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1340.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覆冰监测布点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待监测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确定待监测区域的多个第一风险子区域;根据待监测区域的历史气象数据,确定待监测区域的多个第二风险子区域;根据待监测区域的历史覆冰数据,确定待监测区域的多个第三险子区域;根据待监测区域的多个第一目标子区域、多个第二目标子区域和多个第三险子区域,确定待监测区域的多个目标区域;根据待监测区域的多个目标区域,确定多条风险输电线路;确定每条风险输电线路的覆冰风险值;根据每条风险输电线路的覆冰风险值,确定最优电网覆冰监测布点方案,具有优化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的质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69159.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15 , G06F18/2415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树线放电诱发山火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系统,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树线放电风险评估模型,其输入为特征参数序列,输出为风险等级,并采用根据每次树线放电诱发山火事件前的环境参数历史数据中提取出的训练样本集进行训练,当需要对某个目标区域进行树线放电诱发山火的风险进行评估时,采集该目标区域的环境参数数据构成待评估特征参数序列,然后输入树线放电风险评估模型得到树线放电诱发山火的风险等级。本发明通过采集历史和实时环境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实现对山火风险的早期预警和有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825791.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绝缘子污秽程度检测方法,其包括获取待检测绝缘子的高光谱图像和红外热图像,并将高光谱图像和红外热图像中的绝缘子盘面划分为若干面积相同区域;提取高光谱图像和红外热图像在每个区域的高光谱特征和红外特征,并对每个区域的高光谱特征和红外特征进行融合形成检测曲线;将所有的检测曲线与融合曲线库中若干融合曲线进行匹配,将匹配度最高的融合曲线的盐密值作为检测曲线的盐密值;累加所有区域盐密值,根据累加后的总盐密值确定待检测绝缘子的污秽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6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71113.3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41/046 , H04L41/044 , H04L41/0677 , H04L41/0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数据整合传输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对遵循不同通信协议的现场感知设备上传的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并纳入统一的网络集中控制平台,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感知,设备故障的主动预警,并下发有效运维策略,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其中,边缘物联代理可以满足输变电设备的不同感知设备的接入需求,实现不同接口协议的监测数据的统一接入,同时具备双向通信功能,提高了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监测数据的有效性,适合在输变电行业的运维项目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1299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3285.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抗短路冲击能力的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试验的方法准确掌握自粘性换位导线在短路工况下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共同作用的性能特性,建立一定数据库后,实际变压器短路冲击能力测试过程可查阅数据库,实时动态掌握变压器短路冲击过程以及短路冲击后的绕组机械性能;在电力变压器绕组抗短路冲击能力的检测过程中,探究电力变压器自粘性换位导线短路动热综合效应,以当前验测状态下自粘性换位导线的性能特性和电力变压器绕组的频率响应为影响因子,评估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抗短路冲击能力,解决了评判系数较为单一和准确性不够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115.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耿植 , 张永领 , 柳松延 , 刘酩 , 高锦峰 , 肖兴涛 , 龙毅 , 陈强 , 苏长华 , 张力 , 兰新生 , 王方强 , 刘曦 , 董仲明 , 王志高 , 王杰 , 田倩倩 , 曾晓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特高压换流站外冷水硬度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试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取样管路、第二取样管路、第三取样管路、缓冲罐、吸样管路、试剂管路、缓冲管路、滴定池以及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的触发信号控制相应第一取样管路、第二取样管路、第三取样管路中的至少一路启动,并控制吸样管路、试剂管路、缓冲管路向滴定池中分别输送水样品、试剂溶液和缓冲液后完成滴定检测,以及在光学传感器检测到溶液颜色变化值设定颜色时控制监测装置停止滴定,同时依据试剂溶液的浓度以及试剂体积、水样品的消耗体积计算输出水样品的硬度。本发明可对处于制备状态的软化器实现不间断监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22380.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检测装置,包括支撑部、压接部和检测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固定耐张线夹;所述压接部,用于对活动支撑部上的耐张线夹进行压接;所述检测部,用于对已完成所述压接后、活动支撑部上的耐张线夹,进行X射线拍摄;支撑部、压接部、检测部中至少其中之一设置在一导轨组上。通过采用本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检测装置,相比于传统的在已架空的线路上进行由一组工人完成压接,然后再上来另一组工人完成检测的方式,采用本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压接检测装置只需一组人员即可快速完成从压接到检测的一体化工作,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后续运维成本也大大降低,填补了压接检测一体设备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7027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597063.5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系统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重定位系统及方法,通过对多种感器技术实现环境特征的多方位提取,并结合环境目标识别、巡航环境综合分析判断等技术的实现机器人本体巡航精度、巡航安全性及巡航效率的提升,其技术要点包括:巡检机器人和重定位系统,将重定位系统内的多个监测装置采集的信息融合来判定巡检机器人的行径路线是否存在偏差,提高了开放式的变电站中的环境适应性,当发生严重意外,如机器人被盗或因为机器故障严重脱离轨迹时,可通过北斗系统及时定位机器人并做出响应,生成相应的报警或重新规划巡检机器人的行径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51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1086.2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阿泰因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1S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最小二乘法的粒子滤波SLAM方法,涉及机器人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解决了机器人在地图中的位置数据采样严重依赖里程计数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线程Ⅰ和线程Ⅱ双线程执行以获取机器人在地图中的位置,由于线程Ⅱ所使用的粒子滤波算法耗时长,故在t-1~t时间间隔内线程Ⅱ已经进行多次更新。线程Ⅱ内的最小二乘匹配算法的目的就是计算t-1~t时间内的机器人相对移动位置,同时本申请使用了局部地图的方式,当线程Ⅰ内粒子滤波系统更新完成后局部地图重置。其核心在于每次迭代过程中,使用最小二乘匹配计算得到的机器人位置对粒子集进行扩充,当一次更新间隔内里程计误差较大时可以有效将部分粒子限制在真实分布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095228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77095.3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机器人的配电变压器试验安全作业监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采集配电变压器试验系统的基础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规划巡检路线;S12、将巡检路线传输至智能机器人,建立实时数据对接;S13、配电变压器试验系统开始试验,智能机器人根据巡检路线巡检;S14、对配电变压器试验系统内各器件进行烟雾、温度检测,当检测到器件工作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或/和产生烟雾时,发出告警信息;S15、对作业人员的接地放电操作进行拍摄检测,若作业人员未完成接地放电操,发出告警信息;S16、智能机器人完成巡检移动至初始位置,上传监测信息。其应用时,可以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完成配电变压器试验系统的安全监督,并及时准确排查出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