钉连接节点,其包括用来与所述屈曲约束钢板墙相连的鱼尾板,以及与所述混凝土框架的梁或柱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梁或柱的表面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梁或柱的表面上垂直设有栓钉,所述栓钉伸入所述梁或柱的内部,所述鱼尾板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梁或柱的表面上。本发明可以在工厂中预先制作,无需施工时现场制作,而且由于只有栓钉伸入梁或柱内部,因此这种栓钉连接节点便于梁或柱的纵筋和箍筋的排列和绑扎。

    基于阵列移动传感器的桥梁模态参数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983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75826.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阵列移动传感器的桥梁模态参数评估系统,包括现场测量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和数据输出及显示终端;现场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车系统、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测量车系统包括测量车和用于引导测量车移动的牵引车,测量车上设有一根车轴,车轴分别与转轴和滑轴垂直;车轴上线性阵列布置有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竖向振动响应数据,数据转换模块进行数据转换,数据通信模块将竖向振动响应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数据分析处理平台用于根据采集得到的竖向振动响应数据进行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数据输出及显示终端用于实时输出和显示数据分析处理平台的计算结果。

    一种联合卡尔曼滤波的桥梁路面平整度间接精准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2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8962.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维护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卡尔曼滤波的桥梁路面平整度间接精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测量车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构建测量系统,建立动力平衡方程;步骤2.采集加速度数据:测量车匀速驶过待测桥梁,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传感器数据,得到竖向加速度数据;步骤3.获取速度和位移数据:对步骤2中所得的加速度响应对时间t进行积分得到速度响应,再次积分可得到位移响应;步骤4.构建测量车系统的状态向量和状态方程;步骤5.构建测量车的观测向量和观测方程;步骤6.联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反演桥梁路面平整度。本方法可精准识别桥梁路面平整度,具有快速、经济、易于操作、机动性强等优点。

    一种桥面粗糙度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5081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39709.1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面粗糙度检测系统,包括现场测量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数据输出及显示终端;现场测量系统为两连接测量车系统,包括前后两个相互物理连接的可移动牵引车车体,每个可移动车体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模块;两连接的测量车系统匀速行驶过待测桥梁,信号采集系统分别采集测量车系统所包含的前后两个单轴车过桥过程中的竖向加速度响应与远端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接收采集信号,分析模块运行计算公式(7)以实时输出牵引车测量系统行经的桥面粗糙度;客户端实时显示出桥面粗糙度。本发明可替代传统且昂贵的仪器设备,实现对桥梁路面状况的快速检测,且有效避免封路作业带来的交通堵塞。

    一种基于多路信号处理的桥梁抗震效果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7614.6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路信号处理的桥梁抗震效果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桥梁的桥墩上端与桥面的连接位置均布置若干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采集振动信号,并建立振动信号的频谱图;计算振动信号在频域上的频域系数、时域上的时域系数以及信号采集周期内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载荷系数,并计算实时振动信号条件下的损伤指数;建立桥梁有限元分析的三维模型,模拟最大振动幅值条件下的桥梁变形,计算桥梁的变形系数;利用损伤指数和变形系数计算桥梁抗震系数,并评估信号采集周期内桥梁的抗震效果。本发明具有多种数据处理、计算过程,并结合实际数据监测与振动模拟,提高评估的精度和准确性。

    基于阵列移动传感器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66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75834.1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移动传感器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通过在测量车的车轴上线性阵列布置传感器,利用多个传感器采集桥梁的竖向振动响应,能够克服现有的单个传感器采集数据量少的局限性;通过多个传感器采集的竖向振动响应得到不同竖向振动响应之间的互协方差响应,克服传统信号处理技术存在频率分辨率的弊端以及噪声对辨识结果精度的影响;通过将改进的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技术相结合,用于处理阵列移动传感器记录响应的协方差,利用得到的互协方差响应进一步识别桥梁的模态参数,桥梁的模态参数的辨识不会受到信号长度、信号分析技术低分辨率以及现场测试环境等不利因素的限制和干扰,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辨识桥梁模态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