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7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76996.6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东南大学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指纹特征的电子印章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其能够基于密钥移动存储装置,对签约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基于电子签章系统,提取签约信息;通过指纹提取单元提取签约人的当前操作下的指纹特征并获取指纹特征编码;对签约信息和指纹特征编码进行编码,获取电子印章明文;采用密钥对电子印章明文进行加密,获取电子印章密文;基于二维码生成单元对电子印章密文进行处理,生成二维码形式的电子印章;将电子印章写入至待签合约原文中获取已签合约原文,并将电子印章明文、签约信息及已签合约原文关联存储于电子签章系统的数据库中。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印章存在较高非法盗取、挪用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6996.6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东南大学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指纹特征的电子印章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其能够基于密钥移动存储装置,对签约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基于电子签章系统,提取签约信息;通过指纹提取单元提取签约人的当前操作下的指纹特征并获取指纹特征编码;对签约信息和指纹特征编码进行编码,获取电子印章明文;采用密钥对电子印章明文进行加密,获取电子印章密文;基于二维码生成单元对电子印章密文进行处理,生成二维码形式的电子印章;将电子印章写入至待签合约原文中获取已签合约原文,并将电子印章明文、签约信息及已签合约原文关联存储于电子签章系统的数据库中。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印章存在较高非法盗取、挪用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13539.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K19/077 , G06V4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密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指纹识别构件的密钥移动存储介质装置。其包括用于存储密钥数据的移动存储介质和指纹识别构件;移动存储介质具有介质壳体以及设于介质壳体内的存储模组,指纹识别构件具有构件壳体和设于构件壳体内的指纹模组;移动存储介质和指纹识别构件通过一柔性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柔性连接组件用于实现介质壳体与构件壳体间的联结以及指纹模组与存储模组间的通信链接。本发明通过柔性连接组件实现移动存储介质与指纹识别构件的连接,使得在执行指纹录入操作时能够更为便捷且利于提升整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3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39370.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张亮 , 方圆 , 李明 , 盛剑桥 , 王曦茵 , 徐润 , 许静萱 , 沈越欣 , 张冠男 , 符春兰 , 夏瑞 , 张懿操 , 尹晓宇 , 孟一博 , 余东波 , 王海陆 , 张敏
IPC: G06F21/57 , G06F21/60 , G06F18/23213 , G06N10/2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线下文件安全管理的多层次审计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审计预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U盾历史存储数据和U盾待预测存储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将所述U盾待预测存储数据输入至预设的U盾存储预测模型中,得到未来每个时间戳的U盾存储使用量并计算每个时间戳的U盾存储未来增长率;基于所述未来每个时间戳的U盾存储使用量和预设的U盾存储空间阈值进行存储空间异常分级预警;基于U盾历史存储数据计算历史存储增长率,使用K‑means算法对所述历史存储增长率进行聚类,得到G个存储增长率簇,并将所述G个存储增长率簇进行排序,并进行存储增长预警,解决了U盾存储缺乏有效的审计和预警机制,无法实时监控线下文件的安全状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11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30283.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思极网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密码学的电力网络设备身份认证方法。所述基于密码学的电力网络设备身份认证方法包括:收集电力网络设备的历史数据和身份验证信息;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设备接入电力网络的身份验证成功率;通过收集的历史数据,计算设备的网络活动异常率;结合设备的身份验证成功率和网络活动异常率,判断设备身份认证是否合格;本申请通过密码学方法认证电力网络设备身份,提高了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和设备身份认证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8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252513.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9/40 , H04L43/0888 , H04L43/045 , H04L67/1095 , H04L67/1097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量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云平台虚拟化数据流量安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日志文件,将日志文件从磁盘传输至云平台虚拟化流量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分布式文件单元中;步骤S2.在分布式文件单元中读取日志文件中的数据,并采用数据复制技术进行分布式存储;步骤S3.将存储的数据进行整合并插入标签,分类为流数据、数据包数据、无线数据和设备数据;步骤S4.使用对应的网络流量监控工具对流量进行安全监控,当判断到接口吞吐量异常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对数据流量进行优化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云平台虚拟化数据流量安全监控系统及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09336.3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零信任融合场景下的多连接建立方法,通过物联、互联网业务场景、内网、微隔离多个场景下的接入融合技术,通过模型算法,实现得到优于任何一个子场景独立训练的多场景融合模型;研究多种场景统一展示分析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技术,将多场景数据收集并进行分析,以可视化形式展示多场景下接入状况,通过物联、内网、微隔离场景融合接入技术,解决多场景融合状态无法统一接入控制问题,有助于多场景下统一安全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929794.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双向互动多协议流量异常分析方法,包括:S1,首先,以I PF IX的流记录作为输入;S2,进行网络流异常分类,包括:网络故障和性能异常、网络行为异常和恶意攻击异常;S3,运用二分K‑means聚类算法建立网络正常行为的模型;S4,对数据进行熵值刻画和指标计算后进行网络数据的异常检测,流量异常需要用当前窗口网络流数据与常规流量模型进行比对;S5,选择协直推式信度机‑K邻近聚类的网络异常检测算法,用于对待检测数据的异常检测;S6,完成告警。本发明实现从生产控制大区到互联网大区的多种协议流量综合分析,实现数据跨区互动的快速安全分析,为全流量的安全审计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42684.1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月灿 , 孙建刚 , 常雨竹 , 玄佳兴 , 杨庆甫 , 乔宇杰 , 陈新鹏 , 李伟良 , 段婷婷 , 张亮 , 盛剑桥 , 尹晓宇 , 宫帅 , 饶涵宇 , 毛冬 , 张辰 , 季超 , 李静 , 高丰
IPC: G06F18/2433 , G01R31/08 , G06F18/21 , G06F18/25 , G06F18/15 , G06Q10/20 , G06Q50/06 , G16Y10/35 , G16Y20/10 , G16Y20/2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40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和改进孤立森林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对发电站或者变电站的电网结构进行分析,获取其所对应的待监测的电网设备以及每个电网设备相关的监测参数;结合电网结构的分析结果,构建相应的电网云平台三层架构;当任意一个电网设备出现故障时,故障处理模块基于改进的孤立森林模型,通过对电网设备相关的所有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故障类别,再通过人机交互模块下达故障类别对应的操作命令。本发明能够实现电网故障的准确检测,提升智能电网故障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7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2207.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合肥优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巡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北斗技术的电力设施巡视系统,包括线路区域划分模块、线路图像与信息采集模块、热图像温度分析模块、温度影响分析模块、线路温度符合分析模块、线路损耗符合分析模块、线路综合状态分析模块、预警终端和数据库,通过对输电线路的温度和输电线路区域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对输电线路的温度符合和损耗符合进行分析,解决了当前技术对输电线路温度分析较为粗略和笼统的问题,实现了输电线路温度的多维度分析,有效的保障了输电线路温度检测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参考性,进而有效的保障了输电线路的电力运输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输电线路在运输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