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4754.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0 , H02J3/32 , G06F18/10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储双层协同自动发电控制调节方法,涉及自动发电控制领域。该方法将火电厂机组历史功率数据输入功率需求预测模型,获得预测时刻的储能功率需求预测结果;功率需求预测模型为加入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根据储能功率需求预测结果,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模型输出预测时域内混合储能系统的总功率;并采用时域滚动优化方法,优化预测时域内混合储能系统的总功率增量,进而确定预测时域内每个时刻混合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目标指令;根据计划功率目标指令,采用基于荷电状态的动态调节滤波系数法,对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锂电池和飞轮储能的实时功率进行协调分配。本申请能够实现高效、快速的自动发电控制调节,提高自动发电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5844.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网调峰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电动汽车和5G基站的多元储能系统调控方法,包括:构建多元储能系统模型,分析储能设备的用能规律以及计算储能的可调度潜力;构建以削峰填谷为目标的多元储能优化调度模型,多元储能优化调度模型以多元储能系统模型中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作为决策变量,以功率平衡和设备特性为约束条件,使用商业求解器求解出多元储能优化调度模型的最优调度方案;通过算例对最优调度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实现多元储能系统的有效调控。能够协调挖掘电动汽车、5G基站的储能潜力参与电网调控运行,通过优化光伏出力和储能充放电运行,达到促进分布式发电的充分消纳,提高台区用电安全稳定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59500.4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网实际频率和额定频率,判断垃圾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系统状态;通过垃圾发电机组运行数据,辨识垃圾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系统参数;基于频率偏差得到调门开度指令;根据垃圾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系统状态,基于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律得到油动机开度;油动机开度实际值通过限幅器,得到调门开度;完成垃圾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本发明能够为垃圾发电机组的一次调频优化提供控制算法支持,为垃圾发电机组支撑电网频率调节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9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4965.7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92 , G01R1/04 , G01R31/385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整组梯次利用电池安全监测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热电传感器和信号检测器;热电传感器包括热电元件、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热电元件为由第一和第二单层热电结构堆叠形成的双层复合叠片结构;其中,第一和第二单层热电结构由相同的单层二维热电材料形成,且第一和第二单层热电结构的两个相邻的内侧面具有相同的原子层结构;热电元件的两端分别与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电连接;信号检测器分别连接至热电传感器的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用于感测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并产生热电感应信号。本发明通过对热电传感器结构的改进和信号检测器感应信号处理方法的改进,能够真正实现对整组梯次利用电池的无损、精准安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56254.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111/02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算检修场景下系统线路功率的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设计出一种适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统一编码方法,制定适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检修态电网拓扑结构编码规则,建立包含节点注入功率、节点电压以及线路功率等电网关键参数在内的输入向量I和输出向量O,以及动态调整比例系数等措施,使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识别电网在各种检修方式下的运行状态,以测算检修场景下系统的线路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75901.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ARCH模型的联络线低频振荡风险评估预测方法,包括步骤:数据预处理,收集联络线发生低频振荡功率波动次数,确定采样时间间隔N;对所采集的所有低频振荡功率波动记录逐一进行PRONY分析,提取按照幅值由大到小排列的分解波形,并取排序前3个分解波形中幅值最大者为代表幅值,取排序前3个的阻尼最低者的阻尼为代表性阻尼;设对于任意的主导频率为Ai(i=1,2,3,…M),M为采样数组时间序列长度;另设对于任意的主导波形的阻尼为σi(i=1,2,3,…M),M为采样数组时间序列长度;采用遗传算法对GARCH模型中的两个数组的GARCH模型参数p、q进行确定;对于建立起的两个数组分别对应的GARCH模型建立综合评判公式。系统实现简单,计算速度快,预测速度大为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1113.5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37 , G06N3/0442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次聚合预测的负荷优化调控方法、系统和介质。根据用电设备的使用场景和用电满意度对用电设备进行分类;对每个分类的用电设备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构建并训练LSTM模型得到用于预测用电设备最大可调负荷容量负荷预测模型;选取聚类后每个聚类中心点所代表的用电设备在预测日前多日的负荷运行曲线和负荷影响因素输入负荷预测模型,得到聚类中心点所在聚类的每个用电设备在预测日的最大可调负荷容量;根据所述最大可调负荷容量对聚类中心点所在聚类中的每个用电设备在预测日的负荷进行调节。本发明兼顾经济效益和用电满意度,以优先最小化功率为代价进行决策调控,解决了县域负荷调控精度低、用户满意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4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86976.9
申请日:2019-08-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微网中多台双向换流器H∞分散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在交直流混合微网中,用分散自适应逆下垂控制器对由多台并列运行双向换流器构成的系统进行控制;建立有功-频率下垂控制下多台并列双向换流器状态空间表达式;基于平衡截断法,对求取得到的有功-频率下垂控制下多台并列运行双向换流器状态空间表达式进行降阶处理,得到降阶后的多台并列运行双向换流器状态空间表达式;针对降阶后的多台并列运行双向换流器状态空间表达式,通过H∞理论,以多台并列运行双向换流器系统H∞性能指标最优为目标函数,求解得到各换流器的H∞分散协调控制器。本发明使得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更优,在维持交直流微网频率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450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52293.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H∞指标的微网输出量反馈最优分散协调控制方法: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中连接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的双向换流器,构建双向换流器的有功功率修正单元,实现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有功功率相互支撑;构建交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AC/DC换流器数学模型和直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DC/DC换流器数学模型,定义辅助评价信号,基于交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AC/DC换流器数学模型、直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DC/DC换流器数学模型以及辅助评价信号,构建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协调控制统一数学模型;构建H∞指标,基于H∞指标和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协调控制统一数学模型,构建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最优分散协调控制器。本发明使全系统的性能在统一指标下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12450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052293.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H∞指标的微网输出量反馈最优分散协调控制方法: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中连接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的双向换流器,构建双向换流器的有功功率修正单元,实现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有功功率相互支撑;构建交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AC/DC换流器数学模型和直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DC/DC换流器数学模型,定义辅助评价信号,基于交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AC/DC换流器数学模型、直流微网中储能元件的DC/DC换流器数学模型以及辅助评价信号,构建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协调控制统一数学模型;构建H∞指标,基于H∞指标和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协调控制统一数学模型,构建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最优分散协调控制器。本发明使全系统的性能在统一指标下达到最优。
-
-
-
-
-
-
-
-
-