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667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1910113970.5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Del标记的道地川芎鉴定用引物及鉴定方法。本发明利用12个伞形科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和道地川芎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获得插入/缺失差异片段所设计的4对特异DNA引物,采用该引物来鉴定道地川芎,鉴定方法包括:提取待测样品的DNA;采用这4对引物对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若能同时扩增出4种引物对应的特异性条带,则为道地川芎。该鉴定方法简便,样品用量少,准确性高,速度快,更加适合应用于大批量的品种鉴定,在短时间内能精确鉴定道地川芎。
-
公开(公告)号:CN109666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113970.5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Del标记的道地川穹鉴定用引物及鉴定方法。本发明利用12个伞形科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和道地川穹基因组序列进行对比,获得插入/缺失差异片段所设计的4对特异DNA引物,采用该引物来鉴定道地川芎,鉴定方法包括:提取待测样品的DNA;采用这4对引物对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若能同时扩增出4种引物对应的特异性条带,则为道地川穹。该鉴定方法简便,样品用量少,准确性高,速度快,更加适合应用于大批量的品种鉴定,在短时间内能精确鉴定道地川芎。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17132.1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藏羌传统聚落景观数字化系统,包括景观空间数据库、空间测量模块、景观空间特征模块、智能模拟分析模块、可视化展示模块、智慧应用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本发明针对传统聚落景观的多维数据源进行融合与多功能协作,解决了现有聚落景观分析和管理应用都依托于独立软件实现,使用者需要不断转换数据格式、切换系统使用,其程序繁琐复杂,操作难度高的问题。(56)对比文件史利莎.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理想风水模式的藏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以甘肃省迭部县扎尕那村落为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1,C038-344.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94896.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Q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羌传统村落最佳观景路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传统村落的景观节点;S2、根据景观节点构建观景路线规划指标体系,得到景观节点的评分;S3、确定传统村落观景路线规划指标权重,结合景观节点的评分得到景观节点的观景效果综合得分;S4、根据景观节点的观景效果综合得分建立多目标函数模型,生成最优观景路线规划图,完成传统村落最佳观景路线规划。本发明基于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规划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增强传统村落的吸引力,提升旅游品质,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为旅游人群提供游览距离较短、时间成本较低观景效果最佳的路线,形成一套基于数据分析判别进而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5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053956.7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6 , C12Q1/6895 , G16B30/10 , G16B10/00 , G16B2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鸢尾属部分种的系统分类方法,利用叶绿体基因matK、核基因ITS对27种鸢尾属植物和3种鸢尾科植物进行测序,结合在GeneBank中收集到的鸢尾属植物的相关序列,并利用软件MEGA6.0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鸢尾属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重新界定争议种的分类地位以及鸢尾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本发明结合了核基因ITS和叶绿体基因matK来进行分析,从而为建立完整的鸢尾属植物系统发育理论奠定基础,为今后该属种质资源的分析及改良提供相应的参考。本发明为赵毓棠的分类系统和争议种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同时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343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639666.2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G06V40/1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特征户外环境情绪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被测人员的生理数据和户外环境的图像;采用Relief非线性特征提取算法提取被测人员的生理数据特征,采用ConvLSTM识别模型获得任一帧图像组对应的情绪等级标签;利用MTCNN网络进行人脸识别与定位;利用Resnet模块提取任一帧图像组的图像的纹理特征,并将任一帧图像组的图像转换成一维向量,得到第一次输出向量;利用Lenet5卷积网络对人脸识别与定位的图像进行特征粗提取,并利用VAE自编码器提取任一帧图像组的图像的生成特征,得到生成特征对应的第一特征向量;将第一次输出向量与第一特征向量输入至全连接分类层,并添加分类层与真实标签的熵函数,得到情绪等级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51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339304.3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四川天艺优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报春PfLIS/NES基因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的小报春PfLIS/NES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成功的克隆了小报春芳樟醇/橙花叔醇合酶基因(PFLIS/NES)的全长序列,该序列包含一个长为1638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并且具有萜类物质特有的天冬氨酸富集区保守序列。该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而不同花期的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盛花期表达量最高。通过转基因技术,在拟南芥中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T2代转基因拟南芥纯合植株叶片检测到了香气挥发性物质芳樟醇(linalool)的释放,而对照野生型拟南芥未检测到芳樟醇的存在,为植物的花香物质调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1578974.2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四川天艺优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花虎眼万年青QtHIPP37基因及应用,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在建立白花虎眼万年青叶上珠芽高效再生体系和转录组分析基础上,从中克隆出了QtHIPP37基因及构建了超量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模式植物烟草中,转基因烟草对干旱胁迫的抗逆性显著提高,证明了QtHIPP37基因能从分子水平提高植物的抗干旱、抗盐碱等抗逆性能,在植物生物技术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8348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560852.4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成都市温江区统筹城乡和农村发展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笋自动化剥壳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与设备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剥壳锟和导向移动锟,剥壳锟和导向移动锟并排设置,所述设备外壳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滑板一,滑板一有两个,且滑板一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转动柱,剥壳锟和导向移动锟的一侧均开设有T字形转槽,T形转动柱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T字形转槽内,所述剥壳锟和导向移动锟远离T字形转槽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杆一和连接圆杆二。本发明通过各机构的配合以及可调性,使得设备能够对不同品种的竹笋进行剥壳操作,且剥壳效果较好,操作便捷,满足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96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81715.5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皂荚母树种子发育不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月摘除母树上的果荚,对母树林林下土壤进行深度12-15cm的浅翻;S2.11月对母树进行石硫合剂涂抹茎干处理,涂抹高度至离地1.0-1.2m;S3.4月花序现蕾期使用防蚜虫剂一次,果荚初期未见种子发育前采用百菌清防病2次,间隔1周;S4.于春季4月皂荚盛花期,晴天上午,向全树冠施用一次叶面肥;S5.5月下旬花后果荚生长,分别使用微量元素混合液A和微量元素混合液B交替进行叶面施肥,间隔7d,连续施用四次。本发明从肥料角度解决了种子发育的问题,为母树林的扩繁和皂荚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