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65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68392.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车‑多车融合的云端安全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云端安全监测系统与若干个自动驾驶车辆的汽车原车系统连接,云端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数字孪生模型、车辆安全监测模块、安全态势感知与缺陷判定模块;车辆安全监测模块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模型、汽车原车系统传输的故障信息和车辆各子系统的状态性能数据,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单车安全分析,以及基于同一型号各自动驾驶车辆的故障信息、自动驾驶性能数据和驾驶员的操作行为数据,对同一型号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多车安全分析。本方案,可以全方位监测智能网联车辆的运行状态,识别风险与判定缺陷,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9777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8518.9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W60/00 , G08G1/0967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车‑云交互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大脑系统,包括:设置于车端的车端安全大脑系统和设置于云端的云端安全大脑系统,车端安全大脑系统用于从车联网系统实时获取车辆安全信息进行预期功能安全风险识别和功能安全风险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是否进行应急处置,若是,则将生成的应急处置信息发送至车辆执行系统,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应急控制;云端安全大脑系统用于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单车安全分析和多车安全分析,进一步进行全面安全监测。本方案,车端安全大脑系统负责实时处理和应急响应,而云端安全大脑系统则负责大数据分析和安全监测,两者相互补充,可以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283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069178.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W60/00 , B60W50/08 , B60W50/14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的车端安全防护系统和安全防护方法。与汽车原车系统连接,车端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风险识别模块、安全与缺陷分析模块和应急处置模块;风险识别模块用于从汽车原车系统获取车辆安全信息,以进行预期功能安全风险识别和功能安全风险识别;安全与缺陷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风险识别模块的实时识别结果进行故障分析和溯源,并进行综合风险值计算和分级,以根据分级结果确定是否进行应急处置,若是,则基于车辆安全信息和分级结果制定应急处置策略;应急处置模块用于根据安全与缺陷分析模块制定的应急处置策略生成应急处置信息发送至车辆执行系统,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应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656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068392.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车‑多车融合的云端安全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云端安全监测系统与若干个自动驾驶车辆的汽车原车系统连接,云端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数字孪生模型、车辆安全监测模块、安全态势感知与缺陷判定模块;车辆安全监测模块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模型、汽车原车系统传输的故障信息和车辆各子系统的状态性能数据,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单车安全分析,以及基于同一型号各自动驾驶车辆的故障信息、自动驾驶性能数据和驾驶员的操作行为数据,对同一型号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多车安全分析。本方案,可以全方位监测智能网联车辆的运行状态,识别风险与判定缺陷,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708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60875.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中汽院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15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8/20 , G06F18/2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多源数据采集聚合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S1、进行参数字段对齐,筛选多种来源数据中指定字段的数据;S2、对指定参数字段数据完成采样频率对齐;S3、建立静态信息与S2输出结果的关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融合事故调查数据、车辆运行数据、实验测试数据,对多源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聚合处理,为故障分析与特征挖掘提供优质的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535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60627.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中汽院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0 , G01R31/367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特征提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进行数据预处理并提取关键数据特征;基于稳定性对关键数据特征进行风险特征量化描述,通过数学期望和方差反映系统稳定程度;基于相关性对关键数据特征进行风险特征量化描述,计算相关系数η量化安全状态,用1‑η得到风险状态的量化值;基于一致性对关键数据特征进行风险特征量化描述,通过极值熵、折中熵和方差熵描述电芯间的一致性。该技术方案能够从新能源汽车大量运行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提取潜在的安全风险特征,以便全面评估车辆的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8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5987.1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识别测试的目标物及其测试方法,目标物包括:车辆底盘组件、货仓组件、货物组件和支撑组件,货仓组件和车辆底盘组件固定在支撑组件上,货物组件放置在货仓组件内,且一端伸出货仓组件;车辆底盘组件上设置反射器,反射器用于反射测试车辆发射的信号;支撑组件上设置滚轮,滚轮位于支撑组件底面的一侧,用于使支撑组件移动;支撑组件上还设置停止块,停止块位于支撑组件底面的另一侧,用于增大支撑组件与地面的摩擦力。货物组件一端伸出货仓组件,形成装载超长货物的目标物,反射器使测试车辆接收来自目标物的反射信号;滚轮模拟真实车辆移动;停止块增加支撑组件跟地面之间的摩擦,使移动的支撑组件停止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017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9533.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0 , G06F18/2433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云端运行数据的电池系统连接异常早期识别方法,包括S1、从云端储存数据中采集车辆运行数据,抽取行车状态、满足阈值电流与SOC区间数据;S2、构建连接异常风险因子,根据车辆运行数据计算车辆的连接异常风险因子,连接异常风险因子包括Φ1、Φ2、Φ3、Φ4,其中Φ1、Φ2、Φ3分别为第一电压相关因子、第二电压相关因子、第三电压相关因子,Φ4为电压、电流综合相关因子;S3、建立连接异常识别规则,使用连接异常风险因子的计算结果进行连接异常识别。本发明的方法可快速识别不同阶段的动力电池连接异常故障,并对故障进行等级分级,识别高风险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860625.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中汽院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2 , H01M10/48 , H01M10/42 , G01R19/00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电芯电压初始偏置矫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选择特定连续数量的电芯电压数据作为初始数据集;计算每个电芯数据的平方#imgabs0#,求平方和,计算均值#imgabs1#;将所有电芯的平方和构成一个m*1维向量A,计算向量A的均值,得到归一化标准b,计算偏置矫正系数,对每个电芯的电压应用偏置矫正系数完成修正。该技术方案能够对每个电芯的电压进行修正,以提高电芯电压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60917.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中汽院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88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评估技术领域,具体为电芯电压干扰脉冲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电芯电压干扰脉冲处理方法,包括:S1、对电芯电压进行采样,构造特征信号;S2、计算特征信号变化速度dS;S3、对特征信号变化速度设定阈值;S4、根据阈值对干扰脉冲进行识别和标记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检测和标记充电过程中因阶跃干扰脉冲导致的异常数据,提高后续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