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93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958860.5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宽温区近零膨胀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的近零膨胀温度区间较窄的问题,宽温区近零膨胀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由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增强体和基体金属复合而成;制备:按照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增强体的分子式分别称取原料,并烧结得到多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预压、预热后进行加压浸渗得到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多相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在温度区间为‑5~60℃内平均热膨胀系数仅为0.40×10‑6℃‑1,弯曲强度达211MPa,热导率可达46W/(m·K)。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83718.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49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焦钒酸铜基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β‑Cu2V2O7负热膨胀性能较差且不具有零膨胀性的问题。本发明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为β‑Cu2‑xBaxV2O7,0<x≤0.2;β‑Cu2‑xBaxV2O7为零膨胀陶瓷。本发明另一种降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焦钒酸铜基增强体为β‑Cu2‑xMnxV2O7,0<x<2;β‑Cu2‑xMnxV2O7为负热膨胀材料。本发明通过固相烧结即可制备β‑Cu2‑xBaxV2O7固溶体,制备工艺简单、单次能够实现大量产物的烧结、无有害气体释出。为通过固相烧结配合快速冷却,成功实现β‑Cu2‑xBaxV2O7固溶体的制备,为其批量合成提供了更加简洁、高效的技术手段。制备出的样品力学性能较β‑Cu2V2O7大幅度提升,具备独立作为结构件使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672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152167.2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双连通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双连通结构复合材料由增强体和基体金属复合而成,增强体为Mn3Zn1‑xAxN,基体金属为纯铝或铝合金。制备:将增强体和聚乙烯醇加入乙醇溶液中得到混合液,烘干得到固体产物;固体产物压片烧结得到烧结片;装填装至石墨模具内;石墨模具置于铁模具内部,预热后进行加压浸渗。本发明将Mn3Zn1‑xAxN颗粒加工成预制体,再采用压力浸渗法制备复合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低、导热系数、致密度,弯曲强度和硬度高。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6801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152185.0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由增强体和基体金属复合而成,增强体为GaNMn3颗粒,基体金属为纯铝或铝合金。制备:将GaNMn3颗粒装填入石墨模具的型腔内,将石墨模具置于铁模具内部,在保护气氛下同时预热石墨模具和铁模具,进行加压浸渗。本发明适用于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热膨胀系数差别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采用GaNMn3作为增强体弥补基体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大的问题。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弯曲强度、导热系数、维氏硬度达和致密度高。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680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52185.0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0 , C22C1/1036 , C22C32/0068 , C22C2001/1047
Abstract: 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由增强体和基体金属复合而成,增强体为GaNMn3颗粒,基体金属为纯铝或铝合金。制备:将GaNMn3颗粒装填入石墨模具的型腔内,将石墨模具置于铁模具内部,在保护气氛下同时预热石墨模具和铁模具,进行加压浸渗。本发明适用于增强体颗粒与基体合金热膨胀系数差别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采用GaNMn3作为增强体弥补基体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大的问题。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弯曲强度、导热系数、维氏硬度达和致密度高。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铝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491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83714.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负膨胀材料降低热膨胀系数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为了降低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提高金刚石/铝复合材料与半导体的热匹配。本发明在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引入具有负膨胀系数的材料作为增强体,制得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可调节,可以通过成分设计满足不同的服役条件下对热膨胀系数的要求,进而实现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调控。制备得到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更接近于半导体器件Si、GaN等,更满足电子封装热管理材料对热膨胀系数匹配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003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1059244.2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近零膨胀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与钛复合极易发生对复合材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反应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将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清洗干燥,与基体粉体、锌粉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粉体,将得到的混合粉体置于石墨模具中预压,将模具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一定温度下进行预压后进行烧结,冷却后即可得到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得到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实现了近零膨胀,提升了力学性能,在‑20~‑4℃范围内为0.42ppm/K,并且弯曲强度可达253MPa。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62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290739.X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刚石与碳化硅混合增强的高导热高强度铝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强度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差,存在脆性和易水解界面产物Al4C3的问题。方法:称取金刚石及铝合金块,将金刚石利用氢等离子体进行刻蚀处理;将所得金刚石颗粒置于模具中并振实得到预制体;将预制体吊装于气压浸渗炉中进行气压浸渗,脱模得到金刚石/铝复合材料,退火处理。本发明利用氢等离子体刻蚀金刚石颗粒表面,增大了金刚石颗粒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金刚石颗粒的表面活性,Si元素与金刚石反应原位形成SiC,提高了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避免了有害界面反应产物Al4C3相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9003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59244.2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近零膨胀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与钛复合极易发生对复合材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反应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将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清洗干燥,与基体粉体、锌粉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粉体,将得到的混合粉体置于石墨模具中预压,将模具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一定温度下进行预压后进行烧结,冷却后即可得到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得到反钙钛矿锰氮化合物/钛复合材料实现了近零膨胀,提升了力学性能,在‑20~‑4℃范围内为0.42ppm/K,并且弯曲强度可达253MPa。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2097.1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综合性能的含钨酸锆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ZrW2O8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ZrW2O8/Al复合材料强度较低,且γ‑ZrW2O8含量过多导致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较大的问题。方法:称取ZrW2O8粉、高强度陶瓷粉和铝基体为原料;将高强度陶瓷粉和ZrW2O8粉混合并进行球磨然后预压得到增强体预制体,预热和熔融态金属基体制备,液态铝浸渗,复合材料退火处理。本发明采用多种粒径的混合配比提高了增强体的体积分数,通过去应力退火处理减小内应力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