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3030.8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拱桥吊杆张拉力的调节方法、调节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构建张拉力调节模型,求解获得待求的成桥状态张拉力的调整量;对拱桥各个吊杆进行初步调整,构建基于加权矩阵的求解模型并求解获得张拉力的二次调整量;确定各个吊杆的张拉力;判定各个吊杆是否处于合理状态,若均处于合理状态则完成对吊杆张拉力的调整;若处于不合理状态,则修正加权矩阵并重新求解;本发明利用极值定理求解成桥状态下张拉力的调整量并进行初步调整,通过设定加权矩阵和构建基于此矩阵的求解模型对张拉力进行二次调整,最后通过判定吊杆是否处于合理状态来完成调整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25741.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7/18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拱桥吊杆寿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拱桥吊杆非接触式损坏预测方法及相关产品,方法包括获取任意锈蚀区域的总磁场强度测值;获得对应位置的吊杆锈蚀损失系数;获取结构构件的抗力概率密度函数;获得吊杆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拉力值;获得吊杆在广义效应下的载荷概率密度函数;通过抗力概率密度函数和载荷概率密度函数获得吊杆锈蚀损坏概率;本发明可以非接触地获取任意锈蚀区域的总磁场强度测值,可以准确地预测吊杆在实际工况下的抗力变化,并根据载荷概率密度函数和抗力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吊杆锈蚀损坏概率,并通过设定的损坏风险值进行风险判断,对吊杆的健康状态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25741.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7/18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拱桥吊杆寿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拱桥吊杆非接触式损坏预测方法及相关产品,方法包括获取任意锈蚀区域的总磁场强度测值;获得对应位置的吊杆锈蚀损失系数;获取结构构件的抗力概率密度函数;获得吊杆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拉力值;获得吊杆在广义效应下的载荷概率密度函数;通过抗力概率密度函数和载荷概率密度函数获得吊杆锈蚀损坏概率;本发明可以非接触地获取任意锈蚀区域的总磁场强度测值,可以准确地预测吊杆在实际工况下的抗力变化,并根据载荷概率密度函数和抗力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吊杆锈蚀损坏概率,并通过设定的损坏风险值进行风险判断,对吊杆的健康状态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94415.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拱桥钢混连接过渡面的强度预测方法及相关产品,制备多个混凝土样本构建第一训练样本集,获得训练后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制备多个钢混连接过渡面样本构建第二训练样本集;获得训练后的钢混强度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混凝土组成成分数据输入至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的混凝土强度;将待预测的浇筑过程参数、钢筋强度以及预测的混凝土强度输入至钢混强度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的钢混连接过渡面强度;本发明首先构建基于混凝土样本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然后以钢混连接过渡面样本为基础,构建钢混强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各自的训练样本集进行精确训练,最终实现了钢混连接连接过渡面的强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94415.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拱桥钢混连接过渡面的强度预测方法及相关产品,制备多个混凝土样本构建第一训练样本集,获得训练后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制备多个钢混连接过渡面样本构建第二训练样本集;获得训练后的钢混强度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混凝土组成成分数据输入至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的混凝土强度;将待预测的浇筑过程参数、钢筋强度以及预测的混凝土强度输入至钢混强度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的钢混连接过渡面强度;本发明首先构建基于混凝土样本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然后以钢混连接过渡面样本为基础,构建钢混强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各自的训练样本集进行精确训练,最终实现了钢混连接连接过渡面的强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3071.4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涉及桥梁抗震领域,其步骤依次为:首先获取桥墩高度、结构类型等目标桥梁基本信息,接着以此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以确定设防类别与地震水准,随后从预设表中选取适配的抗震性能目标,之后分析桥梁不规则程度等确定场地及地震相关参数,再依据所选目标对不同性能水准桥梁结构与钢混组合梁计算分析,找出薄弱和关键部位并验证调整。本发明构建起科学系统且量化的设计体系,突破传统设计局限,有效解决“中震可修”缺乏量化指标的问题,全面综合多因素,经科学论证选目标、严格验证设计,确保合理性与可靠性,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打造出一套完备高效的全新技术方案,有力保障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4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1287.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正交交叉口衬砌工程量通用程序计算方法及终端,涉及隧道交叉口工程量计算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隧道和横通道轮廓参数与支护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在三维模型内建立三维坐标系;利用定积分推导体积公式以及辛普森积分法,计算得到横通道外轮廓与隧道外轮廓从渐变段开始围成的总体积V1;并计算得到横通道内轮廓与隧道外轮廓从渐变段开始围成的总体积V2;根据差值,即可得到交叉口渐变段二次衬砌体积。本发明先计算交叉口渐变段处的横通道上任意圆弧与隧道上对应圆弧所围成的三维立体体积,基于统一的计算公式进行进一步组合,可用于隧道交叉口工程量的计算,将方法进行程序化之后可实现通用性,精确性、高效性及自主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46108.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型桩施工方法,涉及土木工程或岩土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前排短桩按正常施工,并在桩顶预留若干第一横梁连接钢筋,若干第一横梁连接钢筋端部均伸出前排短桩;施工后排桩孔,横梁段设置带孔钢护壁,带孔钢护壁一侧带有若干预留孔;在带孔钢护壁内设置若干第二横梁连接钢筋,并伸出预留孔;在后排桩孔处下钢筋笼,将若干第二横梁连接钢筋和桩主筋,并浇筑桩身混凝土;开挖横梁基坑,并将横梁主筋和横梁连接钢筋搭接绑扎,随后浇筑横梁混凝土;最后回填基坑。采用后桩桩孔内设置单面带孔钢护壁,预埋钢筋与后桩主筋连接,横梁基坑开挖暴露预埋钢筋后与横梁主筋有效连接并现浇混凝土,实现横梁与后桩的刚性有效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33957.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4/00 , E01D19/00 , E01D21/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施加预应力的双拱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交界墩、主拱圈、上拱圈、预应力钢束、桥面系、拱上立柱,主拱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拱座固定连接,上拱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交界墩的上端固定连接,预应力钢束设置在上拱圈内,成桥时,预应力钢束对主拱圈和上拱圈的交汇部分施加向上的作用力,预应力钢束对交界墩施加向内的作用力;本发明通过在上拱圈中施加预应力产生向上径向力,从而可用于调整主拱圈的线形,优化结构应力分布,提高整体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性能,并利用预应力钢束为结构提供额外的压应力储备,确保在成桥状态下整体结构完全处于受压状态,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269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510324700.4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西省交投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江西赣东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中秋 , 肖春红 , 杨体旺 , 刘明刚 , 徐益飞 , 赵见 , 牛秋晨 , 李心鹏 , 贾飞扬 , 龙姝霓 , 陈洁 , 黎良仆 , 刘明明 , 吴建将 , 叶俊 , 朱海涛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结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值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和第二结果;根据第一计算结果确定耦合区域的耦合特征参数;再根据第二计算结果调整耦合特征参数,得到迭代后的耦合特征参数;然后重复调整耦合特征参数,得到迭代后的目标耦合特征参数;再生成工程结构仿真结果。可以在进行仿真时,根据计算结果动态调整不同仿真区域计算方法,通过依序迭代的方式对接触区域的耦合特征参数进行调整,并自动对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耦合处理,可以提高工程仿真模型接触区域数据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从而提高工程结构仿真的效率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